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之际,真正佛教徒的总结与展望
多识仁波切
大爱、无缘大慈悲思想,虽出自佛陀,但超越了宗教的界限。佛陀当时提倡宣扬大慈大悲的思想理念,是针对全人类的,不是仅仅针对佛弟子说的。
梵文佛经中的karuna一词,汉文译作“矜哀”,“慈心”“慈愍”“慈悲”等,藏文译作:སྙིང་རྗེ།(sniangjei) ཐུགས་རྗེ།(tugjie) བྱམས་བརྩེ།(xiamzai) བརྩེ་བ།(zeiba)ཆགས་པ( qiagba爱欲),如狮子贤的《般若现观庄严论意明疏》用“爱情”表慈悲心。
1,爱的对象包括一切众生;2,三种大悲心中,无缘悲心,可称大悲心,所以称“大爱”。
关于《法华经》汉文有四种:《正法华经》(10卷),《妙法莲华经》(8卷)。另外还要《悲华经》和《大悲莲花经》。
藏文有三种:《正法白莲大乘经》(13卷),《大悲白莲花经》(6卷),《悲愍白莲大乘经》(15卷)。
《正法华经》的原梵文经名是:sadadhrma wendzarika Mahayana sudza 即“正法白莲华大乘经”。Wendzarika专指白莲。白莲是莲花中的上品。“正法白莲”,意为正法中的上品、精华。
为什么称作“正法”呢?正法是实法之意,与权宜之法相对之意。三乘是权宜之说,一乘即佛乘是实说。法华核心思想就是一乘说。
所谓“法华”即白莲所比喻的“佛法的精华”是什么呢?在《妙法莲花经》说:“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什么大事呢?经中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什么是佛的“知见”呢?在藏文《正法白莲大乘经》说的很清楚:是真如、如如、实际、法性、无二法等。
这些不同的名称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万物的法性——法性本空。
万物形象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自性,即自性空。
如法华经中说:“是一切法,犹如虚空”。汉文《妙法莲华经》序言中说:“妙法莲华经者,破二明一之旨归也”,“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也说明法性无二、万法归一的原理。
证悟法性空性前提条件,在藏文法华经中说:一有佛的加持,二有善根,三要达到一定的修行阶位,四要具有拯救众生的菩提心。
法华经将大乘核心法归结为三条:即如来室,如来衣,如来座。
如说:慈心如吾室,忍柔和被服,解空狮子座。
就是说:慈悲心是如来家,能忍、谦虚温和是如来衣,证悟空性是如来狮子座。
这三法概括了大慈悲、大智慧、以及悲智合一在人格道德上的表现——能忍和温和。这是法华妙理所在!
这三法有个先后次序,即先登堂入室,然后才能登上如来宝座。即,知母、知恩、感恩,引发对众生的仁爱、怜悯之情,为惠众,立志做佛,即发菩提心,行六度,完成福慧资粮,登上佛陀宝座。
这过程中有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慈悲心。
就如《入中论》所说:慈悲心既是成佛的种子,也是茁壮生长的水分和享用的果实。
在《念住经》中说;“大慈悲心,是正法的种子,是世人的救星,是黑暗中的明灯。”
《法华经·药王品》中说:大慈大悲,降服魔众。诸佛慈悲心,广大徧虚空。
《大般若经》中说: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万法。这“一法”就是大悲心啊!这说明慈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佛教的的核心或者精华有两个:一是大慈大悲心,二是见空智慧。
小乘和大乘的主要区别是慈悲心,而不是智慧。智慧是三乘共母。
进入大乘佛教大门是菩提心,而没有大慈大悲心,生不起菩提心。
所以,菩提树的种子慈悲心,享用无穷的菩提果实也是慈悲心。
佛在因地修知母、知恩、报恩,发菩提心,三个阿僧祇劫行六度、修二资粮,孜孜不倦,靠的就是大慈大悲之力。
成佛后,度难度之众,度不尽世众誓不罢休的毅力,也是靠大慈大悲之力。
在行道中生起和圆满见性大智慧,也靠的是大慈大悲心。
在《毗卢成佛经》中世尊说:密藏主:一切智(遍知智)生于慈悲心,完成于菩提心。
我曾经写过个四句偈:
佛心是慈悲,学佛学慈悲,
若无慈悲心,妄把嘴念破。
智慧很重要。人无智慧,和动物没有两样。
但佛教所说的智慧,不是普通智慧。佛降生人世,就是为了开发这种特殊智慧,认清事物本质的智慧,认清二谛的智慧。
不懂得二谛,就不懂深层的佛法。
单一的慈悲,或者单一智慧都不行。慈悲和智慧,如鸟的双翅,如人的双足,缺一不可。
六度是大乘法总括,六度中的前三度修福,后二度修慧,精进是共同因,佛的三身前三度修报身、化身;后二度修法身。
慈悲如父,智慧如母,父母结合才能生出佛子。
般若智慧是三乘圣子的共母,慈悲心是决定菩萨种姓的父亲
智慧如土地,慈悲是菩提种子,土地播种什么,生长生长什么,收获什么,种子决定。
慈悲为基础,建立道德戒律系统;智慧为基础,建立知识理论系统。二者不可偏废。
佛教的知识理论,合乎科学,随着科学发展已证明,即将证明佛教思想的科学性。
当前佛教的慈悲利众的道德价值观,空前深入人心的同时,佛教信众要将佛教界的拜金主义和腐败行为推出佛门。
所以,当前传播佛法、净化人心的同时,首先净化佛门,消除佛门违戒违法的现象更重要。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光明心的“光明”不是会发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