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常修密法相结合的观空简便方法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06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6697

微信图片_20210506155945

        佛说:万事万物皆是空。

        世人的眼中,存在者皆是实有;佛菩萨眼中,万事万物都是外在现象,其本质虚幻不实——自性空。

        世人不察本质,只看现象,认为所见、所有都是事实。世人从生到死都是追逐一种虚幻、吃尽苦头没有结果、至死不能认识人生的苦空本质。

        佛陀慈悲降世,只是为了一件事——揭穿世事和人生的真实面貌。为了救世渡人,说无常、苦、空。

        证悟空性,就是解脱成佛。所以,“证空”是佛教的核心法。证空不是认识空性的概念,而是空性的真实体验性的认识的质变。所以表达作“悟”,不作“识”。悟是直观性的,不是概念性的。世人只有用适当的方法修炼,才可望证空。

         证空是小乘、大乘、显宗、密宗、大手印、大圆满的总目标,是王法;证空是普通人和圣人的分界线,出世成就的总门阀。其余一切法都是为这个总目标服务的辅助法、臣仆法。

      《般若八千颂》说:色是幻相。《楞伽经》说:三界如梦幻,实有是错觉,观物如梦幻,即得解脱机。《禅定王经》说:万物性空如虚幻。《入菩萨行论》说:世人所见物,认为都实有,修士见虚幻,互相起争执。

        观空修法,有专门修法和经常修法两种。

        专门修法有多种,如,显宗有修止观(如菩提道次止观),密宗有咒轮禅定法、乐空不二法、大手印修法、大圆满修法等。

        这里介绍的是操作简便、可以与日常修密法相结合的方法。

        其法如下:

        宁静环境中,坐在舒适的坐垫上,跏趺坐,腰伸直,头微勾,双手脐下结定印,舌尖顶上颚,眼视鼻尖,两肘与胸平,呼吸平常,观身体虚空如彩虹,心如虚空无物。

        皈依法:

        天空中显出皈依境:佛祖为首的上师众;自己的本尊为首的本尊部;佛部、菩萨部、缘觉部、声闻部、空行部、护法部众圣一齐聚会。自己率众,向前方三宝众佛皈依。

        口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诵三至七遍)

        注:上师、本尊属于佛部,菩萨部以下属于僧部。他们的法身,悟境属于法宝。 

        发菩提心法:

        发心即是发愿为利众生而成佛。在皈依境众佛菩萨面前宣誓发心——即发愿、发誓:

        我发宏愿证菩提,为利众生修正觉!

        发誓修行菩萨道,度化众生皆成佛!(诵三遍)

        一、  修本尊瑜伽

        先观净化俗世环境、净化自己的世俗身体。

        净化环境,就是现有环境、大地、山河、城市、住房等,如梦方醒,梦景全部突然消失一空;然后,自己的微尘积累成的身体像沙丘被狂风吹散一样无影无踪,意识融入无边无际的虚空,即宇宙空间。

        然后从虚空中生起风、火、水、地轮等按照各个本尊的生起次第仪轨观。自己生起本尊的佛身瑜伽是密法的核心,是即身成佛的主要原因和观修的要点。

        无中生有,就体现在空无中生出佛国世界。

     “性空”“体有”的意思是:事物的现象并非没有,但是其性则空虚无有。如《般若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有形有色的事物,“空”是性质。色空一体,色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空的概念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顽空”,不是佛家观点。事物虽有,但是是各种条件为因形成的,无所谓“自性”。宗大师说:事物虽有,其性则空。我们否定的不是事物,而是事物的自性。

     “性空”的意思是:事物虽有,然则空幻不实,非真有实有,如梦幻,如海市蜃楼,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表演魔术。

        如观佛身、观坛城,都应看做观空。佛身、坛城,都是心意识绘画成的图像,都是构思、想象成的、虚幻不实的臆造。

     “性空”“体有”——净化环境、净化自身时,一切存在化为无有是观法性; 观生起风、火、水、地,观生起坛城、本尊都是观“体有”。

        观空时,不能只观空执空,要体性并观。观体时,不能观真观实,只能观假观虚,而虚假才是事物的真相。虚假怎么观?答案:观虚相、观幻显。

        二、  平常修法

        万物性空,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对所有事物、事情,统统看做虚幻、虚假现象。

        荣辱、毁誉、胜败、得失,都视为平等;利益、财富、名誉、情感,都看做苦、空、假相;日常生活,坐卧行言,都变作修行,时时处处都不离空观。

        做到超然世外、在世离世、无修无不修的境界——这才是三世一切佛的愿望。 

                     多识于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写于成都花水湾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曲世宇,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