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活佛:在念诵、学习《心经》的时候一定要切记这点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3895

微信图片_20191114162423

        佛教的教义,总的可以概括为“破立”二字。佛教哲学上的真假二谛,体现了破立二义。

        圣龙树在《根本智慧论》中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是真实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二谛义,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二谛”就真假二谛。假谛也称世俗谛、覆谛。真谛反映事物本质,假谛反映事物现象。假谛是以世俗智认识标准建立的现象世界,从世俗智的角度来看是真,从圣智的角度来看是假。

        真谛是以圣智透过现象所观察到的事物终极真理。假谛在世俗智的角度来看非假是真,故称“俗谛”,“谛”是真实之意,什么时候悟到俗谛非真是假,便是证悟空性。俗谛现象世界是众缘和合之物,离开众缘,事物便不存在,故无自性,是缘起性。“性空”指“自性空”,并非否定缘生事物的存在,并非什么也没有的虚无主义。

        隐藏在现象世界背后的事物的真实本质,即真理称真谛。万事万物都是依缘存在、相对存在,故无独立不变的自性。无自性便是一切事物的真实、真理,故真谛是否定自性、否定事物的真实性,是自性空。

        从世俗智的角度看,俗谛是“真”,真谛“非真”。真谛就是世俗智认证的彻底否定。世俗智是“此岸”,明见真理的圣智是“彼岸”,般若波罗蜜多译成汉语: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彼岸,合起来是:彼岸智慧,即佛的圣智慧、真谛智慧。

        般若分为道般若、果般若、文字般若。道般若是指到达彼岸的智慧,即道智;果般若是指已达彼岸的智慧,即佛陀的一切相智、遍知智;文字般若指讲说彼岸智慧的佛经和知识理论。

        智慧分世俗智和圣智,世俗智是被染智,即受到无明污染的智慧,圣智是去染的净智。佛菩萨教化受染众生,必须依世俗智建立的知识系统,以世俗认知角度启蒙、引导众生进入佛果圣境。就是“佛法不离世间觉”。

        以世俗智建立的知识概念系统,包括众生界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转世因缘以及出世五道、十地、佛地的二智四身等。

        这个依世俗建立的知识概念系统,又从真谛的角度要一一破除,破除其执着,即破除主观上的执真、执实见。也就是说二谛中的俗谛是“立”,真谛理谛是“破”。立和破是辩证的统一。“立”缘起现象,“破”染性错误执见。也就是说,佛教对自己建立的世间和出世规则都看作是一种虚设的方便手段,自始至终不能执着,不能离开空慧的观照。

        修道如作积沙坛城,其中每粒沙都代表佛国世界,五彩缤纷画面,代表佛的智慧和梦幻世界,经过一定的修供程序后,断然毁掉坛城是展示诸法无常规律。在造坛和毁坛中体现了立和破,体现了成住毁空的客观世界规律。

        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体现了二谛义。如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意,无色声香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佛教哲学把存在都概括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

        读《心经》切记:“无色,无受想行识”的否定词“无”字前面还有一个限制词“空中”。

        就是说在观察实相的“空慧中”观察,无五蕴,无十二处,无十八界。其前提是在世俗智中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和无是相对的,若非有,无所谓空,空是以有为前提条件的。但这个空是非遮,还是无遮?这在藏传佛教中是有争议的。

        非遮是明破暗立,如说“佛不说谎”是明破“谎言”,暗示“说真话”,无遮是应破全破,不留尾巴,如像割阑尾。主张空表非遮或无遮,各自看问题角度不同所引起的结果。

        佛教讲空性,为的是破主观的实执,实执源于客观事物的实有见。唯识论为了破除客观事物的实有见,干脆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主张“识有境空”,认为客观世界依识而显现,是意识的外现。

        遵经部自续中观和应成中观论认为主观意识是依缘所生,外境是缘,无缘无从生识,故不否定外境。首先承认境与识皆有,然后证明境与识都是假有真空。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