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07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01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857

10

人与客观世界的真相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意思是说:”色”并不是与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东西,”空”也并不是与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情况。“色”与”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色”指事物本身,“空”指事物的性质,即真相。

从色(物质)本身来说,它是一个存在,但从它的根本性质来说,它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多种因素组合的一种现象,并不存在不依条件的绝对单一独立的”自性”。因此色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空。具有空这种性质的物质就是色。

这里的”空”指的就是自性空,并非否定色的存在的空。

“自性空”是一切因缘之物的永恒不变的性质,也称永恒的”法相”。

所以宗喀巴大师在《佛理精华缘起理赞》中,说:

“什么事物依靠因缘,

什么事物便无自性。”

没有比您这个论断,

更加绝妙超群之说。

色这个概念包括整个物质客观世界,但在此处与受想行识相对,专指人身的物质部分。

“空即是色”这句话还说明,空的概念是以存在为前提的,龟毛兔角之类本来没有的东西,说它空或不空毫无意义。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说人身的感觉、思想、行为、意识的存在与空的关系也和色一样,无一件例外。

宁可执有,不可执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段话中,”诸法空相”是紧接着上面”五蕴皆空”推而广之说,不仅人身的五蕴皆空,凡一切事物(诸法)都是空相,即”性空”。

“法”是梵语Darma(达摩)的意译。

世亲在《论规》中说达摩一词有10种含义,一般指存在、认识对象、道路、风俗习惯、学说、法则规律等等。此处的诸法指”一切存在的事物”。

性空相是一切事物的”真相”。从世俗所见(俗谛、假相)的缘起角度上讲,缘生之物有生,有灭;佛心有垢,有净;业根诸染有减少直至根除,福慧功德有增多直至圆满。

若不承认俗谛意义上的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减、有增这些事物的基本规律,因果、善恶、染净等佛法的基本道理就无从谈起,全部佛法的殿堂就会坍塌。

所以,从龙树到宗喀巴的中观大师一再强调,真俗二谛不可偏执,对初学者来说,“宁可执有,不可执空。执有可以从善积德,执空堕入歧途,其后果不堪设想”。

如来种子

“佛心”指一切生命的原始的灵心,根据《佛心经》说一切有意识的生命都有成佛的光明本性,称这种本性为”如来种子”。

这种灵心本质光明无染,因受愚昧、贪欲、怨恨、偏见等恶习的污染,就像铜镜上锈,变得愚暗无光,干出许多蠢事,造恶业,轮回受苦。一旦有机会获得正见,去染还净,便成福慧双身圆满的大自在——佛。

因此,《喜金刚续部》中说:“人心本光明,污染成凡胎,染净便是佛。”

受染轮回是因缘,去染还净也需要通过修舍、戒、忍、勤、定、慧波罗行,积累福慧因缘。若不积德行善,单靠静坐观空,至多升入六道中的无色界天,永远成不了佛。

从真谛法相意义上讲,物本性空,犹如无阻无碍无形无色的虚空。哪有生灭?哪有垢净?哪有增减?

从性空意义上讲,无论此岸彼岸、无论凡人和佛都法性平等,一律是空相。因此,佛的见空智慧被称做”平等智”。

换一种说法,一切事物只有因缘促成的生灭,哪有自性的生灭?灵心受染和去染还净也是暂时的因缘,若灵心的自性不洁,岂能去垢?如煤炭再洗也洗不白。

反过来说,若灵心自性纯净,还有什么可去的”污垢”?

如果说,愚昧、贪欲、偏执等污染业根是人的自性本质,岂能减少根除?

如果说,善德智慧、光明圆满是人的灵心的自性,怎会有增减圆缺?

因为所说的”自性”是指一种不依赖因缘,永恒不变的性质。若真有这种自性,生灭、垢净、减增将成为不可能。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