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僧饿鬼以及佛教徒吃肉喝酒放生问题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1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3893

未标题-2

多识仁波切

      唐卡为以吃鱼肠、内脏为生的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鲁吾瓦大师  

      1.佛教徒能不能吃肉的问题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信仰是人类第三级精神需求。首先人活着才能谈信仰,因此,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饮食。

      人类饮食结构是根据生产特点、生活条件和居住区域特点形成的。居住在森林中的原始人类以狩猎为主,以狩肉野果为食、兽皮树叶为衣;依江河湖海居住的人类,以捕鱼食鱼为生。以狩猎为生的古人类后代,依据生产和居住条件,形成以畜产肉食为主的草原牧民和山林猎人。江河流域,有农垦条件的地方,开垦农田,形成农民;缺乏农垦条件的地方,仍以捕鱼为生,形成渔民。农民吃粮食蔬菜,渔民吃鱼,牧民吃牛羊肉,猎人吃野味是生产条件形成的,无所谓先进落后。

      佛教讲的是:方便说法,方便度化的大方便。大方便就是适应任何民族、任何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任何人,即任何人都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化。

      如行为方面的戒律制度也是因对象而异。沙弥、比丘有别,在家、出家不同,甚至男女也不同,南传、北传不同,显教、密教有别,在密宗内部下三部密和无上密也不同。

      在家居士的五戒,有受一戒者,有受全戒者,有终身戒,有一日戒等。从戒禁中体现了佛法的大方便原则。在下三部密戒中除个别法中,明确规定禁食荤腥外,在各种戒律中都没有禁止食肉的戒条。佛在制律时大概考虑到佛教徒生活环境和乞食条件。如果对“以肉食为粮,皮毛为衣”的草原牧民、岛屿渔民、靠狩猎为生的山民,宣布“学佛者禁食肉,禁穿皮毛”,肯定没有人接受佛法。因为,这意味着改变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生存条件。如果这样做,有些地区,只适合放牧,不适合种地,他们靠什么生活呢?高寒地区不穿皮毛穿什么?律中允许高寒地区可衣皮毛。如绝对禁止杀牲,哪有皮衣可穿?渔民、猎人也一样,要务农无土地,要经商无行商条件,是否这些人无佛性,天生就不该闻法学佛呢?高寒牧区,人体所需热量很高,不吃肉靠什么补充所需热量?!

微信图片_20181031145031

      西藏大成就师米拉日巴尊者

      在米拉日巴传中有一条记载说:米拉日巴进山闭关之前,玛尔巴上师给了他三份密封信件,授意他在逢到疑难时,依次开启。米拉日巴因为靠吃野菜、荨麻修行,体质越来越差,身体瘦如干柴,吃野菜连皮肤都变绿了,却在修炼上功力不见增长。他便想起师父嘱托,打开第一封信。信中玛尔巴上师告诉他:“体弱修炼无上进时,要补充营养,吃酒肉”。于是米拉日巴便靠妹妹贝大共吉提供的酒肉,补充了营养,然后功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修炼精气,体力消耗大,需要高蛋白的饮食,故无上密不但不禁酒肉,而且提倡食五肉,供酒肉。在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士中,鲁悟瓦是吃鱼肠者,夏瓦日是猎人等等,即是证明。

      另外,对本尊、空行、护法可供酒肉。如果,对世俗的信徒,不考虑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身体条件(体内需要不需要胶原蛋白)而一律禁止肉食,从禁止杀牲的角度考虑也许是对的,从社会生产、生活来考虑是否合理呢?!

未标题-3

      手持弓箭以打猎为生的夏哇日大师(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

      再从“比丘”的词义是“行善乞食者”之意来说,既然是托钵行乞,只能别人给啥你吃啥,哪能挑剔荤素?!所以律言:“随缘而食。”说“三净肉可食”。提婆达多(一直与佛陀做对的佛陀堂兄)提出素食,是反对佛律之行为。在汉传佛教中,有食肉禁,但非佛律,是国王(梁武帝)律。在中国,历来是王法大于佛法。

      梁武帝,修寺斋僧无数,甚至,自己三次离朝出家,从表面上看是行大善皇帝也,但达摩祖师对他的评价是:“无功德”。我看这个评价是准确的。因为他执著于行善,缺乏无相智慧。

      有人说“吃肉是缺乏慈悲心的表现,吃肉妨碍慈悲心的增长”等等。

      佛教在青藏高原以“肉食为粮,皮毛为衣”的藏族中流传了一千四百多年,形成了与南传、汉传三足鼎立的佛教三大支系之一的藏传佛教,出了无数大德高僧、成就士,信徒遍及全球。难道说那些数以万计的“食肉穿皮”的高僧成就士就没有慈悲心吗?我们的那些供酒肉的本尊佛、空行、护法都是无慈悲心的外道神灵吗?!

      我不反对吃素。任何人都有选择饮食的自由。我认为不讲生产结构、生存环境和身体特点,一律禁止肉食,甚至妨碍牧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来源,是违犯佛教的方便智慧原则的。

      2.佛教徒能不能饮酒的问题

       所谓“佛门五戒”是戒禁:杀、盗、淫、妄、酒。其中前四种属毁根重罪。饮酒乱性,故禁之。律中规定,治病配药,可饮。但在无上密中允许酒肉食。小乘律中绝对禁止的戒条,菩萨戒中在利众的前提下,有开许的方便。如,一般的鸟食毒必死,孔雀食毒更茁壮。饮酒不饮酒,因人而异。僧人戒律不允许饮酒,在家的佛教弟子,若能掌握分寸,做到不乱性,饮酒为何不可?神佛可供,成就者可饮(如,汉地的济公和尚),但对一般在家男女信徒绝对禁饮,是缺乏说服力的,也无此必要。

微信图片_20181031145046

      图:示现饮酒以及与女人嬉戏等密行的印度八十四成就师之传承道果法的毗瓦巴

      3.佛教徒能不能吸烟的问题

      关于吸食烟草的问题,在佛教别解脱、密、菩萨三戒中没有提到过禁止吸食烟草的问题。因此在南传小乘僧侣,吸食香烟不足为怪。蒙藏僧人吸食鼻烟,也习以为常。律中既然无规定,也没有理由禁止。从环境污染和卫生保健的角度考虑,无论鼻烟、口烟,少食或勿食为佳。

      如同国内外,好多地方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一样,在藏传佛教寺庙经堂、佛堂及法会场合也是历来就禁止吸烟,这也只能从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心肺的科学角度作宣传。

      但“吸食香烟,会堕地狱”之说,缺乏佛经根据。“烟草是魔女经血所生秽物”之说,缺乏科学依据。科技时代的佛教的说教,必须合乎科学,不能故弄玄虚。 

      4.有关佛教徒放生的问题

      就拿放生来说,也要考虑动机、目的、行为、结果。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适应生存的环境。如鱼分寒带鱼与热带鱼,咸水鱼与淡水鱼,深海鱼与浅水鱼等等。鱼的存活与水质和水温有很大的关系。

       放生时只有行善的善心是不够的,还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智慧,要考虑到被放生动物的生存条件,放生引起的社会效应、环境利弊等。如果把热带鱼投放到寒水池,把咸水鱼投放到淡水河,因不适应生存环境而致死,这是救命呢还是变相的杀生呢?这是善心干恶事。如果不管适应与不适应,盲目地投放大量不适应水质及温度的鱼,致死大片的鱼,鱼尸腐烂发臭,造成河塘污染,是善行吗?

      还有一种现象,小商小贩为了赶着放生的机会卖好价钱而捕捉更多的鱼,或等待佛教徒大批放生的机会,撒网捕捉大批的鱼;在寺庙附近,专为放生驯养鸽子、兔子之类的小动物,被买去放生后,重新收回再卖等等。这类事件非假设,实际大量存在。放生正好为这些人提供了大批捕鱼的良机,这是放生的初衷吗?如果放生一只狼,伤害大批的牲畜、羊群,是善行吗?大量的放生毒蛇,使蛇灾泛滥;放生鼠类,使鼠害泛滥,致使伤及居民的生命和农田,就会引起对放生的质疑不满。

      盲目、愚蠢的放生,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不满。实际上这是一种放生的组织者和追随者缺乏智慧,缺乏科学知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不值得效仿。

      藏区也有许多污染环境的民间宗教习惯。如在神湖中大批量地投放宝瓶(各种粮食和多种药物混合物袋装或瓶装)和哈达,在神山上大量地抛撒隆达(风马),造成湖水和神山的环境污染。这虽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习惯,弊多也不宜提倡。

      佛教哲学讲辩证法,对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待。

微信图片_20181031145108

      明辨佛法教义理论的宗喀巴大师

      5.佛教徒应认清修行主旨、分清善恶

      佛教的宗旨是净化人心,所以,有的学者将佛教定义为精神科学。对治精神世界污染的净化剂是见性智慧,即缘起性空的智慧。这种智慧的核心是:不执空,不执有,不执善,不执恶,居于中观。中观就是不走极端,既不执绝对有,也不执绝对空,有是幻有,空是自性空。

      相对论的质量和能量互相转化原理,量子物理的波粒二相性原理,宇宙弦理论都证明了一切存在无自性,即缘起性空的哲理。

      悲智双运,行善也不能缺乏智慧。所以,施舍若无智慧的伴随,就不成“舍度”。舍、戒、忍、勤、定、慧六度中,慧是主,其余都是随从。所以,施舍也要讲“三轮空”。“三轮”指:施舍者、施舍对象、施舍行为。“空”是不执著。执著就是“在意”这件事,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善事而沾沾自喜,为求福报而行舍,为获得行善名誉而施舍等等。

       而且,善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善恶不但要看动机目的,而且要看结果。善有形善实恶、形恶实善、形善实善、假善真恶之分。

人世间的行善,大多数掺杂着受贪心驱动的不良动机。如为了升官发财而烧香拜佛,是受贪心和利益驱动,所烧的香有多粗,其贪心就有多大。争烧百万元头香,只能证明此人利欲熏心,其结果是助长贪僧饿鬼的贪心增长,使其堕落。这难道是真善吗?

      有的人为了出名得奖而捐款救灾,有的人为了逃避税收而搞慈善项目,这类能算真善吗?又比如,传播真佛法是行善,若以传法灌顶为“名”,敛财是“实”,还算法施吗?即使是传的是真法,也掺上了贪心毒素,佛法的纯度打了折扣。

      佛寺是教育群众行善、忏悔罪业之所,僧人是持佛善戒、修行之人。现在许多寺庙变成了“收费站”,黑心“商场”,变成了贪僧饿鬼骗钱牟利之所。如进寺拜佛收费,参拜佛分级、标价收费,垄断香烛高额收费,念经超度高额收费,甚至敲钟也排队分号收费。进寺庙,没有洗掉烦恼罪业,身上的钱包却被洗劫一空。这种寺庙,有魔无佛、有钱无法、有饿鬼无僧人。为这种场合建寺造佛,还算行善吗?这类寺庙,形似“佛寺”,实为吃人魔窟;形似“佛像”,实为贪僧饿鬼手中的敛钱工具。“无贪为法”,这还是传播佛法的寺庙、比丘僧吗?!

      这是典型的一种在钟声和香烟迷雾掩盖下的丑恶魔行。世人该清醒了,出钱买个傻瓜的名分是不值得的。

      杀牲不是绝对的恶,要看杀牲的动机、目的和结果。如佛经上记载的仁者船长为保护船民,开杀戒,杀死海盗短矛黑人的故事。故事中说:事后该船长去见佛忏悔时,佛说:此行非恶是善。

      菩萨戒中,在利众的前提下,允许开杀戒。密宗中有息增摄杀四业。为利众除恶,杀伐十恶不舍者,是形恶实善。对杀牲,也要从动机目的上分辨善恶,不是绝对禁杀。禁止杀牲时,既不提供生活出路,若对牧民和渔民,造成妨碍生产,断绝生计的后果,绝非关爱众生的佛法的方便智慧法门。

      佛法虽博大,也不是没有重点,没有主次。它的重点是净化人心,主体是点燃心中的智慧明灯,消除无明黑暗。至于吃什么、不吃什么,吸烟、不吸烟这类生活习俗,和修行好坏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现在很多人在丢掉修心主题,在表面形式上大做文章,在鸡毛蒜皮上纠缠不休,就像商家只重视包装,不重视商品质量一样的可笑。    

     (多识仁波切撰文,原文名称《佛教徒能不能吃肉喝酒抽烟等问题的解答》)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