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活佛:超越宗教的大爱
多识活佛:超越宗教的大爱 —— 2016“公共智慧与社会发展”阳光论坛主题演讲
多识仁波切:各位法师、主持人,在座听众,大家下午好。刚才的曙提法师讲得很好,非常生动,他是真正的法华专家。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超越宗教的大爱》,大爱就是大慈悲。慈悲思想为什么是超越宗教呢?佛陀说法的时候,对象不仅是佛教四众弟子,而且全人类。任何众生都需要慈悲,从生到死,离开爱没有办法活下去,慈悲超越宗教。
多识仁波切:为什么说慈悲思想超越宗教呢?
第一,佛陀说法的对象,不尽是佛教四众弟子,而是全人类,全众生界的。
第二,就听众来说,所有人和众生,从生到死,离开爱没办法活下去。所以说慈悲超越宗教。信仰或不信仰佛教;信仰此教宗彼宗教,都需要慈悲,即大爱。慈悲概念出自佛陀。但是,它的寓意,普及全人类,全众生界,不仅仅是局限于佛教。我们谈文化,而不是传教,刚才曙提法师从学术的角度谈论法华经,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思想道德的角度讲佛教,而不是传教的角度。
多识仁波切:白莲花是莲花中的圣品、上品,释迦摩尼佛被称作白莲花;因为末法时代度众生难度之大,更彰显其度众生之勇难能可贵,故称为白莲花。
多识仁波切:《法华经》已提出一乘思想,法华的核心思想是一乘说。法华的”白莲花“,所比喻佛法的精华是什么呢?在妙华莲华经,汉文版和藏文版中,有同样的章节,即“诸佛皆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知,指的是佛的智慧;见,指的是依靠佛的智慧认识到真如本性。真如,即如如,实际,法性,无二法,这些都知万物的不二法性。经典上说,佛陀在于不在,万事万物的法性不变,不是佛创造、发明的法性,佛只是为我们指出这个法性。
多识仁波切:佛陀只是开示和发现者。他发现,法性本空,万事万物的形态各异,但有一点是一样的,这个共性就是无自性。自性空,是一切法,犹如虚空。空不是虚无主义或顽空,从真如上来说是空的、无自性。是性空妙有,一切佛法,因果法,轮回法,至五道十地,成佛都是从相上建立世俗谛,从妙有的层面来建立。在胜义谛,在性空这个层面,米勒日巴道歌中说,不但无众生,也无佛。
多识仁波切:佛陀在三个阿僧祇劫,修行六度,孜孜不倦,靠的就是大慈大悲愿力,度难度之众。
在行菩萨道无数生中,升起或圆满见性之慧,也是依靠大慈大悲的心。大悲心是生起智慧的本源,所以我写的一本书名字叫作《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只有爱心,慈悲心,才有佛的智慧,大乘的智慧。我写过四句偈:佛心是慈悲,学佛学慈悲,若无慈悲心,枉把嘴破。佛教所说的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佛降生人间,就是为了开发这种特殊的智慧,认清事物本质的智慧,认清二谛的智慧。龙树菩萨说,慈悲如父,智慧如母,父母结合才能生出佛子。
多识仁波切:二谛不能偏颇和脱离,妙有即真空,真空即妙有。教法,包含经典文字的内容;体验证悟即证法。证空为圣人,在五道十地中,属于见道。藏文法华经提到四个条件,不具备这四个条件,很难证悟空性:1、有佛的加持;2、有善根;3、要达到一定的修行阶位;4、具有拯救众生的菩提心。法华经将大乘核心法,归结为三条:如来室,如来衣,如来座。慈心如我室,忍辱如来衣,证悟空性如来座。这三法(慈心如我室,忍柔和被服,解空狮子座)概括了大慈悲、大智慧,以及智悲合一在人格道德上的表现,这是法华的妙义所在。这三法有先后次序,先登堂入室,然后才能登上如来宝座。知恩、念恩,对众生仁爱立志成佛报众生恩,就是菩提心。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慈悲心。入中论中说,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是茁壮生长的水份和享用的果实 最初是成佛种子,中间是成佛雨露,最终是佛果。
【网友互动:问答环节】
第一问:今年《法华经》是文化热点事件,也正因此,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论题。我们都知道,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法华经有些不一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拼接佛经,修改佛经的行为是不是合理?
多识仁波切:文化层次,双方语言的层次,和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以翻译不可能一样,同一个版本不会一样,我们研究佛经,可以对比研究藏文、汉文,自己写出研究的心得,公然修改佛经是错误的!
第二问:是不是师父或者上师说牛粪是香的,我们就认为牛粪是香的,而不是从实际情况认知?
多识仁波切:一个人眼睛有毛病,说天上两个月亮,那大家都只看到一个月亮,现在量子力学讲,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有人说,牛粪是香的。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这样的角度分析,也有可能。但是一般来说,牛粪毕竟是粪,不可能香。
第三问:“现在的社会浮躁而扭曲,很多人多世事看不惯,也无法改变,他该怎么活下去,不知法师怎么看?”
多识仁波切:社会现象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我们走路的时候一般路是不平的如果为走路去修平道路是不可能的,唯有自己鞋上打一块很好的掌子,什么路都能走过去 。
曙提法师的开示题为《在那莲花盛开的地方 》。诸法空相,是指既要空掉对我自己的执着,也要空掉你我的对立,法华不仅是一部经,也是一种精神,能够最终带领大家走向觉悟的都是法华精神!而最终我们还要把“法华”空掉。佛教的空性见解并非让你不做,而是让你不执着!
年逾八十的多识仁波切,为大众开示《超越宗教的大爱》:大爱就是大慈的俗称。从生到死离开爱没办法活下去。不管信仰什么教都需要爱,用佛教语言来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阿字仁波切深度访谈多识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