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51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1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931

1

正皈依的起因

  皈依三宝的起因,不外乎两种:一是由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识而激发的忧患意识;一是由对三宝的认识而引发的对生命的高尚、完美、自在境界的羡慕和追求。

  轮回中的生命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受着生老病死、变幻无常、多灾多难、贫苦饥饿等无数艰难困苦的煎熬。一切世间的荣华富贵、名誉地位、财富权势等等,从本质上看来都是肥皂泡现出的五彩缤纷,是用苦曲酿造的苦酒。但由于世人处在无明的颠倒错觉之中,视苦为乐,以虚当实,将危机四伏的轮回之地视为“乐园”,昏昏沉沉来到世上,又昏昏沉沉、两手空空地离去。除非我们能对人生的真谛有所认识,除非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碰壁碰得头脑稍有清醒,否则就认识不到自己处境的困苦艰险,就不会产生忧患意识。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也就不可能去寻找出路,寻找寄托。所以,认识轮回之苦、寻求解脱的思想会激发皈依之心。

  有的人虽然对世间的苦认识不足,自己也缺乏对苦的深刻体验,但他们将佛与世人在人格、思想、道德行为、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加以比较之后,对佛和佛法高尚纯洁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价值观念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发自深心的敬仰,由此进行皈依。如《殊胜赞》中所说:“我离开别的教主,一心皈依如来您,那是因为您德性崇高无瑕疵。”“我不偏向佛陀,也不排挤外道,谁说的话合乎真理,我就信仰谁的教义。

  当然,也不能排除因其他原因引起皈依三宝的可能性,但只有出于正当的理由,才能得到三宝的护持。如果是因贪瞋痴等心理引起的皈依,就起不到正皈依的作用。比如,为了战胜自己的敌人而皈依佛、求佛帮忙,那种忙佛是不会帮的,也起不了皈依的作用。

真正的皈依

完全、主动、一心一意地依靠、信赖、服从三宝为“皈依”之义。

这个皈依的定义说明:

第一,真正的皈依必须出于主动,不能随附别人,不能迎合某种潮流,不能为了眼前某种利益;

第二,必须是一心一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半信半疑。

用人尚讲“疑人不用,用不人疑”,对永恒的归靠救主怎能三心二意、半信半疑?皈依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坚信不疑,永不背弃”。

现在皈依佛门者多,获得高成就者少,主要原因就是信念不足,一般人总是容易受各种邪说和偏见的影响,对佛和佛法半信半疑、似信非信,不知自已慧根浅、魔障多、福报浅,却反而认为佛法不“灵验”,这真是可怜! 

  从性质上看,皈依可分为言辞性的皈依和心灵的皈依两种。前者如念诵《皈依经》——这不能算真正的皈依,因为念《皈依经》谁也能做到,但这不能代表念经的人的真实思想。只有心灵的“皈依”使“皈依”变成了真实的思想感情和坚定的意志时,才是真正的皈依。

正皈依又分殊胜的皈依和普通的皈依两类,而根据皈依目的,殊胜的皈依又可分为三类:

(一)与下士道相应的皈依,即为了不堕三恶道,获得人道和天道幸福的皈依;

(二)与中士道相应的皈依,即为了摆脱轮回之苦,借助三宝的皈依;

(三)与上士道相应的皈依,即为了拯救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依靠三宝的皈依——殊胜皈依的对象是正三宝。

普通的皈依指非正皈依,如为了世俗的利益而皈依世间神、大梵天、因陀罗、四大天王、世间护法、山神、土地之类,为了治病消灾等而供养世间神。这样的皈依对象也有效应,可以利用,但他们绝不能被当作正皈依的对象,否则,就会违犯皈依戒规。

根据皈依的对象,皈依还可以分为因三宝皈依和果三宝皈依。其中,因三宝皈依是指皈依他身三宝,果三宝皈依是指修持自身成就三宝。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