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 |《胜道启门颂》略讲-01
《胜道启门颂》是显宗、密宗二次第的纲要,是八万四千法的总括,是修行佛法的基础。
藏传佛教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次传法、灌顶前都要讲《胜道启门颂》,贡唐仓大师每次讲经前都要讲,因为这是基础法门,非常重要。
本文中我只能概要地讲一下。
万般功德之源是恩师,
以礼从师求教是道根。
深明此理尽一切努力,
恭恭敬敬投师求加持。
《胜道启门颂》是宗喀巴大师在修上师法时为求上师本尊的加持而作的,所以“颂”中有“求加持”字样。
“万般功德之源是恩师”,是讲学佛、学法的一切功德的根源是自己的上师。
“以礼从师求教是道根”,是指以礼节恭恭敬敬尊重上师,听从教导,从思想上、行为上按照上师的教诲去做是进入佛法、入道的根本。
所以,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第一个法就是上师法。在其他教派中也都很重视这一点,也就是说,不管是萨迦派,还是噶举派,都必须要有上师传法,并没有在虚幻中见到光或见到观音菩萨,或通过自己看书学到了法的说法,更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法。像这一类的东西藏传佛教不予承认。
“万般功德之源”是指从释迦牟尼到自己的上师代代相传,从未中断的真正的佛法传承,就像流水不断一样,法脉未断。
在显宗中强调尊重上师,这是从恩师的角度来尊敬求教的;在密宗中更进了一步,就是要把自己的上师当佛来看待,当作本尊来看待,当作一切功德的根源来看待。
也许有人认为:有的上师很有名,有很大的成就,可以当佛看待,但有些师父普普通通,看不出什么特殊,也没有什么成就,怎么能当佛看待呢?这一点实际上不在于上师怎么样,主要在于你自己怎么看。
萨迦班智达的上师是他自己的叔叔。他修法一段时间后问他叔叔:“我修了很长时间了,为什么不出成就?”
叔叔说:“你对上师不尊敬,没有诚心(诚信)。”
萨班说:“我并没有不尊敬您,您所讲的话,我都按要求去做了。”
他叔叔对他说:“你把我当你的叔叔看待,并没有当佛尊敬,所以,你只能得到你叔叔的加持,而得不到佛的加持。”
后来,萨班从他叔叔那里得到上师法后非常尊敬上师,一心把他当佛看待。他对别人说:“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的上师以外,再没有别的佛存在了。其他的佛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的。”
后来,萨班得到很高的成就,并成了元朝的国师。
阿底峡有一个叫阿牟相曲仁钦的弟子,是专门服侍上师的,别人听经时,他往往在干活,背水、砍柴,干着累活、脏活,没有时间修法,但到了后来,在众弟子中,他成就最高。他没有修就出了成就,就是因为尊敬上师,在上师法的特殊加持下得到的。
有些人对这个问题不理解,有看法,那他再怎么修也没有用。
上师是播种种子的人,如果不播种,就长不出菩提树。
所以说,上师是道根,是成就之源,加持之源,要尽一切努力恭敬上师。
恭敬上师并不是给他多少钱或其他什么,最主要的是要听从善教。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下一篇: 多识仁波切 |《胜道启门颂》略讲-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