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37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5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1013

20

三界的生命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是指四类众生 (佛经中把转生的生命分为四类)。

“卵生”指卵生动物,如鸟类,佛经中说古代有卵生的人;“胎生”指胎生动物,人和哺乳类动物;“湿生”是指靠潮湿和温度繁殖的有情识的生命(如细菌类和海里的细微生命);“化生”主要指色界、无色界天人,应化出来的,”莲花生”也属”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指有形体的和无形体的两类生命,后者如无色界天人(没有身体,只有灵识)和诸种无形精灵、中阴身。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是从意识状态进行分类的。

“若有想”指意识活动明显的生命,如欲界和色界大部分生命(如人、色界天人);“若无想”指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生命,如四禅天、广果天、处于灭尽定的生命(如昏迷状态的人,意识活动不明显。灭尽定的人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一坐就是几千年、几万年,但生命却未停止,仿佛和死了一样)。

“非有想,非无想”是意识活动极微弱的生命,如无色界第四重天。

非想非非想生命,若说想吧,意识又很微弱,对外部的知觉、感觉都息灭了,但意识又未完全消失,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生命”。

以上指三界的生命。

智不住世,悲不离世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说”发菩提心,就是要度脱三界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槃”。

这是发菩提心的目的,要三界众生都成佛。

“无余涅槃”是指烦恼、知识二障完全破除,不留残根,烦恼业体不复存在,进入寂静安宁、自在状态。

小乘的有余涅槃就是指这一生烦恼障破尽了,再不转世了,可以得到其他果位。但是这一生的肉体还是业体,还未放弃,还是累赘,故称有余涅槃。

无余涅槃就不需再转世了,没有业体的因了。

这里的无余涅槃指断除二障,证得二身:色身、法身。

色身就是佛的报身和化身;报身是菩萨可以看得见的;化身是众生看得见的佛身。

法身就是佛除去二障的思想涅槃境界,慈悲、智慧、能量、事业都包括在佛的法身里,所以叫四身、三身、二身。

二身是色身、法身;三身是报身、化身、法身。

智不住世、悲不离世为无上涅槃。

所谓”智不住世”,就是因为证得智慧了,看透世俗了,不会堕落到世间来,不会再造业流转;

“悲不离世”就是虽然自己可以脱离轮回了,但因自己的悲心不愿离开世人,而在众生中度众,不像罗汉进入寂静状态。

“灭度”就是息灭烦恼火,度脱轮回苦境。

“发心”分为事发心和理发心两种,上面说的是事发心。

事发心又分”愿心”和”行心”两种,愿心只是一种愿望,行心是实现愿望的思想行为、实际行动。

修菩提心的实际行动就是修前面说过的六度,愿望目标很重要,但没有实际行动,就像画饼充饥一样不解决任何问题。念十万遍经,不如做一件好事,就是这个道理。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