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两种需求,非常重要!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9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5792

图片11da

多识仁波切

       人生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一种是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一、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就是人们维持生命所需物质条件,如食物、饮用水、衣服、住房、交通工具、卫生条件、适合于生存的自然环境等等。这种物质条件在质量上有优质和劣质之分,在数量上分不足、基本充足和富裕三个等级。

       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分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两类。基本需求就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的需求,高级需求就是优质生活条件和富裕的财富的追求。对水和面包的需求属于基本需求,列宁说的“土豆加牛肉的共产主义”,高楼大厦,电灯电话等属于高级需求。人类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科技活动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围绕物质需求这个中心展开的。但人类除了物质的需求而外还有精神的需求,如果人类只有物质需求,没有精神需求,不具备精神内涵,仍然没有脱离猿猴的种类。

图片12da

       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生存条件,饮食男女等生理需求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需求,只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才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人类的精神需求可分两类:一类是对知识和娱乐的需求,一类是对精神信仰的需求。

       进行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都需要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参与的社会活动领域的专业化和复杂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人类对知识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大,对知识的专业化程度和精度也越来越高。知识的需求都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达不发达的主要标志是教育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

       人类的生活需要调剂,精神需要放松和休息,因此就有了对各种文艺和娱乐活动的需求。在温饱线一下的人,出了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没有这消闲的娱乐需求。

       人类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困难,精神上面对各种压力,个人的身体和生命,家庭和社会,地位和财富都处于无常的变化之中,想要的得不到,得到的要失去,不想要的摔不掉,亲人要生离死别,遭遇无法预料的各种灾难等等。人生处于各种困难,困惑,不安宁,不快乐之中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改变命运,解脱困境,获得安乐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导致了宗教信仰的需求。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人民的鸦片(镇静剂)”。“宗教在穷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幻想一个没有痛苦、没有压迫的超自然的世界,它消解了现实世界中所受的残酷的剥削之痛”。马克思只看到了穷人的痛苦,却没有看到富人和人类的普遍痛苦。人类只要有痛苦,就会有解脱痛苦的愿望和获得终极安乐的要求,就有宗教信仰的需求。法国哲学家涂尔干说:“信仰和仪式体现了一个社会的需求。宗教信仰是社会健康的标志”。他说:“如果一个社会的存在与繁荣确实需要宗教,那么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可以既没有宗教也没有某种填充其位置的类似事物”。现在全球信仰宗教的人数有五十个亿。这个数字有力地证明了涂尔干的观点。

       人类的第一级需求是物质需求,第二级需求是知识和娱乐的需求,第三级需求是精神信仰的需求,这也是人类的最高需求。

       世界上有许多中宗教信仰,从本质上看只有两类:一种是是追求死后的灵魂进入天堂的宗教,一种是追求彻底摆脱轮回之苦,获得完全自在的宗教。前一种包括除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如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道教等等。佛教又分只求自己解脱轮回的小乘教和拯救众生为己任的大乘佛教。

图片13da

       三、理智地选择正确的信仰。在信仰中有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信仰的态度问题,一个是信仰对象的选择问题。

       信仰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盲目的信仰,一种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信仰。

       洋教讲:信仰不需要什么理由,佛教反对盲目迷信,信仰首先要搞清理由。就要搞清楚信仰对象的性质和他的可信性程度如何?,他的教义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何?,以及自己皈依的理由什么?等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古希腊人和印度的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这句话充分反映了佛教信仰的性质。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具信故依法,具慧故正知,二中慧为主,信是彼前导”。就是说,先要用智慧鉴别,然后用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信仰作修行的前导。智慧为主,信仰为从属。

       正确的信仰对象必须具必超人的智慧和完美的品德,度化众生的能力。从其教理的思想体系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合乎事物的普遍规律以鉴别他的智慧,从其慈悲德行和价值观念衡量他的思想品德,从智慧和品德,自度和度众的实践考察他的能力的可靠性。

       比如说,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这是个无数事实证明的普遍规律。因此,如果说生在天堂的人和神永远不死,永享快乐是不合逻辑的。又如一切事物都是众因缘形成之物,无一例外。上帝创造万物,那么上帝是谁创造的呢?佛是人修成佛因缘形成的,但上帝的生成因缘是什么呢?他们说上帝既然不是因缘形成的,那就是不存在的。从这些基本教义上进行思辩,就会分清那种说法是合理的,那种说法是不合理的。

       又如,德行方面,各种宗教都讲仁慈,但施仁慈的对象各不相同。有的宗教的施仁慈的对象是信仰同一个宗教或同一个教派的人,别的都是异教徒,可杀;有的宗教施仁慈对象扩大到了全人类,但不包括动物类和其它有生命的东西,在《圣经》中说,牛羊鸡鸭鱼是人类的食品,可以宰杀食用;唯有佛教把慈悲关爱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了一切有生命的物种,即众生。

       从心量看,别的宗教,信仰的目的都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追求自救,佛教以无我观,空观破除自我和个人利益,无私追求众生的世间和出世两种利益。心怀众生和心中只有自己的心量哪个大,哪个小不是显而易见吗?佛教把利益众生放到一切善行的首要位置,其原因是:

       (一)从生命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在无穷尽的轮回转世过程中,生命相互为母子的概率相当高,由此推出一切众生都曾经是自己的母亲的结论。母亲怀胎育养,恩大无比,因此,知母恩,报恩进孝,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为人第一大善行。儒家提倡的孝敬父母,是孝敬今生父母,佛教提倡的孝敬父母指曾经是父母的一切众生。

       (二)任何人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众生,众生社会给自己提供了一切生存发展的精神和物质条件,因此,众生对自己有大恩。

       (三)众生是福田。就是说,众生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播种善种,就会得到巨大的收获。在成佛的诸因缘中行善播种福田的因缘位居第一。就是说行善利众是世间幸福和成佛的主要因缘。

       (四)利众不但是成佛的因缘,而且是成佛的唯一目的。成佛利众的目的和关爱众生的大慈大悲心密切相关。

       (五)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因此,对待众生的态度,就是对待佛菩萨的态度,孝敬众生就是孝敬佛菩萨,危害众生就是危害佛菩萨。

       (六)立志为拯救苦海众生,离苦得乐而修证佛的大智大能,是成佛的种子,是菩提心。以上六条就是大乘佛教重视众生利益,服务众生,报销社会的主要理由。

       四、因果道理。

      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都是因果形成的,一切事物的生灭兴衰都是特定因缘的结果。有其果,必有其因,同因生同果,异因生异果,无因便无果。这是一切事物普遍规律,无一例外。因此,一切生命的生灭兴衰,贫富苦乐,都和各自的因缘有着必然的联系。有现世因缘,有隔世因缘,有可知可见的因缘,有不可知不可见的因缘。大至海啸地震,小至感冒头痛都有各自的因缘,并非偶然。以缘起论观察一切事物,解释一切问题是佛教智慧的一大特点。中国人有个口头禅,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是不报,时机未到,时机到了,一切会报”。这句话反映一条非常重要的客观规律,人类的历史证明了这条规律。佛教不承认上帝创世说,主张业创世说。“业”指身体,言论,思想的动作行为和行动所造成的业绩。业分善恶两类,结乐果者为善业,结苦果者为恶业。分清善恶,行善戒恶,是信佛的根本原则。

       行善有多种多样,总起来说,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一切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无私的奉献。有些人也许会问,行善有什么回报?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施得财富戒安乐”。“施”指施舍度,即施舍,供养。施舍,供养是种福田,是获得巨大回报的投资。眼前的回报是行善行为引起的快乐感和乐善好施荣誉、自身社会形象的改变等等。如商人企业家的人品和社会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行善行为会变成无形的资产和事业成功的一个契机。这施舍获得的财富是无穷的,佛经上讲今世的财富都是前世施舍钱财,帮助别人,供养三宝师长,孝敬父母的福报,行施舍,就像银行存款、投资放债。行善不计回报,但回报是必然规律,如播种就会生长庄稼。如天津蹬三轮车的助学老人的事迹。

       诸善行中修寺建塔的功德为什么比的功德更大呢?因为助教建寺建塔,弘扬佛法是建万世教化众生的善业,利益万世,工在千秋。如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建佛舍利塔八万四千座,其塔遍布亚洲,阿育王在二千多年前就不在了,但他的美名和阿育王塔连在一起,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代代接受着香火和朝拜。

       “戒安乐”的意思是说:坚持德行,能获得今生和来世的安乐。德行高尚的人会受道人们的普遍尊重,不作伤天害理之事,不作违纪违法的事,心情坦然,坐卧安宁。有德者虽然物质财富贫穷,但却有精神财富可享受,真正的贫穷是精神财富的贫穷,如果只有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那才是最可怜的贫穷。有德行的做事心安理德,尊敬别人,让别人满意快乐,自己也会安然快乐。这也事因果规律。

       多识于 2005年10月写于兰州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