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空法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06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13038

微信图片_20210506162323

        观空、证空是佛教显密修行核心中的核心。观空是手段,证空即悟空是目的。

        凡是学佛的人,共分两类。

        一类是未悟空性的,被称作凡人;

        一类是已悟空性的,被称作圣人。

        凡人中又分未入道的凡人,已入道的贤人。入道和未入道的分界线,不是信仰佛教和不信仰佛教的分界线,而是虔诚皈依三宝、真心持戒,和口头皈依、表面持戒的四种佛弟子内部的分界线。

        佛道,三乘佛教,各分五道: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资粮、加行二道称为世俗道、贤道;见道、修道、无学道称为圣道。

        小乘见、修二道分为八地;大乘见、修二道分为十地。无学道是终极果位。见道的最底界限是证空。所以,证空为圣人,未证空为凡人。从凡人修到圣人,很难超越的关口就是悟空。证悟空性是佛教各宗派成道的关键,其他法都是围绕证空这个中心展开的。

        证空、悟空的意思不是了解、领会、认识“性空”这个概念的含义。了解、领会、认识是属于抽象思维活动。证悟空性是认识思维的质变性的转变。难就难在这里。知识性、概念性的性空意义是指缘起义。“缘起”是因果义、相对存在义。相对义又分两两相对、部分和整体相对、名和实(事物)相对。从缘起义证明,性空是无本质义、无实在义,是虚幻义。

        宗喀巴大师在《三根本偈颂》中说:

      “缘起现象真实无虚假,性空之义认为无事物,

        看到二义相反不相容,没有认识佛陀原本义。

        何时对立消失融一体,看到逼真缘起现象时,

        立即心中坍塌真实感, 此时认识空性才达标”。

      “欲界无禅”就是说,欲界人的禅定是下功夫修出来的。证悟空性的基础是修禅定。禅是一心不乱,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禅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修禅定的方法,对显宗来说分顿门和渐门两种。顿门就是汉传佛教禅宗、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显义大手印、宁玛派的大圆满“诧却”证悟方法;渐门就是静修止观的方法。

        密宗有很多修禅定的方法。宗喀巴大师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说:“密宗成就快就快在有多种修禅定的方法上”。修禅定的方法,就是指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众多的观修仪轨。仪轨重在观上,不在念诵上,现实中情况恰巧相反。

        定能生慧,慧,就是证悟空性智慧,就是说,证悟的前提是禅定。佛家的不可思议神通都是禅定的成就。

        密法修证的大前提是悟空,所以,每一个仪轨开始第一法,就是观空。因为世俗的房屋、环境在观念中不消失,就无法建起佛国坛城;因为世俗五蕴身,在自己的观念中不消失,就无法生起空幻的本尊身。不空掉世俗心、世俗见,怎能生起菩提佛心?!这在哲学上说,就是破和立的关系。

        观空方法有多种,有中观的观法、大手印的观法、大圆满的观法、无上密的观法等。

        观空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客观对象,一种是主观意识,即能观的心。在理论上是万法皆空,即所存在的事物都是空的。但在观空的过程中心识是有的,因为心在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吾思故我在”。因为性空是无为法,能观的心是有为法,因为心有能观的作用,所以是有为法。有为和无为是有作用和无作用来区别的。

        中观证空方法,是从理论上认识空性。所以,观空是思辨为主的,也就是说,搞清为什么是空的?如关门,关门前,首先要勘察清楚门外有没有敌人?若有人,关门闭户,不是彻底解决敌人的办法。经过勘察,未发现敌人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敌人不存在,关门静坐,心里才踏实。经过推理思辨,认识到万法性空之理,一心持守此理,因为客观境上不空,主观心上是空不了的。——这是中观的观空方法。

         龙树《中观论》中介绍了很多思辨的方法。这里介绍重要的两种方法。

         一是“缘起法”。其法:认定某事物是众缘合成的,就可以推定某事物性空。因为空性是无自性之义。如水是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合成的,分离组成水的元素来看,哪有水的自性?哪有水?!以此类推,得到万物性空的结论。

         二是“一多推理”。

         首先认定,物质是众多元素合成的,没有单一事物的存在。原子由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等组成,可以无限地分下去。无形的精神是有前、后时间性的。因此,没有单一孤立的存在。因此在佛教哲学派别中,除了小乘毗婆沙承认无方分极微之外,各派都不承认单一的存在。

        一多推理是:存在的方式,只有“一”和“多”,也非一、也非多是根本不存在的。首先寻找“一”,事物是分子合成的,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没有终极的“一”;“多”是“一”集合数,既然无“一”,哪来“多”?既非“一”,也非“多”,只能是“零”了。有的科学家说:存在非一、非多的两难困境中,佛家找到了“零”的出路。这“零”就是空。  

        关于噶举派的大手印证空方法。大手印一词,来自梵文amanas “a”是无,“manas”是心。合起来是“无心”。我想起了汉传佛教禅宗的两首诗: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唐 庞蕴 作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铁牛不怕狮子吼,恰似木人见花鸟,

        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也不惊,

        心境如如只遮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大会普觉禅师语录 

        大成就士萨热哈《大手印教言》说:

        众生不知无心理,运用思维心被缚。

        所观能观心皆无,一切无见是正见。

        悟得心性如虚空,无物可观息心念。

        平常心意原始态,未被造作所扭曲。

        岗波巴《揭密》文摘:

        寻无所得享清福,意守原始平常心。

        认识法身真面貌,此道恩师佛陀开。

        随缘安息妙无穷,无欲无虑烦恼灭,

        思绪生灭顺自然,心无伺察无忘念。

        综上所述,大手印观空法,重点在观心。静坐、保持心的原本状态,心镜清净,如若虚空,寂然不动,无功用,不放逸。 

        大圆满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圆满包含在心中”之意。“诧却”的观法基本上与大手印相同。不同之处是把意识细分为“智心”与“识心”,两个部分。观的时候,把智心从识心(虚妄心)中分离出来,牢牢把握着智心,做到妄念不起。

        密法有多种空性的观法。下三部密有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有相瑜伽,如观想坛城、佛身等,无相瑜伽是观空。事部和行部有六佛观及三三眛耶。

        六佛观是:观空是胜义佛;观想听到充满天空的本尊心咒自发声是声音佛;观想空中月轮上环形排列着咒轮,清楚地看到每个光闪闪的咒字是文字佛;月轮咒轮放光,上供诸佛、下渡众生,光缩回咒轮,化为自我佛身是色相佛;如莲花部,双手结莲花印,口唸嗡白玛乌巴瓦耶索哈,加持额、喉、心、右肩、左肩是手印佛;一心不乱,观自身与本尊身心合一是表象佛。

        三三眛耶是:观自身为本尊,胸间月轮上灯头一样的火苗自燃是观火三眛耶;观听自己的胸间月轮上咒轮发出的声音是观声三昧耶;观自己融入虚空是观空三眛耶。

        无上密主要观空法是随着两个观空咒义入空。

        两个观空咒是:

        1.嗡 索巴瓦须达 萨尔瓦达玛  索巴瓦须多航 

        2.嗡 疏纳亚达  佳纳  班孜日  娑跋瓦  埃嘛果杭

        观空咒意义译解:

        咒1,“嗡”由三个音符组成,代表身、言、意。“索巴瓦须达”是自性清净。“萨尔瓦达玛”是一切法(万物)。“索巴瓦须多航”是我也自性清净。连起来就是:万物自性清净,我也自性清净。

        咒2,“嗡”同上。“疏纳亚达”是性空,“佳纳”是心智。“班孜日”是不分离。“娑跋瓦”是自性清净。“埃嘛果杭”是我。连起来就是:空性与我的自性清净的心智融为一体,不分离。  

        观想两个咒字的意思的同时,观世界和自己突然消失,变得一片空虚。——这就是仪轨中的观空。这种空法,和“定中如虚空”是一致的。这就是“无遮”;“非遮”是既是有,也是空,如明空不二、显空不二、响空不二等等。

        除此以外,全蚀和后销是无上密常用的观空方法。

        全蚀的观法是:自观本尊的胸间种子字放光。自身在光中溶化为光体,光体从边缘,向胸间种子字收缩,种子字从下到上逐步收缩消失,最后种子字头变成一丝丝青烟,融入无边际的虚空中。

        后销的观法是:自观本尊的胸间种子字放光,光充满器世界(宇宙),器世界溶化为光,光从宇宙的边缘向自己的光体收缩,周围的光全部融入自己的光体,光体从边缘向胸间种子字收缩,种子字从下到上逐步收缩消失,最后种子字头变成一丝丝青烟,融入无边际的虚空中。

        全蚀就是不管器世界,自身入空;后销就是先销掉器世界,然后销掉自身。

                  2018年3月13日多 识写于三亚清水湾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曲世宇,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