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3
无情不是佛
平常说:无情不是佛。如果说“佛是觉悟者”,这只说明了佛的一半,即智慧的一面;但佛还有大慈大悲的一面,即感情的属性。
佛之所以成为佛,不仅是靠大彻大悟的智慧,还要靠无比高尚和纯真的感情,因此,佛法主要是由两条主线构成的。
这两条主线即大智和大悲心,它是佛的灵魂,也称“佛父”和“佛母”。
慈悲心是父亲的“种子”,智慧是“母胎”,因此,通常把佛法也称做“慈悲为核心的性空大法”,或叫“悲智双运法”。
宗喀巴大师说:“小乘和大乘的主要区别不在智慧方面,而是在方便法方面。”
“方便法”即指以大悲心为动力的利众行为。声闻、缘觉虽能开悟,即产生人无我和法无我现观智慧,破除流转三界的烦恼障,但只能成出世的小乘罗汉,成不了佛菩萨。
成不了佛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全心投入利众事业的大慈(爱心)大悲(同情心)和勇挑度众重担的大雄心,所以,一个刚入道的菩萨的功德,要比已证果的小乘罗汉大得多。
因此,佛经中说:声闻和菩萨相比,声闻是一颗“小星星”,而菩萨是“天空”。
因为声闻、缘觉只有智慧,没有大慈大悲心,冰冷无情,只想自己出离尘世,永住寂静涅槃境界,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
从菩萨的角度来看,这种思想境界过于渺小,不足以仿效。
菩萨用像母爱那样深沉热烈的爱心对待一切众生,为众生的脱苦得乐发心修证无上菩提,自始至终坚持利众功德和智慧双修,以智慧防止堕落世俗,以慈悲心防止堕落小乘的自乐涅槃境,入世度众,永不间断,把自己修证成佛看做是为利乐众生的需要,把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看做是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一切思想言行是否完全符合这个利众的原则和目标作为区别善恶的标准,彻底克服狭隘自私、贪婪愤恨等品德缺陷和恶行——这就是大乘道的发心和修持。
难就难在‘做’字上
佛教重视理论知识,因为一个不懂佛法义理知识的人,不可能产生正信正见,一切真知正见都来自对佛法的学习,即闻思修。
但佛教重知更重行,反对空谈。
佛陀曾亲说:
佛无法用水洗掉众生的罪业,
无法用手取掉众生的痛苦,
也无法把自己的觉悟移植给别人,
只是指明正确的解脱道路。
这就是说佛只是指出道路和方法。
这道路和方法就是佛法,解脱要凭自己的思想行动。
“佛法”的真正含义是佛菩萨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境界,“道”也指这些东西。
自己是否已皈依三宝,进入佛门,也是主要看自己能否如法行事,而不是看掌握了多少佛法知识、有没有皈依证、穿什么衣服、是什么身份等等表面现象。
衡量一个佛门弟子道行的标准也不是看他的外表和在社会上的名誉、地位、称号、有多少弟子——这类东西容易伪装,骗子都可以做到,而是看他平常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论、行为是否符合慈悲利众的佛法标准。
当今一位藏传佛教大格西曾说:“学佛的难度不在对佛法的理解上,而难就难在‘做’字上。”这话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佛教的重点和难点。
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主要从学修实践方面指明了一条从凡到佛的修持道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传授方法也是边学边做,重点在实践。
有的传法高僧,从头至尾讲完一部《菩提道次第广论》需要五至七年,甚至十多年,就是一步步从实践上、思想行为的改恶从善上认认真真地进行实践指导,这才真正体现了佛教的务实精神。
任何一种知识和学问都是为了指导实践,但一般学问不经过实践,也能被充分认识和理解透彻。
佛法却不同,它的知识内容,必须通过实践中的亲证亲验才能理解,这就是 “不可言传,不可思议”的悟境。
许多学习佛法、研究佛法的人,把佛法当作一般的学问来研究,虽然读了很多经书、资料,但因缺乏身心投入的实践经验,始终得不到真知正见,其结果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产生错觉、偏见,堕入歧途。这种情况更能说明,佛教离开实践,就无法体现它的有效价值。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2
下一篇: 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