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活佛:与知识分子谈佛教(给公益志愿者的开示)
多识仁波切
你们都是知识分子,不能盲目地信仰,我们提倡理性的信仰。理性的信仰就是经过思考、研究,再信仰或者不信仰,自己有所取舍。
佛教是知识性、哲理性的宗教,它不同于其他宗教。
有一个加拿大的大学生,他最后皈依了佛教。他为什么皈依的呢?他写的一本书上说,他的父母亲都是信仰基督教的,他从小每个星期就跟着父母到礼拜堂去朝拜。后来他上了大学,就要了解为什么要信仰。有一天他到礼拜堂去问主教:我们为什么要信仰?主教的回答让他很失望:信仰就是信仰,没有为什么。大学生不可能这样子盲目信仰,他就不愿意了。后来他到了印度了解佛教,学佛教知识,找出信仰的理由——人为什么有信仰?信仰的对象有道理没有道理?科学不科学?他经过研究以后,逐渐产生了对佛教的信仰。
他在书中说,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它有知识,从基础知识开始学,所以,佛教是知识性的宗教、是哲理性的宗教、是科学的宗教。
科学就是因果道理、自然规律。为什么由这个因产生这样的果?为什么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就是同类因产生同类果,不可能种上稻米结果出来豌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科学。
爱因斯坦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在现代科技社会里,适应科技社会的宗教只有佛教;第二句话:我不是宗教徒,如果我信仰宗教的话,那必定是佛教。
还有一本叫《佛法在原子时代》的书,在香港出版的,它开篇就说了一句话:我们处在原子时代,原子分裂及其他科学上的发现,对其他宗教来说无异于掉了一颗原子弹,是毁灭性的,但对佛教来说,不但没有被原子弹伤害,反而更加证明了佛理的正确。
佛经上就有原子论,读《俱舍论》就知道,物质的基础是原子。
有人说,原子是公元前300多年由希腊人发现的。我说不对,佛陀就讲过物质是由原子结合形成的。佛经里就有,所以应该说原子论是佛陀提出来的。
佛学包括三部分:一个是佛教科学,第二个是佛教哲学,第三个是佛教道德行为。
佛教科学包括心理学的研究。佛教因明学里说,人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单纯的精神,而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因为人是有智能、有思想的,这个有别于物质。
而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学、量子力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是从物质方面着眼来研究的。所以,有书上说,科学在心理、精神上的研究远远跟不上佛学。相比于佛学,科学对于精神领域的研究望尘莫及。
有一个科学家说,科学家攀登到山顶上时,佛教大师早就坐在那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科学家说,现在宇宙的已知领域只有百分之五,百分之九十五的存在我们一无所知。我们人类自古以来研究科学,牛顿的经典物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后来产生的量子力学,都是研究物质的,研究物质的存在和性能。他们研究宇宙、天体力学、宇宙学的时候发现,为什么太阳系九大行星会循着一个环形轨道运转?为什么地球运转的速度不快不慢?有什么力量在控制它们呢?学习了物理的就知道,事物之间有万有引力,天体、行星、日月互相控制,不偏不倚地循着一个轨道转。人们原来笼统地认为这是天体的万有引力,后来研究的结果发现,综合宇宙的物质能量,在控制轨道方面,万有引力只起了百分之五的作用,另外百分之九十五的控制能量来自哪里?根本不知道!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反物质理论认为,不但存在物质,还存在反物质,非物质的东西,可转化为能量或反能量。
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科学家越来越懂得,我们的科学只能了解宇宙能量的百分之五,另外百分之九十五是什么力量、什么物质,一概不知道。
最近有的人提出量子纠缠学说。过去传统的量子力学认为光速是最快的,现在否定了这个结论,量子纠缠的速度比光速快大约五倍。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一个理论:我们人类的知识就像一个圈,圈内的知识是人类已掌握的,圈外的东西都不认识,是未知的;知识越广,知识的圈就越大,反而接触到更多的未知领域,因为圆圈以外的全部是未知领域。
佛教认为,人类总体上的知识和知识的认识对象是可以重合的,但是一个人的知识范围永远不能达到全方位。佛教上说的遍知者,就是知道一切物质和认识对象,佛就是这样的遍知者。
人即使学了一生,他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一生的时间很短。人的寿命在整个宇宙里是很短的。佛教上说,活上100岁是正常年龄,活不到100岁属于夭折,超过100岁才算是长寿。即使活上几百年,一个人开辟的知识领域能有多大?能学到多少东西?我们一辈子不要说全部知识,就是佛教知识一辈子也学不透。我81岁了,从5岁开始接触佛教,就在寺院上学佛,学习经论,学习显宗经典、密宗经典,几乎一辈子都在和佛教打交道,但我感觉越学知识越贫乏。很多知识宜粗不宜细,细了学就觉得不懂的太多了,何况我们还要学其他很多的知识,如历史知识。
研究领域中的专家是相对的,拿历史学来说,有清史专家、明史专家、唐史专家等,那些都是断代史的专家,不可能有全方位的历史专家,更不可能是世界历史专家,没有这样的。比如,清史专家的研究领域粗略的是从清朝开始到清朝末年,这一段历史大概的知识掌握了一些,就成为专家了。
从生活上来说,我们历史书上写的记录能全面吗?就一个个人的历史来说,一个农村的历史来说,写下来能写全面吗?太复杂了。知识就像摄像机的镜头一样,只能浮光掠影,不能做到详细的记录。任何知识领域都是这样的,事物的存在太复杂了,我们的认识太肤浅了,人类的认识很肤浅。
我想了一下,世界上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围绕着生存的知识,科学也好、经济学也好、政治也好,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你看,哪一点能脱离人类的生活啊?研究这些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吃饱、穿暖、过得下去,就是这个目的。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有饭吃,就是自己要生存下去。所有的这类知识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不能离开人类的生存,这个是一种知识。还有一种知识是佛学,在这个基础上有所超越,是超越的知识,也就是超脱的知识。比如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的肉体是父母结合的产物,那么精神是从哪里来的?
精神不是父母给的,一对父母有十个子女,十样性格,有的聪明、有的迟钝,爱好、兴趣都不同。为什么一对父母生养的兄弟姐妹有这样的不同?植物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应该也是这样的,十个子女十种心。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基因不同?
这就要说到人的转世,人的灵魂是循环的,死了以后要放下旧的肉体。我们人的肉体就像火车一样,到站了人就得下来,火车就走了,人还得上另外一个火车。人的肉体就是这样的一副臭皮囊,或者说像衣服一样,破了就要换了。人的肉体会老化,从生到死这个过程不需要详细地研究,想想自己,就应该得出这个结论: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小时候的我也不是今天的我,因为肉体在变化,精神在变化,身体不同了、爱好不同了、知识不同了,身体在逐步变化、成长。
佛教上有一句话说:人生不是五、六十岁突然死的或突然老化的。不是,这是渐进的、逐步老化的。老化从什么时候开始?时轮的理论是从生下来五个月以后,身体上一些脉络、经脉就逐步老化了。这个成长的变化——儿童、青年、壮年、老年——是逐步渐进的。
佛教有一个观点是,人生下以后就朝着死亡的道路走。生命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完蛋:自己的生命活了一天后就再没有昨天的生命了——如果活100天的话,活了一天,倒计时,就只剩下99天了。只不过,人觉得自己的生命过得很慢。
生就决定了死亡,自古以来就没有不死的人。钱哪、名哪、利哪,有什么用呢?从这个方面考虑,佛教认为,家庭、财产、财富、名利这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下来的时候是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死的时候、火化的时候有什么呢?在这个短暂的一生的时间内,就要考虑人生的价值:我能做什么?为什么活着?要考虑诸如此类的问题,就能产生宗教信仰。
爱因斯坦说,人有三级需求:第一级需求是温饱需求,一般的人是追求吃、喝、穿这个层次的需求。现在大多数农民、穷苦人都还在这个温饱线上挣扎。第二级需求是娱乐的需求。人在生活中的吃饭、穿衣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就要解决生活中无聊的问题,就需要娱乐、文艺:游戏、下棋、看电影、体育等等活动,消耗生命。人的精神无聊就需要做事,没有事做的时候就觉得无聊,就要寻找些玩的。鲁迅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贾府的一员劳动者,他的眼里不会看到林黛玉美不美,他根本不会考虑这些东西。焦大的层次是为生存而奋斗,他想不到美、爱情这些东西,因为这个是更高一层的需求。那么到最后来说,玩耍、下棋、打球、旅游,就这样过掉一生,能行吗?这些是第二级需求,还有更高的精神需求,这就是宗教信仰,属于第三级需求。
法国的一个生物学家叫马修,他们实验室的导师得到了诺贝尔奖,他继续奋斗的话也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奖。这个时候,他到印度旅游,接触到了佛教。一个藏传佛教的大师在那里用他听不懂的语言在讲经,他很好奇地坐在人群里听,虽然听不懂,但在那坐了几天后,心空前地静了下来。他说他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的心境——静止。他就求那个大师要出家,当了僧人。后来回去的时候,他穿着藏传佛教的僧服回到他法国的家里。他的父亲是当代有名的哲学家,他们父子有一个对话集,马修和他的父亲的对话集。他的父亲很失望:我的儿子怎么颓废到这个地步了?他认为信仰佛教是颓废的。他说,我希望你得到诺贝尔奖,你有这个希望,可你怎么变得这么颓废了呢?怎么消极到变成一个佛教徒了呢?
马修对他的父亲说:我考虑了很久,我们过去一直考虑的是化学元素啊、生物的规律啊等问题,从早到晚考虑的都是这些问题,但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我是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们的眼睛和思想是对外的,后来学佛以后,就只对自己的内心考虑。发现一个新的元素、发现一个新的星球,可能得到诺贝尔奖,但是,发现一个新元素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发现或不发现宇宙中的某一个星球跟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地球是圆的或平的,对于社会大众又有什么关系?不懂的人照样在生活,我们都是在作一些空洞的理论研究。我考虑了好久,我们这么做是在浪费生命。他认为,为了得到诺贝尔奖,为了名利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只是在做一些无谓的牺牲。所以他考虑要作一些有价值的追求,那就是利益众生,为身边的人、为社会作实际的贡献。
他批评文学家粉饰社会,他说这没有意义,净化社会要先净化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他出了两本书,一本是《和尚和哲学家的对话》,还有一本是《和尚和科学家的对话》,都已经翻译成汉文了,香港和台湾都有出版。
佛是什么?佛不是上帝,佛是人的精神提高到空前的高度、精神道德达到巅峰的境界,那就是佛菩萨。上帝只有一个,佛有无数个,人人可以成佛,众生皆有如来藏。
我们每个人的心地原本是善良的、聪明的,由于受污染,现在不清净了,有了各种贪、嗔、痴,慢、疑、邪见。我们本来清净的心受到环境的污染,本来是好人变坏人了,本来聪明变愚笨了。心本来是光明心,就像一个玻璃球一样,八面玲珑、透明、放光,但是,在我们转世的过程中,受家庭、教育、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心扭曲了、污染了,失去了本性。本性就是婴儿的心,我们生下来到三、四岁时,那个可能不是污染的心,再到幼儿园、学校,开始洗脑、注入各种偏见:这个是对的,那个是不对的……各种各样的教育的环境下形成了种种偏见。人是环境的动物。
马克思说过一句话,我很赞同:人心是社会意识的综合。我非常赞成!人本来没有思想,思想是外部注入的,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到博士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接受了对的、不对的,正确的、错误的思想灌输,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变成了一个不正常的人,失去了正常的本性。
我们佛教有一个定义,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诸恶莫作”,不要干坏事;第二句话,“众善奉行”,要做善事;第三个是“自净其意”,自己把心净化,净化自己的心。
这三句话中,第三句话是佛教的根本。我们的思想就像个垃圾场、垃圾桶,佛教就是教我们处理这些垃圾——净化心灵,让愚蠢的变得聪明,让坏人变成好人,学佛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佛教不是市面上、社会上的信仰,社会上的信仰各种各样,都是搞形式。寺庙、佛像这些,都是佛教的形式、佛教的文化。现在人们信仰佛教,以为拿上个念珠就成了佛教徒了,穿上袈裟就是僧人了。这就跟演戏一样,什么角色可以扮皇帝,什么角色可以扮奸臣,这些都是形式。
真正的佛教信仰是精神,佛教精神就是超越这个世俗社会,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更远的是什么?我们看到前世、想到后世,我们是转世论者。我看到一个资料,欧美国家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那个书上说,到现在,可以确定的转世案例有3800多个。现在精神科学家基本上是相信转世的。
人的思想不是大脑的产物,大脑的物质只是思想的载体,但控制大脑、控制思想和身体的还有另外一种精神存在,这个就是灵魂。海南的唐江山,美国的海军迈克尔,都是典型的转世的案例,但因为今天的时间关系,这方面的案例不能介绍很多。
麦克尔生下来就患有恐水症,怕水,一洗脸、洗手就哭。后来,请了一个很著名的精神心理学家,威廉,来看他。威廉用了催眠术催眠迈克尔,研究这个孩子说的话,结果发现,这个孩子是二战时期的美国的一个水兵,服役于美国的一艘潜艇上,他们一起有20个人。有一天他们到菲律宾附近的马尼拉海峡执行任务,潜艇中了日本的鱼雷,被打沉了,他们在恐惧中沉下去了。他记得他们全班人的名字,那个教授经过查证美国的海军档案,证实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全部对上号了。这个很能说明转世的现象。
佛教讲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起报了——这个是毛泽东说的。干坏事的人,或在今世、或在来世,都会受报。
我们现在地球人面临的是自然界的报复——温室效应。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了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大家可能听说过、看过。整个片子揭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现在开始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会报复,才有了环境保护的观念,大家才重视起来这个问题,但是已经晚了,因为自然界已经被破坏得乱七八糟、千疮百孔。这个就是佛教上善恶报应的例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的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它和科学不冲突,而是互相证明——现代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佛教的原理。有一本书叫什么我忘了,好像叫《爱因斯坦的圣经》?它说,人类的第一个导师是释迦牟尼,第二个导师是耶稣,它尊释迦牟尼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导师。
今天给大家就说这些,给大家思考。
有一个大脑,这是人类的福气;有思想,这是人类的最大优点。从事任何事情都要思想,要考虑,要衡量、抉择:是能做还是不能做?在任何问题上,都要思想领先。不管是信仰或者做事,都需要克服盲目性。
有些人说,宗教信仰是迷信。在没有认识的时候就相信,任何科学都是迷信,迷信科学就是一种迷信。信仰佛教的人当中有很多迷信,那个不是佛教的问题,那是个人的问题。把个人搞迷信的罪过加在佛教的头上,这是不公平的,佛教本来是科学的、理性的,是超越、超世的科学。
大家作为知识分子,可以多方面对比:古往今来的思想中、主义中,哪个说的对?哪个说的比较好?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
人是有思想的,要拣择,不要盲从,这是我的建议。
2017.7.25,天堂寺多识宅邸
上一篇: 多识活佛:超越宗教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