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就是大师,两句话就说清楚了佛与非佛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6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2512

微信图片_20190106095816

多识仁波切

       著名藏传佛教大师嘉木样协巴在《判教论·本颂》中说:“见合法印观修对治世,行离二边离果择灭教。”这两句话指明了佛教的四条基本原则。

       一、见合法印

       佛教与非佛教的主要思想认识界限是四法印。承认并坚信四法印,就是佛教;如果不承认、不相信四法印,即使形式上皈依了也不能算是佛子。

       从佛陀至印度的“六庄严”等大师,历来都是以四法印作为佛教与非佛教的界限。阿底峡尊者则提出佛教和外道的区别是三皈依。这两个标准并不矛盾。尽管在其他方面还有区分标准,但总的来说分清佛教与非佛教的就是这两个标准。(注:有关皈依详细知识,请参读仁波切著作《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四法印是什么呢?就是“有为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四条原则。

       1、有为无常

       “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成的一切法,包括色法和心法等。

       “无为”法,按照《俱舍论》来划分,有三种:

       第一种是虚空。就像我们看到的这个天空、空间,什么东西都没有,无生无灭也无因果,是非因果所生法。

       第二种是“择灭”。就是通过智慧来认识、抉择,最后破除二障所证之无为法。比如,我们思想上的烦恼、所知二障,最后要像清除垃圾一样把它彻底去除,这个空间就没有垃圾了,这就是择灭无为。

       第三种是“非择灭”。就是说条件还没有成熟,此法还没有生出来。比如说,明年的庄稼今年还没生出来,现在还是未有,它也是空的、没有的。这就是非择灭无为法。无为法以外的有生有灭的所有法都是有为法。

      “无常”,是佛教的一个基本哲学原则,它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的粗分无常。粗分的无常就是如人活几十年以后要死,人的身体、以及地球等任何东西都有生有灭。佛教揭示的是细分的无常规律,一切事物在刹那之间生灭,即生即灭。

       实际上,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即生即灭,没有一刹那的停顿或静止,这才是真正的无常规律。如果有片刻静止状态的话,那它在片刻间即是有常的东西。可是,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此时此刻的我,也不是此时此刻的我,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说,“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2、有漏皆苦

     “漏”,简单地说有两种:一种是人的分别思维,中观论认为,分别思维是一种漏。而对整个佛教来说,漏的概念就是烦恼,有烦恼就是漏。

       为什么叫“漏”?比如说船,漏了以后就会沉船。我们为什么沉没在苦海中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船是漏的,经常漏水,漏船无法出海,所以达不到彼岸。人有烦恼,有漏,就有苦。

       苦有多种分法,有六苦、八苦,生老病死四苦等。这里简单说一下“三苦”:苦苦、变苦、行苦。

       最基本的苦是“苦中苦”,比如贫病交加、被奴役鞭打等等,这种苦不须佛来教导,是人和动物都能感觉到的苦。佛教所说的苦是一种“变易苦”,也有的翻译为“坏苦”。比如说,我们吃好东西时会感到快乐,像喝酒,但喝多了马上就会变成苦,会生病。再比如家庭,人们组建家庭是为了得到幸福,但因爱生恨,家庭又成了苦的根源。很多人认识不到这种苦。

       还有“行苦”,因明学上说生和灭是同因,决定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死了,变迁的过程就是一种死亡过程。我们从生下来,逐步长到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好像是在上升,但站在哲学的角度来看,生下来的第一步就是迈向死亡,走一步就距死亡近一步,过一年就少一年。一方面是生,另一方面是死,这就是辩证法。密法说,人生下来以后每天要坏死两条经脉,100岁的时候,72000条经脉全部坏死,人就死了。

       生下来便是死的开始;开始快乐,马上就变成烦恼;表面是快乐,本质却是苦。凡是有为法都是无常,所以很多佛经上说:苦的根本是无常。人活在世上,从生到死充满着苦,这种苦我们应该要认识到。

       3、诸法无我

       无我论有多种,这里讲的“无我”与外道是有区别的,“我”是事物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本性或本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缘起,所以没有本质,没有自我,没有自性。自性和缘起是相对立的,有自性就不需要缘起;既然一切事物要靠缘起才能够生起、生存,那就说明根本没有任何自性。

       4、涅槃寂静

       把生死的因全部消除了,就是“寂静”。超脱生死轮回以后就是“涅槃”。

       涅槃有两种:一种是破除烦恼障的涅槃,这是小乘的涅槃;另一种是排除两边、破除所知障后的涅槃,是大乘的涅槃。也就是说,人身上所有的苦的根源就是二障,二障全部断灭了、破除了,就会得到清静的佛的境界,这就叫做涅槃。

       二、观修对治世

       即一切观修证,对治世间观念。

       比如禅,有世间禅、超世间禅。《俱舍论》里说,一禅天到四禅天,色界天到无色界天,一步比一步深,一步比一步高,像色界天的天人坐禅的时候可以经过多少个劫年身体不坏,以禅为营养生活,但“崇高必会堕落”,三界崩坏时他仍旧在六道中轮回。释迦太子出家求道时也习过这个禅,最后悟出它不是解脱道,就马上放弃了。

       坐禅、观修完全是为了对治世间思想观念,超越世间。这是佛家禅最大的特点,不是为了长寿住世或者为了神通。所以,有一首偈赞说释迦牟尼佛未达一禅天就已经超越了世间禅。

       三、行离二边

       指四众弟子的生活行为一定要离开两边:奢侈折福边和摧残身心受苦边。

       人的幸福都是自己善业的福报,贪图享受、奢侈腐败的话就会折掉福报。释迦牟尼不做净饭王的太子,就是为了离开奢侈腐败的宫廷生活。他出家后,就去尸陀林里头捡了一块裹尸布,拿到恒河里漂洗一下,再用槐汁染成人都瞧不起的黄色,穿在身上,这就是袈裟。佛陀还每天赤足托钵讨饭,为我们树立了知足少欲、艰苦朴素的榜样。

       我们也没有权利摧残自己的身心。佛陀时代有很多印度外道过苦行僧生活,他们的所谓修炼就是受苦,如坐在火堆上烧、忍受饥饿等。身体不好会影响思想,人身难得,我们要以健康身心学佛法,不能像外道那样故意摧残身心。

       释迦佛说,为了满足施主的供养心愿,僧人连五千金币的衣服都可以穿,但不能有丝毫贪心。贪、嗔、痴是受苦根源,是佛教的大敌,所以,我们的一切思想、言论、行为都应对治三毒。

       四、离果择灭教

       离二障的果位是择灭无为。外道追求升天堂,佛教则追求涅槃境。天堂仍然会有生有死,涅槃则是一种择灭无为的境界。

       符合上述四条原则即是佛陀的圣教,反之则不是。这四条原则是佛陀规定的,是佛教和非佛教的区别,是我们思想各方面的标准,我们应该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学修。                ——摘自多识仁波切著作《活佛说佛》      

01¶àʶ°®ÐÄÖÇ»Û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