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津要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03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4895

大图1

         道次第津要

——对南京道次第学员的开示

         多识仁波切

         2016.10.25于南京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八万四千法的总结,你们能够学到,这是真不容易。西藏八世达赖喇嘛的经师普觉强巴仁波切说过这样的话:佛经像剪下的羊毛一样,龙树、无著等印度的论师把佛经的羊毛捻成线制成了褐布,而宗喀巴大师把它裁剪缝制成了衣服,就像服装店里挂的成衣一样,我们拿来就可以穿了。这是非常形象的比喻。

        汉地有的人,比如南怀瑾提倡说,不要学论要学佛经,第二句说学不懂了就查字典。你们觉得这个话对吗?

        中国的四书五经是汉朝的董仲舒总结到一块的,后来朱熹作了解释,我们现在看的四书五经是朱熹的解释。没有董仲舒、朱熹这些大儒的解释,我们直接看四书五经能看得懂吗?这是一个问题。

        佛经有三转法轮,第一期法轮是说一切有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有的,“我”这些都是有的。中期法轮说一切都是空的、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也没有,鼻子也没有,舌头也没有,神识也没有。这些五根识的对象——色声香味触都是空的,正如《心经》中所说。你们大家念《心经》吗?那么,这里头哪个说的对呢?第一法轮对呢?还是第二法轮错了呢?念佛经的时候,读到第一期法轮说都是有的,实实在在有的,第二期法轮又说空的,什么也没有,这个不是显然的矛盾吗?一个是有的观点,一个是空的观点,这两个观点放到一起后你们怎么分辨?空是对的?还是有是对的?是不是释迦牟尼老得糊涂了,自相矛盾?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是什么意思?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法华经》里头说,一乘是实说,三乘是权说。“权”就是权变、方便,用现在我们的话说就是“策略”。依据般若中期法轮,是三乘说,《般若》、《中观》、《现观庄严论》、《瑜伽师地论》中,对此都是统一的说法。而唯识论还有五种性说。“种”就是指像粮食的种子一样,豆子洒在地里长出来的是豆芽,麦子洒在地里长出来的是麦芽。人有成佛、有不成佛的,共有五个种类:第一是菩萨种,开始就修菩萨道,发菩提心,他不会堕落到小乘的二道里去;第二是声闻道,第三是缘觉道。这三个道是定种,也就是如麦豆米这样的种子,不会混淆。第四种是不定种,不定种子碰到菩萨师父就会修菩萨道,碰到声闻师父就会走声闻道,缘觉道也是一样。不定种最好,三乘都可以学。第五种就是无性种,汉地叫一阐提,永远修不成佛,因为他没有圣种,就是说恶人永远解脱不了,修不成佛。

        那么到了《法华经》,又否定前面的理论,说只有一个菩萨乘是真实的,是佛的主张,而小乘道是权变说的。这好比有的人坐船在海里走得困了(大海就是苦海,无边无际),就不想走了——什么时候才能走到边呢?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彼岸呢?船上坐的人开始有各种思想,他们埋怨船长,说:“我们不去了,太远了,我们要回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提出来后,船长(佛陀就是船长)怎么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呢?“不远了,前面就是个岛屿。”于是船长显神通化出一个岛屿,说:“前面看见的那个岛就是佛国了,你们快成佛了,很快就达到彼岸了。”到化岛后把这些人放下,说:“你们到达彼岸了。”但成佛种要继续走,不会在中间的岛上停留,要继续走。三士道就是这样的意思。中士道就是化岛,走到这里不愿意走了的,就告诉他:“这里就是彼岸,你们就在这里吧。”大士道(上士道)还要继续赶路,他们是菩萨乘,是大乘、上士道。

        那么,佛经上哪个是实说?哪个是权说呢?怎么分呢?

        还有,大家都听到过宗喀巴大师的《了义不了义论》,本论与宗大师的另一篇中观著作《佛理精华缘起理赞》在学界被合称为“铁弓铁箭”。此论是“铁弓”,一般的人拉不开,说明要分别了义不了义很难。那么,什么是了义?什么是不了义?《解深密经》中说的了义不了义是这样分的:可以按字面上所说的那样接受的就叫做了义,不能按字面上接受的东西是假说、权说,就叫做不了义。这是第三法轮唯识派所说的了义不了义,就是根据《解深密经》来的,《解深密经》是佛说的。

        为什么佛要讲《解深密经》呢?有一个菩萨,真实菩萨(胜义生菩萨),提出来一个问题:您第一个法轮说全部是有的,第二法轮又说全部是没有的、空的,究竟哪个是对的?您的本意是什么?佛就解释了三性说,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佛用三性说来解释这个问题:我说的有,是根据依他、圆成而说的有,我说的空,是根据遍执性而说的空。遍执就是执着事物的名称、含义。比如说,钱是一个遍执概念,说钱的时候能得到钱吗?说馒头的时候能得到馒头吗?这是空的。遍执是名称所代表的东西,它是空的、抽象的。具体的事物编上号,起个名称,这是为了方便。因此,《解深密经》里说,所谓的空,就是根据遍执性而说的,遍执性是没有的,因为名称的内容是不存在的,而依他性、圆成性是有的。佛是这样解答的。

        那么《无尽智慧经》,即《无尽智慧菩萨所问经》所说的了义和不了义却是另外一种说法:什么是了义和不了义?说空的都是了义,说有的都是不了义。龙树的中观就是根据这一派的观点说的。因此,了义不了义,一个是从内容上分的:说空是了义,说不空是不了义;一个是从表达的语言上说的:可以直接从字面上理解的是了义,不可以直接从字面上理解的是不了义。佛经上说“父母可杀”,你说这句话能从字面上理解吗?父母是什么?父是无明,母亲是业,是十二因缘的头两支。解脱要杀无明,要破掉造业的业行,才能解脱,所以佛说,父母可杀。这样的说法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这个就需要传承。

        于是,两个不同的观点出来了:无著这一派的《瑜伽师地论》根据《解深密经》解释了义不了义,中观派根据《无尽智慧经》、《大涅槃经》分别了义不了义,认为了义说空,不了义说不空。这两个完全矛盾的问题在读经中怎么解决?

        现在提倡(直接)读佛经的人根本不懂佛经里的这些内容,那么碰到这些问题怎么解决?那就要依靠龙树一派的中观和无著、世亲一派的唯识的历代大师们所作的解释,寻着理路才能找到佛经的本意。所以,读经的人必须要懂得了义和不了义,了义就是实说,不了义就是权说。如果我们不靠无著、龙树的解释,怎么知道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所以学佛、研究佛经的人,首先应从论上抓起,也就是说,初学的人要看后来大师们的解释,看他们怎么解释佛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有个批评南怀瑾的人说:南怀瑾在国学上什么水平?就和于丹一样。于丹评《论语》是按照字面、附会现在的社会来做解释。专家们批评她说,她不懂《论语》,也不懂古文。古文和现代文是不一样的,一个词、一个字古代有古代的解法,现代有现代的读法,内容涵义就不一样。

        我曾经在几个问题上批评过南怀瑾。南怀瑾在对佛经的解释中提出来说:佛经上说有转世,究竟有没有呀?谁知道?你说这样水平的人能解释佛经吗?你自己都不相信!还有,在解释空的时候,他说,为什么是空的?就像手表,好的时候是有的,把它零件拆掉了就是空的。他就是这样来解空的!他在很多问题上都是这样的,胡来!只从字面意思来解释,他不懂佛经有了义和不了义、有中观解经和唯识解经的不同。

        佛说了一句话,唯识论家无著、世亲根据“弥勒三论”,按照他们的理解来作解释,这就产生了唯识派;龙树则根据他的理解来解释,作了《中论》。这是理解不同。你们大家知道吗?对毛主席的一句诗“黑手高悬霸主鞭”,当时就有两种解释,郭沫若有一种解释,还有一个研究毛主席诗很有名的诗人的解释。郭沫若的说法是:地主的黑手举起了霸主鞭,抽农民、贫下中农。另外一个诗人的解释是,农民的黑手拿起了霸主鞭,推翻了地主阶级。当时他们就这两个观点请示毛主席,毛主席回答说: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我也忘记了,你们凭各自的理解来做解释吧。佛经上也有这种事情,佛说的一句话有多种解释。各自的理解不同,就形成了唯识和中观。对佛经的理解就是这样的。

        现在提倡直接读佛经什么,那都是外行跟外行说的话。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唯识和中观是不是都是佛说的?唯识说,唯有识(意识)存在,外部的什么都不存在,是阿赖耶识化的。唯识的“识”就像电影的拷贝一样,反映出来的客观世界就像投射到银幕上而出现的影像一样,实际上都是一心所显,这个是唯识派的根本观点。中观派说,不对!客观世界存在,意识也存在。从有相方面来说,从世俗谛上来说,一个是主观意识,一个是客观现实,这个两者都存在。从胜义谛上来说,空则皆空,有则皆有。这是中观派的意见。他们各有各的解释。

        唯识派也不是没有根据,他们的根据是《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佛陀本经》,还有《阿比达摩经》和《华严经》,总共有六部经典和十一部论,号称六经十一论。他们是有经典根据的。

        那么中观呢?有般若部600卷到一字般若为根据。般若部经很多,有长般若、中般若、短般若。短般若有300颂,就是《金刚经》,25颂就是《心经》,《一字般若》就是“啊”。除了《法华经》、《华严经》,其他的经都说法性本空,因此很多佛经都是中观派的论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藏传佛教虽然学唯识,但是不尊唯识,认为唯识是不了义,中观是了义;唯识是权说,中观是实说。我们是这样分的。

        萧平实污蔑我们藏传佛教不懂唯识,我说,比你懂得多!藏传佛教不是不懂唯识,而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建立中观见时,必须批判唯识见,因为只能一破一立,两个不能同时立,也不能同时破。我们怎么能不懂唯识呢?藏传佛教根据那烂陀寺的传承,大乘哲学的唯识、中观都要读,都要懂。宗喀巴大师的《了义不了义论》中两种观点都说了,除了这个还说了《唯识颂》、《唯识颂难论》(就是释难,解释难点的论),宗喀巴的这部论里头就有三部唯识著作,你说,他不懂能写出这些论吗?

        萧平实不过是一个外道邪师,佛教他什么也不懂,他就胡说八道,在蒙骗不懂佛法的法盲,而这样的人很多。我为什么要批驳萧平实呢?因为他既否定汉传佛教,又否定藏传佛教,还否定南传佛教,世界上的佛教他都否定完了,他说唯有他是正宗。你说,这狂妄到了什么程度了?

        佛教就是破立,佛教的教义是一破一立。破的是什么?破的是世俗心,立的是佛心。

        菩提道开始就要尊师重道,亲师是第一道。为什么亲近上师、依止善知识是第一道呢?因为,佛我们看不到,释迦牟尼佛活了80岁就圆寂了,他留下的佛法就是经典,他留下的舍利子中最重要的就是法舍利。我写过一篇文章,批评现在有些人本末倒置:很重视拜佛骨、佛塔这些,反而不重视佛经。佛教最重要的是法舍利——三藏经典是法舍利,因为三藏经典能启发、教导解脱之道,光拜佛牙这些能起到教导的作用吗?

        那么,佛圆寂了以后,依靠什么人来传教呢?历代的上师、法脉传承一线没有断,一直到自己的上师。佛法哪能无传承呢?打拳的还要有传承,弹琴的还要有传承,修道成佛的哪能没有传承呢?传承是谁在传承呢?是历代的作为人身的上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佛是说法的导师,佛不在了,一代一代的上师把佛的话传到我们的耳朵里,上师如佛就是这个意思

        在汉地来说,过去的传统是“天地君亲师”,老师是最小的。中国人瞧不起老师,中小学老师被人瞧不起,没有地位,但官员伟大,这是官本位。学佛就要破掉官本位、天地这些思想。天地是什么东西?是自然规律,这些都是抽象的东西,需要通过老师传道才能了解。所以大家思想上这样的旧观点需要破!

        学菩提道第一个要确立的是,上师伟大,因为上师是三宝具一身者:上师作为教师,代替并起到了佛陀的作用;上师的思想、知识就是佛法;上师的肉身还在学道中,他是僧,所以具三宝于一身、集三宝为一体的就是上师。

        汉传佛教中有人说,藏传佛教的皈依法是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以他们说藏传佛教有四宝。这是他们不懂装懂——从来没有四宝的说法!为什么?因为上师是我们现实的三宝,所以上师就是三宝。我们密法中到了高级阶段,除了自己的上师以外,什么佛都不拜,因为万佛归于上师:拯救者是上师,传法者是上师,我的三宝就是上师,别的佛对我起不了作用,我看不到,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我的实实在在的三宝就是我的师父。所以在藏传佛教里,佛就是上师,皈依法里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这样的来历。

        三士道第一道是人天乘,乘就是舟船。我们的世界、人生是一个无边的苦海,六道众生如海中的生物一样,在苦海中折腾。人天乘就是修人身、转天身,但是人身优越于天身,为什么优越呢?人有知苦的好处,知苦才能有离苦的思想产生,而天人在天堂的生活没有苦,整天不愁吃、不愁穿,载歌载舞,环境优越,财富具足,他们就不想解脱。从这点上说,人身优越于天身。玉皇大帝、释提桓因这些都是欲界仙人。

        修人身的下士道分三种人,中士道、上士道也分三种人。我们说的下士道不是一般的下士道,是指那些与佛性比较接近,比较容易觉悟、开悟的一种人。六道里头的众生除了人天之外,也都是属于下士道。

        下士道里头怎么做人?怎么修人身?首先要认识这个世界,认识四谛之相,就是四谛的定义。第一法轮的内容就是四谛:“苦集灭道”,这是《心经》里的四个字。“苦”就是世界、人生,所以要离苦;“集”就是形成苦的多种因素、多种烦恼,是苦产生的根源;“灭”,就是解脱了烦恼,超出了轮回,就是“灭”,即烦恼灭了。用什么方法来灭烦恼呢?就是“道”,就是佛法。这四个字是整个佛法的总结。

        第一个是苦谛的四相:苦、无常、无我、空,这就是苦谛的四相,也就是它的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苦,苦有各种分类,如,有生老病死四苦,有苦苦、坏苦和行苦三苦。三苦中行苦是最主要的。凡是转世六道中,不管是转生为高层生命,如欲界天、色界天、四禅天、无色界天(四个无色界),还是转生到底下三恶道,都有一个共性,这个共性就是行苦。什么叫行呢?行就是五蕴里的行蕴,指的是人们的情绪:贪、嗔、痴、慢、疑、邪见,还有善、恶的心理等方面都包括在行法中。行苦也叫遍苦,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是转世就有苦,行苦就是这个意思。只要是转世就有生老病死苦:生就意味着老、意味着死,这就是行苦啊!佛经里头说了,这是本质上的苦。

        别的宗教只看到明显的苦,苦受,就是苦的感觉,如饥饿苦、冷热苦,这些苦是包括动物在内基本上都能感觉到的,这是苦苦。

        佛重点开示的苦是行苦。本质上,三界轮回、六道轮回都是苦的,从高端的大梵天,到低端的三恶道的众生,都离不开行苦,这是普遍的苦,所以叫遍及苦。为什么佛要说这个苦呢?很多人,我们众生,都认为人生是快乐的,但中观说快乐是虚幻的。佛开示大家时,针对乐说苦,破的是乐的观念,建立的是苦的观念,这是第一破。

        第二个破的是常、常在的观念。大家认为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儿童的我就是现在的我;看房子,昨天的房子和今天的一模一样;看植物,昨天开的花今天还能看到……,这都是常见,就是不变、恒常的观念。但这些都是假相,常是假象,无常才是真相,所以要破常见。无常就是刹那刹那变化,万事万物都是刹那刹那在变,不停地在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话大家可能听说过,是希腊的哲学家说的,因为过去的那个水已经流下去了,所以说不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嘛。 

        事物是刹那刹那间生灭的,刹那生、刹那灭。刹那是什么意思?从哲学上说是最短的时间。佛经上解释是一弹指的60分之一,第二种说法,大乘经里说是一眨眼的360分之一的时间。这是很短的时间了,但是现在这个都不算短了,现在一万分之一秒、几万分之一秒科学上都能测到,这个说明,刹那就是最短时间,是时间的最小单位,这样理解比较好。说弹指的60分之一或者眨眼的360分之一都是很粗的说法。

        刹那刹那在变,即生即死。如果说生有个停留的时间的话,这是不对的,生死是一刹那之间完成的,即一个事物的生和灭在一刹那之间就完成了,是非常快速的。按这样的观点来说,不但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刚才的我也不是现在的我,因为什么?如果用仪器观察,这个中间我的血液、肉体变了、老化了,心的活动心电图可以做得出来。心动念头就动,你的心不在原来的地方,不在原地了

        大家知道奥本海默吗?美国的量子力学家,他说:如果大家要问,量子有没有具体的空间?我们说不;量子是不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说不;量子是静止的吗?我们说不;量子是动的吗?我们说不。有关生命的状态,释迦牟尼佛说过类似的话,我们18世纪产生的科学却不熟悉这个问题。

        生命的状态是什么?既非动,也非静。外道曾经问过释迦牟尼14个问题,佛不回答,称作无记,“十四无记”就是这类问题。因为说什么也是错的,干脆不说,就是奥本海默说的那样:具体的时间、具体的空间、静、动都不能说,因为是无常,无常是针对常住的观念来说的。

        第三个要破的是我的观念,即无我。“我”是什么东西?不分析、不考虑的时候,有我、我的利益、我的家庭、我的财产、我的爱恨……,那么这些“我的”根本是什么?是从“我”上起来的,生出的这些爱恨情仇、喜乐苦悲,都从我上起来的。

        主体的“我”是什么东西?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有形的身体和无形的思想,也就是物质和非物质的结合才是人。从肉体上来说,我们的语言表述得很清楚——“我的身体”不是我,我的身体就和我的房子一样,是另外的。“我的”的“的”,是语法上的“另个”,就像“我的家”、“我的财产”、“我的衣服”一样,“我的身体”不是我。那么,身体不是我,排除了,剩下的是思想:“我的感觉”、“我的思想”、“我的想法”、“我的感情”、“我的心”……,这样把思想感受等也排除去了以后还不是我,是“我的”感受、“我的”思想,好像都是“我的”,那么,剩下的“我”是什么东西?能找到吗?找不到。无我就是这样分析的。

        胜义谛上无我,世俗谛上有我。“无我”不是绝对的没有——分析理谛上不存在我,事谛上有我,这个要分清楚。我们破的是我见我思,“我”是祸害的根源。佛菩萨是无我的,所以我们要学佛,就要想办法破除我执。第三个无我观,就是针对我见我执来破的。

        第四个是空。苦谛四相中的空不是指空性,是指没有依靠、没有上帝、没有主人的意思:自己是单独的,单独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再单独地回去,没有依靠、没有上帝、没有主宰,这是空。比如,国家有个主席、政府管大家,但是,对自己来说,没有这样管自己的人,自己是自己的上帝。佛经里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了自己没有任何救星。佛陀拯救众生的办法就是教给你们大众自救。佛在佛经上说:诸佛陀没有办法把众生的罪业用水来洗掉,也没有办法把大家的罪业用手来去掉,也没有办法把佛的觉悟移植给众生。佛陀的方法就是传授解脱之道,教给自救的办法,自己解脱自己的办法。所以,在这一点上其他宗教说佛教是无神论。无神论就是没有创世主,没有作为创世主、救星的大神,自己是自己的救星。

        以上这些是针对常、乐、我、净四种观念提出来的苦、无常、无我、空的苦谛四相。里面还有一个“不净”的观念,是针对人体的。大家觉得外面的事物不干净,但没有想他自己。佛经里头说,最不干净的是人体:人皮和衣服包起来的是脓血、骷髅,人体装满了脏东西,有什么干净的呢?你说外面的东西不干净,回想起来,马桶就在自己的身上,你说干净吗?这是错觉,净是错觉,不净是真相。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可讲的,我只是简单讲一下。

        佛的八万四千法就是破世人的八万四千不正见、错误的看法。佛就像医生一样,有病就有对治的方剂。佛陀在《法华经•药王品》里说,佛法就是法药,世人就是病号,佛陀就是医生,解脱了就是恢复健康、恢复正常了。

        我前天讲了佛和医生、法药和医药的差别:医药只能治肉体上的病,思想上的病治不了,佛法是治疗思想上的病。所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佛法是心智科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瑟曼教授说,佛法是精神科学,治心。南宋皇帝赵昚提出“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三治说。邓小平还说,国内外的科学家认为佛法的教育是最好的清净剂。

        佛法的定义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其中自净其意是中心、核心,净化了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中心是净化。瑟曼教授写的一本书里就说,佛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思想革命、思想改造。我们现在的苦难是思想造成的。苦是什么?苦是受、感觉。植物人、没有感觉的人不会感觉苦和乐,有感觉了就有苦、乐。四蕴里的受蕴就是人的感觉,感觉有乐受、苦受和中性受,就是苦感、乐感、不苦不乐的中性感觉,三种感觉。有感觉就有苦乐,从根本上来说,苦就是指这个,情绪就是烦恼。

        我们修心的过程就是逐步树立理性、约束和破除感性的过程。人是感情动物,感情用在适当的地方就好,是正面的东西。爱是一种感情,用对了就是最好的品质,用不好就是自私自利。人有感情,但不能感情用事。希腊的哲学家说过,摆脱不了感情约束的人,什么时候都没有自由,要想自由,就要摆脱感情。很多的烦恼都是感情:贪欲是感情,嗔恨心是感情,傲慢心也是感情,邪见是感情——所谓“无理邪见”,没有理性才会产生邪见,有理性就不会产生邪见。改造感情就是破除烦恼的过程,要在修道的中间逐步树立起理性思维。理性压倒感情,什么时候都不会错的。很多社会上的事情都是因为控制不了感情,杀人、打架、放火,这些都是感情所为。

        所以,学菩提道次,不能只从字面上来学习,定义、概念都记下没有用处。佛法讲知行合一,知道一点就做上一点。佛法不是纯知识,它有知识但不是纯知识。学菩提道,教法和证法要合一。佛教分教法和证法,学到了佛经上的知识,就是教法,没有结合自己的思想行为,仍然不算证法。证法就是把学到的一点知识,尽量地用在言行中,这便是证法。《俱舍论》中专门讲解这个。

        所以,大家不要赶急图快,要慢慢地学、反复地想:人生难得,为什么人生难得?得人生需要什么条件?修无常观的时候要想:什么无常?死无常,这有很多例子。为什么要观无常呢?培养紧迫感!我们没有很多的时间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是无常的。西藏谚语说:今晚脱了鞋,不知明早穿不穿?这就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印光和尚要在自己卧室里写了一个“死”字,死亡的死字。大家看了“佛”字好,为什么这个老和尚写了一个“死”字?“死”字比“佛”字好,人看到死字,就想到无常,生起紧迫感,抓紧修法。

        菩提道次每一步都是要修的,学了就要思考,多方面地思考。生死无常,这是下士道的主要法。我写的三士道的总结,还有一个兰仁巴的十二句话,概括了整个菩提道。

        学佛不要摆样子,不要拿学佛做装饰品。学佛的不能傲慢,要戒骄戒躁。我们藏族谚语说:小溪淙淙,大海无声。小溪有淙淙流动的声音,而大海没有声音。做学问也是一样的,不要从表面上看人。佛陀说了:不到我这个阶位的人,看不透别人的修行成就,评论别人的修行阶位是错的。修心的好坏是德行上表现出来的:孝敬父母啊、忠于朋友啊、说实话、做好人啊,这些要表现出来,不是说拿个念珠就成为了佛弟子了,念珠只是装饰品。修行也不在烧香拜佛,什么也不拜、什么也不念,有菩萨心就是菩萨,有爱心就是菩萨。慈悲心就是佛心,培养佛心、培养慈悲心、提高智慧,这是学佛的正道,不然的话就是把《菩提道次第广论》倒背如流,也不起作用。学佛要见行动。

        今天大家来了,我就随便说一说。大家都是修菩提道的,你们接触到了佛教的精华。斯里兰卡的罗睺罗教授说了一句话:佛教是结合现实的,它不是错误地把我们拽进傻瓜的天堂,也不是用假造的恐怖和罪恶感来威胁我们、折磨我们,它是教导我们走向圆满自在、和平、宁静的一条幸福的道路。这就是佛教。还有人说了:佛教不是一部经典的奴隶(就看一部经典,其它什么也不懂),佛教是一种教育。法国的马蒂厄说:佛教是适合于任何时间、任何环境的一种智慧。提高智慧,完善人格,培养慈悲心,这就是佛教。

        多说也无益,就是抓住两条:慈悲心和智慧。这是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精华中的精华,学佛的人懂得了这两条就懂得了佛教。虽然大藏经可屋子地垒成了山,最后浓缩了就是“悲智”两个字。

        就说这么些。

        答问

        问:佛爷您写了很多著作,我们想学习的话,您认为我们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学习呢?

        答:一个是《佛教理论框架》,它像地图一样;第二个是《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第三个是《藏传佛教认识论》。“认识论”没有放到前面,是因为学因明需要很多知识来铺垫,一下子进不去。佛教有两难:一是知难,一是行难。我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藏传佛教的精华传达给大家,我就是这么个心愿。

        完

        附一:

        三士道总结

        “三士菩提道次”是三藏四续经义的概括、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要义,是修证无上菩提道的不二法门、必经之路。显宗单修三士道,可证无上果;密宗以三士道为先行法,修筑二种菩提心根基,然后进入无上密 道,速证佛果。

        三士菩提道是修证无上菩提道的三个必经阶段,并非上中下三种根器的相应之道,故称下士道为“与下士共行道”;称中士道为“与中士共行道”;称上士道为“不共行道”。如三人同行,下士走完下士道就到达目的地;中上二士同行走完中士道;上士单独进入不共道,走完最后一段历程,达到无上断悟境界,以全知全能投入利众事业。

        “三士菩提道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八观、三行、三取舍。

        1、三士道八观:

        下士道:具缘人身难得观,人身无常观,恶道苦重观,善恶业报观;

        中士道:世间过患观,解脱利益观;

        上士道:行愿菩提心观,真理菩提心观。

        2、三士道三行:

        下士道:皈依三宝,重视业报行;

        中士道:一心解脱,修习“三学”行;

        上士道:发利众菩提心,修六度四摄行。

        3、三士道三取舍:

        下士道:舍去今生今世贪图享乐心,求取后世的利乐;

        中士道:舍去对轮回身世的贪恋心,求取息灭涅槃之乐;

        上士道:舍去对自身利益的贪心,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

        修菩提道有三要,即:目标要远大,胸怀要宽广,步子要稳健。

        ——引自多识仁波切《活佛说佛》

        附二:

        菩提道次要义十二句

        兰仁巴大师 造

        多识仁波切 译

        如法依止指引正道师,

        暇满人身得难思易失,

        常想恶道寒热饥等苦,

        皈依三宝弃恶修善行。

        思维轮回总病诸道苦,

        殊胜三学如法行学修,

        知母思恩图报发慈悲,

        盛情发心依规修愿行。

        普行六度寻求殊灌顶,

        坚持有相无相二瑜伽,

        如上道次完成性意趣,

        祈愿我与众生速领会!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