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29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4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207

30

空慧是密法的基础法

“大乘”指的就是”菩萨乘”,”乘”指运载工具。

“小乘”是独木小舟,是只求自脱的工具,因此把自求超脱的佛法称做小乘法。

“大乘”是轮船、航空母舰,它的超脱对象是世间一切生命,有大慈悲、大智慧,故称”大乘”。

大乘分显乘、密乘两种,显乘如普通的飞机、轮船,密乘如航天飞机。密乘有很多显乘所没有的修定、修慧和破障断惑的巧妙方法,所以密法被称做佛法的精华。

宗喀巴大师说:“佛好得,但密法难得。”原因是在贤劫一千佛中传密法的只有四位佛。因为密法是一种高层次的破障断惑法和修慧法,所以能即身成佛。空慧是显乘的最高境界,但在密法中它只是基础法。彻底悟了性空道理后,就成佛了。

有人说”密法也是得到性空之法”,这完全不对。

密法是在性空的基础上才修炼的,无上瑜伽部的好多经典都是在性空的基础上才能修,空法是前提。

现在很多人喜欢密法,说密法修炼快。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的起点高,要在菩提心和悟空、出世心等三根本法的基础上才能修密法,所以来得快。

若显法的基础都未达到,修密法的快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金刚经》对密法来说也是一个必备的基础法。所以学习《金刚经》对学显学密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心宽天地宽

《金刚经》内容概括起来就是”用空慧斩断二执”(人我执和法我执)。人们以假当真,在虚幻中产生种种妄想、造种种业、受种种苦、执迷不悟就称”凡俗”;豁然醒悟、潇洒自如就是”解脱”。迷者为凡人,悟者为佛。

有人说“凡人就是佛,佛就是凡人。”这种说法不对。

从佛性的理论来说,凡人觉悟了就是佛,佛是觉悟了的凡人,凡人是没有觉悟的佛。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任何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就叫”佛性”。

佛性遍及一切众生,就是说众生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好,可以把虚妄的见解和本身的有始以来的缺陷除掉,成为完善的人,这就是”佛性”。

迷的根源是人心中无始以来形成的虚妄意识、执实执真的知识障,破除这种执著,思想就会进入另外一个境界,人格就会起质的变化。

所以成佛和成仙是不同的。

人格和智慧上起一个质的变化,就是成佛。并非死后升到佛国或者到天堂,佛不是这样的。

世人的苦都是思想上的感受,人生是苦海,轮回是苦海。

严格地说在苦海当中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即使我们认为是幸福的东西也是幻觉造成的,本质上说是没有幸福的。

苦和乐都是一种感受。

比如四禅天的时候,不单是苦,连乐都觉得是一种思想上的负担,就干脆抛弃了。这不需要到佛地,四禅天就没有苦乐了。三禅天还有乐,乐也会成为思想上的烦恼,所以,到四禅天时什么苦乐的感觉都没有了。

苦乐是人们不同的感受,同样的遭遇、处境,对不同的人苦乐就不同。从本质上说没有什么是苦、什么是乐。

为了干一件事各种困难都可以克服,也不会觉得苦,苦和乐都是一种暂时的因缘和感受,所以说:苦乐无自性。

人的一生的道路不平,就是人心不平,道路都是一样的,人心平了,道路就平了,”心平道路平,心宽天地宽”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寻求解脱的办法就要从这里下手,破执后心境就像天空一样宽阔无边。

天空是无滞无碍的,平不平是有相的东西。地球、山脉是看得见的有相的东西,就有高低。虚空就没有平不平的问题。

思想上有了相,有了执著,就感到有不平,有苦,有乐。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