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无我论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10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2370

无我论1

多识仁波切

        首先要搞清楚佛教为什么坚持无我论,然后搞清无我论的分类和实质,以及无我论在佛教教理中的重要地位。

        要搞清楚佛教为什么坚持无我论,首先要搞清佛教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佛教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去除一切众生在精神上遭受的种种痛苦。虽然苦海无边,精神上遭受的痛苦无穷无尽,痛苦的性质和种类也各不相同,但从其根源上分析只有一条:那就是一切众生均有的我执无明,也叫俱生无明。

        也许有人会说精神的痛苦和我执有什么关系?

        试想:无我执的佛陀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而不觉痛苦,我执凡众别说割自己的肉,拔自己的一根头发都觉得痛,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有些人连自己一点小小的利益受到损失也会在思想上愤愤不平,而和自己无关的人遭到杀身之祸却无动于衷呢?假若换个角度,遭杀身之祸的是自己的亲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思想上会不会感到痛苦呢?还会麻木不仁吗?遭杀身之祸的同样都是人,但一个是“他人”,一个是“亲人”,因此对一个人无动于衷,却对另一个人感到痛苦。对一部分当作“亲人”、“自己人”的人百般照顾,保护他们的利益,对另一部分人视为“他人”、“仇人”的人进行损害,使他们遭受不幸而自己感到快活。这是为什么呢?这种亲仇、我他分别的客观根据又在哪里呢?为了某种利益,亲人变为仇人、仇人变为亲人的事情大至国家小至个人,司空见惯。亲、仇有一定吗?其实,世上无亲与仇的固定界限,需要时,仇人变亲人,不需要时,亲人也变成仇人,完全是需要不需要的利益关系。那么,这种为亲为仇的利益获得者又是谁呢?这都是我们学佛的人所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大至人类和一切众生,小至个人,一切痛苦烦恼、一切矛盾和利益之争、一切灾难性的后果,追根究底,其总根源不外乎烦恼无明。因此,解决自己和众生的精神痛苦,必须从根源上治理解决。

        佛陀为了拯救受苦的众生,开了很多“药方”,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药方”就是根治烦恼无明的“药方”,这个“药方”就是无我论,是治我执这个病的。

        要了解无我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我”,什么是“有我”。

        “我”有两种:

        一是“主宰”的我、“主体”的我,即“人无我”的我。

        二是一切事物的“本具独立自性”的我,即“法无我”的我。

        “诸法无我”论是佛教针对外道的“诸法有我”的观点提出的,是佛教的判教“四法印”之一。“法印”就是“原则”之义。

        四法印是: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这四条是区别佛教和外道的基本原则。因此,佛教不承认“诸法有我”的观点。

        那么外道为什么要坚持有我论呢?

        虽然在印度历史上外道名目繁多,千奇百怪,各持己见,但在世界观的分类上只有断、常两类。

        所谓“断见”,就是只相信五官现量识认识对象的存在,只承认现实世界、现世生命的存在,不承认现实世界和现世生命的前因后果,即不承认过去和未来,认为人的思想感觉和功能是肉身的功能,人死神灭,无前世也无后世。

        这是典型顺世外道的观点。现在很多人都是这种思想,认为无前因后果、无灵魂,意识是大脑的产物等都是。

        所谓“常见”,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常),不可分割(一)遍及万物的自性,不受时空和条件限制的(自在)主体我,这就是所谓的“常一自在”的我。“常”是永恒不变;“一”就是一切众生的我,是同一个我,那么这同一个我又是什么呢?就是上帝,也叫“神我”。虽然众生生生灭灭,但这个“我”是不变的,所以叫自在的主体的我。他们认为一切事物如果没有常一自在的实有自性,就无法存在。认为一切事物内部有自我自性,外部有主宰事物的物主自性。

        在佛经苦谛四法中,“空”和“无我”就是破这内外两种我执的。这种“常一自在的我”是一种理论上虚构的我。但在人们朴素的思想意识中还有一个自我的观念,这种观念人和动物共有,不是受宗教和哲学理论的影响产生的。这叫“俱生我执”。

        这种朴素的自我观念,是自我意识和个体意识的表现,这种自我意识作为生存意识,作为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主体意识,佛教并不否认,而且在世俗谛上是予以承认的。

        正如当代一名藏传佛教大善知识说得那样:“外界的人不了解佛教,笼统地说佛教是无我论,其实,佛教各部思想界没有一个不承认世俗谛我的,只是破除胜义谛的我。”

        在二谛论中说过,对世俗谛范围的一切事物原封不动地保留,那么为什么要破除世俗谛的假我呢?

        如果把自我意识看得神圣,看成实体性的自性的存在,那就变成不符合实际的我执和实执了,佛教要破除的正是这种我执和实执。

        佛教从毗婆沙到中观,无一例外地承认世俗义的我。因为如果否定这种仅仅作为生存主体做事主体的我,整个世间法和佛法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我”这个社会中的个体,怎会有集体和社会呢?如果没有这一个一个的我,谁在轮回受苦?谁在追求解脱呢?不分二谛义,凡“我”都破掉的做法是无异于炸掉生存的地球的做法。所以,作为假名的我是不能破除的。

        有很多不懂哲学的人,把“空”和“唯识”、“无我”这类哲学概念和世俗概念混为一谈,是使佛教变得庸俗不堪的一个主要原因。

        既然佛教不是笼统地破“我”,而是破其该破,留其该留,那么破的是哪些“我”?留的又是哪些“我”呢?佛教四派哲学各有自己的诠释。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