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因明学:人类认识以知识为先导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3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2626

 大图12  

 多识仁波切

       人类认识以知识为先导                                                                                                                                                                                  人类作为高级生命而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认识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人类没有这样特殊的能力,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文明成就将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进步和发展,没有一样不是人类思想、聪明才智的产物。

       有人说:人类社会是人类的劳动创造的,这话不错,劳动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种。脑力劳动是指无形的思想意识活动,体力劳动指有形的肉体的活动。但人的体力劳动,首先是有意识的活人的活动,无意识的尸体是劳动不了的;其次,有目的的体力劳动是受健全发达的思想意识的控制和操纵的,不具备健全发达的思想意识的动物类,胜任不了人类的复杂的劳动。从这种意义上讲,在人类的劳动创造中,人类的智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被称做因明二祖之一的法称,在因明《定量论》中提出了“人类一切成功的行动,必须以正确的认识为先导”的观点。

       人类的认识作为人类的主要规定性,有先天性的条件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性的条件是指与生俱来的感官感觉功能和心识知觉功能,敏锐的感知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可塑性等等。佛学中称人类的这种本具聪慧资质为俱生智,也称光明心续。“续”指前后相续不断之义。但人类的聪明才智,除了本能以外,都是在人类的社会环境和知识教育环境中获得的,佛教不承认“不学自悟”的外道邪说。因此,雪域三大遍知学者之一的萨迦班智达说:“不学若成遍知者,因果之理哪有准?”

       人类的后天知识的获得有不自觉的习染和自觉地学习所得两类。人类的母语、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待人处世、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日常工作等许多知识本能和思想观念,都是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知识信息环境中受薰染,潜移默化,不自觉地获得的。这类不自觉获得的薰习知识和观念,对人具有很大的渗透性和难以改变的稳定性,对人生具有重大的影响。

       人品的变好变坏,人生道路选择的对错,社会环境薰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类不自觉获得的知识都是凌乱无绪,未经理智的分辨鉴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有很多错误的东西。一般缺乏知识,辨别防护能力不足,会产生不良后果,对这种社会习染的负效应,除提高人们的认识和理性素质外,别无对治良方。

       读书学习和接受正规教育是提高认识,提高理性素质的必要条件。读书学习,接受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系数较高。因为人类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从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溶入了无数智者学人的心血,是经过反反复复实践检验,被证明了的东西。一切新知、高科技都离不开人类历史所提供的丰富的智慧经验的母体和肥沃的生长土壤。从原始人类的落后性中就可以认识到,在现代人类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形成中,历史上人类一代代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因此,对人类历史传统文化,不加区别地一律否定排斥,是非常不明智的作法。

       (二)正规教育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全面性。如数学,若不先学加减乘除,就无法学懂代数、几何、三角。任何一种学科知识都各成系统,都有从浅到深的层次。不掌握系统知识,就像零件不全的机器一样,发挥不了知识应有的作用。

       从人类知识的总体和局部关系来看,一切知识相互之间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和相互补充的作用,人类认识的局限性都是知识的局限性造成的。人类从总体上讲,认识是无限的,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这就是佛教主张人类智慧达到极限,成遍知者的可行性理由。但从个体的人来说,获得知识的条件、寿命、精力都有限。因此,认识是有限的,所知事物也是有限的。

       对具体的人来说,未知的范围永远大于所知的范围。遍知一切为目标,不断地努力,不停地超越已知的范围,逐步缩小未知的范围——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终极目的。

       阿底峡尊者说:

       生命短暂知识领域广,自己能活多久难预料,

       犹如天鹅水中取乳汁,选学自己需要之知识。

       这里所说的需要的知识,对人类来讲,就是如何做人的知识和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具体的人的认识非常有限,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有目标地选择方向,力求知识的全面性和深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知识面狭窄而形成的偏见,有时比无知更可怕。“无知者可教,有偏见者难教”,即此之谓也。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