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37
密宗的佛有何不同
显宗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的佛,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佛法认为诸佛之间有三点完全相同,称“三平等”:
第一,诸佛成佛的条件完全相同,即福慧资粮平等;
第二,诸佛的断悟境界完全相同,诸佛之间没有智慧功德的高低之分;
第三,诸佛的事业相同,即救度众生的态度和作用相同,诸佛之间没有慈悲心大小的差别。
这说明诸佛的本质是相同的。
然而,诸佛也有不同个性,如形象、肤色、种姓、性别、名称、专长和成佛的具体道路等等。
显教是密教的基础,密教是显教的高级阶段,显教和密教在总的教义原则上是一致的。将显密割裂、重显轻密、重密轻显都是错误的做法,乃智者所不为。
宗喀巴大师说:“显密的差别不在智见,而在方便法门。密法的‘捷径’就捷在修定的许多方便法门上。”
显法需要经过三个无量劫才能完成的大行,密法用数世甚至一世就能完成,是全凭修积资粮和破执断惑的特殊方便法门。
因此,宗喀巴大师称密法为“比佛还难得的宝中之宝”,是真正大智慧的表现。
无论显密,归根结底,真正的佛是具有慈悲内核的见性真智。至于佛的形象形态,那完全是为适应众生心理形态的方便化形,没有一定的模式。
显宗的佛相,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离欲的比丘相,身着“三衣”,无其他装饰;另一种是转轮王相,有宝冠、璎珞装饰。前者称大罗汉相或化身相,后者称报身相。
密宗的佛相,有文静慈悲相,有威武愤怒相,还有各种非人面凶残恐怖相等等。
佛的面貌、形象、肤色、装饰、法器、坛城、座垫都是法理、道果和特殊神能作用的象征——这一点是密宗佛身的最大特点。
密宗佛分本尊、勇士、空行、护法几种。
本尊是佛,勇士、空行、护法为佛菩萨的化身,在三宝中归为僧宝类。
但勇士、空行、护法中有些是未进入出世圣道的,被看做世间神灵,不列入三宝类。
按无上密义理,密宗佛具有七大特点,称做“具七支金刚身”。现简要分述如下:
(一)身具相好支
这是密佛身具相好的特征,如报身转轮王相有宝冠、耳环、项链、胸佩、手脚镯、宝带等六饰或八饰,珠光宝气、威仪庄严。
(二)拥抱明妃支
即大欲相。人体的气与神和各种阴阳物质都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双合现象。
道中的慈悲与智慧、幻身与光明心、有相瑜伽与无相瑜伽等都两两相合,果地的大乐与大智慧都是双合不离的金刚体,因此,象征根、道、果基本规律的佛身也必须是双合金刚体。
(三)大乐支
在修炼中气入中脉后,产生一种特殊的身心快乐的感受,被称做“大乐”。这种大乐感能抑制意识活动,引发无分别智慧,是无上密法的一个主要方便法门。
(四)性空支
大乐非本具自性和实有之物,是因缘结合所产生之感受。凡缘成之物,都是性空之相,因此大乐本是性空。
佛身也是事相缘有,理性本空。
既是缘有,就不能视为实有而起执著之心。
既是性空,就不是一无所有,空洞无物,就应该以坚定的信念如法修证。
(五)永不间断支
凡缘起的一切存在都是有生有灭的有为之法。存在是一种生灭不间断的续流,如流水。
但“息灭”有两种:一种是断灭,如油尽灯灭;一种是非断灭,如人的意识。
意识非永恒的存在,在每一刹那之间都发生着新旧交替、即生即灭、生灭相续不断的变化,但作为缘起的意识的总体不会断灭。众生的肉体是有形的物质组合体,属于断灭之类。虽然肉体断灭,但意识的续流永不断灭,所以才有转世和成佛。
佛的有形色之身体,是与意识为一体的“慧体”,并非物质性肉体,所以永不断灭。这就是佛体的“永不间断支”。
(六)不入寂灭支
声闻、缘觉之类破除烦恼和业习染,证得其解脱轮回的正果时,便进入寂灭涅槃境,永不返世。
但佛却不一样。佛虽然以智慧利剑彻底斩断了二障,但由于大慈大悲心,不忍遗弃众生,自享寂灭之乐,便以慧体报身住世,化身生化不息,永无间断。
这就是不入寂灭的德性。
(七)慈悲饱满支
佛该断的尽断,该悟的全悟,自身功德已无比圆满。
但由于无缘大慈大悲心,即使只有一个有情众生还留在苦海之中,佛的救度任务就仍未完成,不能安然入寂。
就像唯一的幼子掉入火坑时母亲的心情一样,忧心欲焚、爱心似火地永远热爱和同情一切众生,拥抱一切众生。这种慈悲爱心的热情永远像十五的月亮一样饱满。这就是佛的慈悲饱满支。
以上七支佛性中,有些和显宗佛是相同的,有些是密宗佛独有的。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36
下一篇: 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