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的核心原来是这个
多识仁波切
佛教哲学的核心是否定之再否定。第一次否定的是世俗观念和外道观念,第二次否定的是佛教自家建立起来的非究竟世俗谛观念。通过这双重否定,达到佛家无识无境,无执无碍,无见无不见,智能与虚空界融为一体的究竟自在境界。
第一次被否定的世俗观念主要观念是:常、乐、我、净。否定的观念是无常、苦、无我、不净观。
“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世俗观念是天上日月、大地山河恒常不变。人类和动物,一期生命中,从生到死,谁就是谁,维持不变。新生婴儿时的我,青壮年时期的我,老年时期的我,都是一个我。
佛教的“无常观”是否定上述“恒常”观念的。佛教哲学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都处于成、住、毁、空的时间流程中,时间在分秒不停地带动万物完成从无—生有—灭空的过程。大至天体日月地球,有情生命,小至微生物,微粒子,无一例外地经历着飞速的、即生即灭的、变易无常规律。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大至宇宙天体,小至物质微粒子,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从来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存在。
佛教哲学分粗分无常和细分无常。粗分无常指从生到灭的一个过程。如一个世界的成、住、毁、空的一轮过程,一个人的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等。
细分无常,指一切存在从生到灭处于刹那不停的流变状态。大至宇宙天体,小至物质微粒子,都处于随时间分分秒秒的变化之中。从人类来说,不但童年的我不是壮年老年的我;去年的我,已不是今年的我;甚至昨天的我,已不是今天的我;上午的我,已不是下午的我。因为人体器官恒处于变化之中,思想意识恒处于变化之中。世事分秒不停地变化,生命在不停地流失。所以,子在江上曰:逝者如斯夫! 这是孔子借流水抒发对世事和生命迅速流变的感慨。
这一万物生灭无常规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科学只能认识它,佛学只能揭示它,包括上帝、神仙、强权、金钱都无法改变这个自然规律。这个无常规律,可以使一切恶魔停止魔行,可以扑灭一切欲火和怒火的燃烧。
“乐”是无苦、安逸、幸福快乐的意思。“苦观”是对人生是“乐”的观念的否定。佛教哲学认为人生本质是苦。生意味着死,生必然要死,这是本质的苦。即使人生偶尔享受到快乐,也是过眼云烟,刹那消失的无常。如,为乐行苦,求乐得苦,求乐不得苦,乐变苦,乐含苦,失乐苦,乐极生悲苦,形乐实苦等等。人生三苦:苦苦(身心遭受苦),乐变苦,遍行苦(生即是苦);四苦:生、老、病、死苦;六苦:不定苦,不满足苦,循环死亡苦,循环投生苦,贫富贵贱变化不定苦,无援无助苦;八苦:出生苦,衰老苦,得病苦,死亡苦,不离怨仇苦,亲爱离别苦,欲得不得苦,遭遇不幸苦等等。人生无乐可言,乐是错觉,实是苦,故称“苦海众生”。
“我”,自我观念。“我”是名相性虚构,与“他”相对的概念。“我”意味着与人类群体分离,与“他”(同类群体)形成对立,将同命运、共患难的同类群体分割为“我”、“他”。我、他的分割,滋生出亲仇、爱憎之见和情怀。这是人类产生一切麻烦的总根源。佛教哲学将我见、我执称为烦恼无明——即产生烦恼的非理性邪见。
外道主张“常、一、自在的我”。“常”是永恒不变之意,“一”是平等、遍及、共有之意,“自在”是自主、自由之意。
佛教哲学“无我论”既否定“常、一、自在的我”见,也否定世俗意识中自然形成的“实有我见和我执”。因为我见我执产生自私自利,失去公正,失去理性良知,脱离群体等,无一利而有百害,故破我执我见,建立无我观是三乘佛教的道德基石。
“净”是干净,纯洁无染之意,包括身净,心净两个部分。世俗见认为人体干净、美丽、可爱,这只是从活体表面看的。从组成人体的皮毛骨肉精血、肠胃中的储存物、排泄物,哪一样干净、美丽、可爱?拆开人体组合来看、从尸体来看、从白骨骷髅来看,不但会颠覆“净”观,而且会令人产生恐怖感。
人心都受各种世俗偏见、邪见、颠倒错觉、非理性不正见、贪婪、自私、虚伪、狡诈、阴险,偏激、狠毒等种种人类劣性的习染、灌输、熏陶和污染,日积月累,使心不洁净,人心就像一个从来没有清除过的陈旧的巨大的垃圾桶。人世的一切善行与恶行、秩序与动乱、明智与愚蠢、上进与堕落、光明与黑暗、快乐与痛苦等等都是人心的产物。故说“治世治人先治心”。
佛教就是净化心灵、重塑心灵的智慧,其教化旨在破除一系列世俗倒错见,每一个佛教理念都有强烈的针对性。
如,佛教的因果论是在否定外道的“无因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凡是存在,都是因果。每一件事物既是因,又是果。整个世界是各种事物交织在一起的一个无限因果网。
同因同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异因异果,如,瓜豆二者,因相异,果也不同,种瓜不会结豆;无因无果,如,不播种就不会有收获。
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因果铁律。外道中有主张“无因论”的,有主张“偶然论”的,都与事实相违。
因果分物质因果和非物质因果、现世因果和隔世因果、同质因果和异质因果、直接因果和间接因果等等。两两相对的因果中,认识前者较易,认识后者较难。
如,植物种植、动物配种、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等因果关系属于物质因果,知识和信仰等引起思想意识的变化等属于非物质精神因果。
再如,行善做好事获得美誉等相应的利益、作恶杀人越货受到相应的惩罚等属于现世因果。健康长寿、善良聪明、生活条件优越、家庭和睦、人和多助、声誉良好、办事顺利等是前世积德、今世得报的隔世因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类,属同质因果。饮食本来是维持生命的,有时候饮食变成致病的因素,饮食和疾病属于异质,此类因果属于异质因果,所谓“异熟果”就指此类因果。
农作物的春种秋收、吃药病愈、喝水解渴等属于直接因果。在洪涝灾害使农作物歉收、引起饥荒、使大量人员外流、当地人口减少的因果链事件中,洪涝灾害与当地人口减少之间是间接因果。
上述常、乐、我、净和无因论是世俗和倒错不正见。佛教所破的第一层面,就是世俗和外道的倒错不正见——这是第一层否定。所立的第一层面是世俗正见,即世俗谛,或名相谛。“谛”是真实、正确之意。世俗谛包括世俗知识所能达到的认知范围内的一切事物,以及以世俗认知标准建立的四圣谛、五蕴、无常、苦、空、无我、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五道、十地、佛果四身等佛教名相系列。这一切被称为世俗谛。
世俗谛相对于真理谛。世俗谛也称覆谛、假谛、名相谛等。“覆”是掩盖之意。掩盖真相,故称覆谛。假谛的意思是事物在世俗智面前所呈现的假相、错觉,而非真实。名相谛是以概念、名称所建立的事物之称。
与世俗谛相对而成立的是真理谛。真理谛也称胜义谛、真谛、理谛、实谛。胜义是究竟真理之意,真谛与假谛相对。理谛合理,是经过分析推理可以认识到的真实。实谛就是真实之意。
世俗谛范围的事物都是因果缘起现象,是与思维名相相对的存在,是认识过程中受主观意识“添加成分”而失真的非纯客观存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物质、空间、时间都是我们的错觉”。
所以佛教哲学要再次否定世俗的“谛真”(真实性),建立终极真理——自性空。万物的自性就是无自性——自性空、空性。因为万物包括众生皆缘起之物,是相对的存在,故无“固有、独立、永恒不变的自性”。
真谛所破的是世俗谛的“谛真”(真实性),不破世俗谛的假相、幻有的现象、自体,也就是所谓:现象层面上毫发无损,实性层面上丝毫不留。否定现象层面意味着否定因果律和一切善行,而不否定实性层面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我执、法执,所以“空见”和“实有见”是两个极端。非执空,也非执有,是为中观。自性非有,现象非无,即性空幻有,这是我们和一切偏空、顽空、虚无主义者中间的分水岭。
通过对世俗(外道)倒错不正见及世俗谛诸法的实有见的双重否定,即否定之否定,达到万物的终极理性,这是佛教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佛陀降世的唯一目的。
多 识写于2016,8,12日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关于“佛身观”
下一篇: 多识活佛:揭秘藏传因明学的传播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