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藏传佛教,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入修练
多识仁波切
五部:
即《因明论》、《般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论》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四续:
即密法事、行、瑜珈、无上瑜珈这四续部的经典理论。
五部四续都要掌握,闻思修应全面结合。
闻得智、思得智,然后才能产生修得智,这是个因果链。
没有正确的闻就没有正确的思,没有正确的思就没有正确的修。
我们的观修必须建立在正确思的基础上,
而正确的思必须建立在多闻的基础上,
就是学习经典、经教的基础上。
不是像外道说的那样:不学而悟。
你不学悟什么?不学修什么?
怎么证明你这个修是对的呢?
有的人说“我悟了”,你根据什么悟的?
有没有经典的、理论的标准呢?
有的人连佛经都没有见过,
就说自己修到几地菩萨了、成佛了,
就像李.洪.志一样狂妄自大、胡说八道。
佛教是非常科学的理论体系,
你究竟达到什么证德,
经典上有很多的条件和标准,
不是自封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学佛追求的是全智,
也就是佛达到的无所不知的程度,即一切种智。
佛的遍知、一切种智都是在因地学修的结果。
如果不学不修能够成佛的话,因果规律就成虚妄。
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学习,
要掌握每一种知识。
有些人把“所知障”说成是知识越多,障碍越多,
这是种误解、歪曲。
所知障是俱生障,从中观的角度说,
是细分的烦恼的习气。
所以,我们佛教要学五明、十明,
藏传佛教的善知识必须掌握十明。
善知识就是有知识,知识通达。
不但需要佛教的知识,也需要人间的知识,
需要掌握利众的很多知识。
尤其是现代,我们还要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
社会需要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如何弘法?
有些人说黄教(格鲁派)重学不重修,
这是他不理解闻思修的因果关系,
有深厚的学问基础才有高深的修练成就。
学习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修,
如果只学不修的话,那就是空谈家。
佛教从来都是反对空谈理论的,那没有什么好处。
佛家处处都讲因果关系,
大小事物都有前因后果的发展规律。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学佛的人必看:佛教的善恶标准是这些
下一篇: 学习佛教四部,须有一个自己的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