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祁连——去了朵什寺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29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2775

q1

去了朵什寺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道路,会有新的发现吗?

       走很远很远的路也许是涉世未深的年青人的事,对于进入人生下半场的中年人来说,那些没有去过的地方,没有走过的路,没有看过的风景,总是越来越陌生,也许再也不会向往,再也不会焦灼的等待了。放眼走过的路和停下的地方,一个人在空间概念上也应该是有生命得以舒展的范围吧。在丛林法则里食物链顶端的强势动物都有领地概念,开辟或者闯入必然是一次将生命交付出去的搏斗。在农耕时代归隐田园总是游宦游商游子最后的依凭,因为有这最后安放生命的地方,才有了行万里路的勇气,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就和没有方向的蒲公英一样,甚至就是丧家犬般地惶惶然。我们这些钢筋丛林里的生物就显得不伦不类,除了三房两厅的格局里几何尺寸丈量的空气之外,大街上是谁的自由在失魂落魄的奔走啊。广场上那些跳广场舞的70后老太太,那些舞剑使棒的民间拳师,蹲马步的太极达人,提了扫帚般大个儿的毛笔专注挥毫的文墨先生,他们也曾经有过一颗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心。现在都做了城市化的顺民,小心翼翼的将残存的田野气息掩在袖子里,见面一律的嘘寒问暖,一副革命老干部标准晚年的画风。

  q2

       我本粗陋,少时顽劣,没有读万卷书(没书可读),也没有行万里路(没处报销差旅费)。及到生活安置有了眉目,猛回头已是人到中年,每每在车流的尾气人流的汗气中被吵闹的找不到北时,回头是岸的退意渐渐萌生,冥冥之中就有思慕老家田舍归隐山林的晚景意识包围过来。这样想一想倒也无妨,如果真要付诸行动,比死一次还难啊!在这个时代,要做一个隐士该是何等奢侈。倒是这一整座的祁连山就在眼前,也许时不时可以逃进去看一看山河本色,把壮士暮年的悲叹换做一线青山的妩媚。  

q3

       祁连是一座伟大的山脉,谁能在短暂的有生之年走遍祁连的沟沟坎坎,也算得上是够格的探险家了,只是这样的壮举也只能是江山有待,今日复登临,非因凌云志,只为草木有情,松涛留客。

       有一些路真是不期然会走过,朵什这个山乡与我的缘分就是这样。朵什是天祝的一个乡,现在流行将乡改镇,朵什也是名列其中。我记得还是朵什乡的时候就曾经路过错过,只是感觉满山树木葱茏百草丰茂,偶有野生动物出没,朵什寺附近的农田随着山势起伏就有一些线条感呈现,看起来不是特别呆板,还有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名字颇有藏族地域特色,可能是藏语的音译。从国道312线古浪十八里堡岔路,到朵什也就是十几公里路,再朝里面走就是松林和西大滩,所以朵什算得上是交通便利的乡镇了。从百度查看,朵什也算不上特别有值得独树一帜的风物。我因为在古浪作稻粱谋,如果要打马到祁连深处游荡,很快就能到朵什,如果要去西大滩,我也经常从朵什路过,渐渐的就对这里有了亲切感。 

q4

       岁月给我的感觉除了老之将至的无可无不可,其实更多的是对这些只道是平常的事物渐渐增进一份温情和爱惜。即使是穿久了的衣服鞋子,磨损的没有了一点油漆的钢笔,只要是还有使用的价值并且这些老伙计还是那么妥帖,就要将这些物件整理的井然而体面。自然对于一个将山水看做寄放灵魂处所的人,我也将每一处去过的山峰还是河谷在记忆里留一处位置。朵什这几年还是有一些变化,道路畅通,河道整治,旧屋改建,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可能是本身规模不大,抑或是该地方政府治理有方,倒是拆迁的一片狼藉不太显著,也没有开矿挖土等将青山一片变成煤山石山。这里的农田是完全靠着雨水的滋润,没有也无法修建人工灌溉设施,原始次森林是和庄稼地连在一起的,这样的地块总是很大,谁家的地亩面积也并不十分的确切。牧场一般是在远离农田的大块草场上,白牦牛和藏羊远远的就分不清楚,反正就是一片耀眼的白,和蓝天下的白云没什么分别。朵什到西大滩这一带的白牦牛群可能是天祝规模最大的,几百头一色的白牦牛,连一只杂色的都没有,散落在青青的草地上,场面也是很壮观的。  

q5

       我每次路过的时候几乎都要到朵什寺看一眼,我不知道过去朵什寺是什么样子,这几年我是一年年看见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新寺庙渐渐长成,现在已经是这里最耀眼的地标建筑了。当然,在藏地,寺庙从来就是中心建筑,向来气势不凡的,先有朵什寺,后有朵什部落,再有朵什乡,这个先后顺序也是没有质疑的。盛世修庙历来是民间的传统,朵什寺坐落在一个形似莲花花瓣的半山腰山坳里,方位和形制同天堂寺风格极为相似。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因天时,就地利,整个庭院呈正方形布局。我对于朵什寺的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多识活佛的缘故,多识活佛本人也是朵什人,是一位佛法精深的高僧,我浅薄的藏传佛教知识就来自他的一本极具阅读性的佛学著作《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只是我等慧根浅薄,修学功力不扎实,于学问总是蜻蜓点水,多识活佛对于佛理与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关系之讲解,给我以眼界大开,放下思想枷锁不断精进给出了出路,在感悟佛法的慈悲与积善和唯物的信仰坚定有了辩证的认识。朵什寺其实才刚刚建成,只有八个僧人,但并不是当地出家的,有几个是来自甘南,我们的汉话他们同不懂。有一次看到还是小少年的喇嘛拿着藏文课本在寺院台阶边大声朗读,酱红色的袍服随着他抑扬顿挫的声调轻轻抖动,和一个乡村小学的顽童没有两样,可见赤子之心各处皆然。在这里整日的安宁祥和可太让人有不舍离去的感觉,寺庙不但是遁世的处所,其实根本上就是为了修行精进做学问,表面上是青灯孤影的寂寥,其实一个对佛理有深深造诣的高僧大德内心是很澄澈的,是摆脱了世俗意念的,达到了纯粹化境所能感知到的从容淡定。我每次来总要换个山头看一看朵什寺,心中想一个人会走什么路,要遇到什么人,真是无法回避的事。年青的时候总以为有走不玩的路,有更多的人在路上等待着结伴而行,现在却越来越喜欢走熟悉的路,多数的时候一个人来,偶尔和不多的几个老面孔结伴而行。来便来了,去便去了。在一次次四季交织的回望中就看见了每一次都不一样但又熟悉的风景,于是就在心里增加着祁连的高度,感觉祁连是越来越对我不再抗拒,这个流浪的人失魂落魄的样子果然不是装出来的,你看他没有对一场雨的到来惊慌失措,也没有对着一只乌鸦翻过白眼。

q6

       喜欢李宗盛的歌,在走进祁连的时候车上总要响起那首听了不知多少遍的《山丘》,于是在一个个无人等候的山丘坐看云起,整个人也就安静了下来,就像这朵什的一草一木,他们从来没有着急过什么。

  q7

       在办公室呆的久了,人整个的都变得僵硬了,抬头看一看窗外的云朵,心里就开始盘算着时是不是该到祁连深处溜达溜达。就像一个人要经常洗澡,去一次祁连对于我就是一次洗澡,把那些烦乱的思绪在山间清风中晾晒一下,打一下尘土,感觉笔下的文字也清丽了一点,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我这样想的时候,朵什寺就浮现在脑海中,不知那个小喇嘛的功课如何了,他可能只有不多的同学,可能还没有。2017.05029

 q8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