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妙解《金刚经》(开篇)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13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3927

金刚经1

多识仁波切

        现在有很多人想学习佛法、研究佛法,或想了解佛法。首先,讲几个有关佛法方面的问题。

        1.佛法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其他任何一种知识、学问都包括不了佛法。佛法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因此把佛法概括成几句话或几部经典或几种学说都是不全面的。

        知识是无限的,佛法也是无限的。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佛法,有的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有的人从艺术的角度, 也有的人从思想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佛法,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佛法都是无限的。

        2.学习佛法具有什么意义?学佛法有什么好处?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简单地说,学习佛法能使人变得聪明、善良、心胸宽广,所以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有很多都是从佛法中吸取智慧营养的。

        研究一下历史就能知道,像唐太宗、明朝的万历皇帝、康熙皇帝、还有乾隆皇帝,这些著名的皇帝除了要读四书五经之外,佛经也是他们的必读之书。

        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国的古老文明和佛法是分不开的。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离不开佛法,许多小说题材都来源于佛法,可以说佛法整个渗透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如苏东坡、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等到近代、现代的许多文人,都学习佛法,从佛法中吸取营养。

如鲁迅也很重视佛学思想,翻译了《百喻经》。

        近代著名学者、考古学家王国维曾说:“佛教是科学的宗教。”     

        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对佛学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他说:“佛学这种直觉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学的动力,世界上如果有什么真正的宗教的话,除佛教莫属。”

        中国是佛教文化的大国,从莫高窟到南海普陀山,能吸引外国旅游者的主要东西还是中国的佛教文化。虽然佛教产生于印度,但在公元62年就传到中国,近2000年来,对思想文化影响是相当深的。

        世界上的大佛,大部分都出在中国,如乐山大佛、云冈大佛等,有一部分在印度和尼泊尔。过去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就在西藏扎什伦布寺,高26米。现在香港造的天坛大铜佛,无锡的灵山大佛等,都是世界上数得上的大佛像。

        1984年我在兰州与德国波恩大学的教授布莱克先生谈了几个小时,他说藏传佛教在德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我问:“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大?为什么他们要信仰?”

        布莱克说:“使西方世界拜倒在佛的面前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佛教博大精深的智慧;

        二是为一切众生谋求幸福的伟大精神(即大慈大悲和最彻底的平等观)。

        佛法想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不仅仅是为全人类。佛对一切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关心的,都是平等对待的,包括一草一木、蛆虫蚂蚁及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佛所追求的目的是令一切众生得到幸福,这就是佛的思想精神。

        佛在世时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条龙,头上长了一棵树,每当风吹树摆时,就流血流脓,龙的头痛得要命。

        佛弟子问因缘,佛说在过去世燃灯佛时,龙破坏草木,燃灯佛说一草一木都不能破坏,否则要遭报应。

        但是这条龙不相信,后来龙头上就长了一棵树,一直头疼,这说明一草一木都要爱护。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现今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所以佛法是任何宗教、任何法都无法相比的。

        中国历来重视佛法,如中文佛经,历史上有21种版本,收入4000多种佛经,还有中华大藏经,现在继续在出。

        有人说我们国家不重视佛教,但作为一种文化,国家是非常重视的。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电视节目里,播出的毛泽东常读的书目中就有《法华经》、《金刚经》、《大涅槃经》、《般若经》等。

        因为佛法是一种智慧的源泉,特别是对治国、掌握天下的人来说,不能没有这种博大的思想和胸怀。因此,历史上凡是国家的领袖、帝王将相都重视佛法,不能简单地说佛法是迷信。我国的古书中,其他经典很多,但像佛经这样被重视的经典可以说不多。

        面对佛的精神智慧和博大的思想胸怀,任何一个有见识的人,无法不拜倒在佛的面前。大家听说过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故事吧,哪个世人能做到呢?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世人都是为了自己,但佛却不是这样,而是为了一切众生。如果需要,可以把生命献出来,把肉体献出来喂虎、喂鹰,在敦煌壁画上就有这样的故事。

        现在有人念佛,想死后升到天堂去,这个天堂是非常遥远的。

        佛的精神是不放弃现实,希望整个世界变成天堂乐园,把充满矛盾、麻烦、苦恼的世界变成天堂,这就是佛的思想。

        有佛的这种胸怀,人际关系就会十分融洽美好。

        正如《菩萨行愿品》中所说的那样:

        希望地狱变成乐园,

        希望互相残杀的刀枪,

        变成朋友相赠的花环。

        学佛的人就要学这种精神,不要追求神通。把佛的这种慈悲、爱心、利众的思想变成你的行为准则时,不念一句佛号,不烧一炷香,不静坐一次,你也是菩萨。菩萨无需在别处找,这是佛经中说的。

        菩萨行中还讲:佛和众生哪个重要?可能一般信佛的人都说:当然佛重要嘛!不,不对。众生是第一位的,佛是第二位的。佛的目的是为众生服务的,所以众生是第一位的。没有众生,佛也就没有意义了,也就没有成佛的必要了。没有众生,成佛的前提条件就不存在了。

 

        过去藏区的牧民把一年存下的钱全送到寺院去,这是人们的信仰。拉卜楞寺修寺院时,有一个牧民把多年存下的几十万元钱全部送给寺院。

        过去我在牧区讲学时经常说:你们对佛教还是不了解,按照佛经的说法,如果你给穷人、老年人、鳏、寡、孤、独等需要钱的人给上1元钱,比给佛供养了100元、1000元还重要。

        因为佛不需要你的供养,佛关心的是众生。把你的钱、物拿去关心那些可怜的众生,佛更高兴,比供养佛有更大的功德,这是佛经中讲的。

        供养众生的功德大于敬佛的功德,现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却本末倒置了。

        若无这种利众精神,即使修得海枯石烂、神通无边,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现在很多学佛人(不是全部)都离不开“名利”两个字,学佛想得到神通,有了神通可以挣钱或出名……这不是佛法,这是魔法。

        佛法有神通。佛在世时,佛和他的弟子曾显过一些神通,仅仅在调伏外道、战胜邪道时用过神通。但神通不是正道。所以佛教戒律里讲:不能显神通,一显神通大家都去追求神通,把利众思想撇掉了,把主要的菩提思想撇掉了,重视起歪门邪道来了。

        所以藏传佛教格鲁派有一条戒律:至死不能显神通。

        不懂的人说:“红教神通大,黄教可能理论方面学习得好,但没有神通。”

        这种看法不对,黄教分清了本末,不把注意力引到修神通、修法术上面,修炼中会出各种神通,但追求的目标不是神通。

        在修的过程中出现神通是达到一种境界的标志,但不是目的。

        神通只能对外道起到起信的作用。

        现在通过气功的兴盛与传播,很多人宣传藏传佛教密宗有很多神通功法,大家认为有了这些才是真的佛法。

        但真正了解密宗以后才知道:佛教的真正精神不是神通。

        佛经中说四禅天的神通大得无限。本来欲界无神通,我们都是欲界的人,生来无神通,可以修出一些小神通,和佛菩萨的神通无法相比。

        佛得到的是三界以外的神通,是四禅天世间禅的基础上得到的神通,凡人是无法达到的。

        更主要的是神通解决不了人生的问题、生死的问题,历史上很多有神通的人,结果还是一死,逃脱不了无常的规律。

        因为神通是可以看见的有相的东西,看见的东西就是有限的东西。佛法追求的是看不见的,是无限的。

        有相就像地球或星球,无论多大都是有限的。虚空天是无形的,但万物都包括在虚空中,因为它是无形的、无相的。

        《金刚经》中就讲无相,无相就是无限的,有相就是有限的。

        3.念佛经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佛的智慧和思想。

        但这个目的很多人不知道,有些人念经的目的是靠诵经来求佛菩萨的保佑,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信仰。

        念一念佛号,往生极乐世界,这对一般人来说也需要,但极乐世界是一个世界,既然是世界也是无常的,可能        存在的时间长一些,但不是无限的,因为它是有形的。

        为什么佛要讲极乐世界?因为大家都想到极乐世界去。

        举个例子:人们想要到海的彼岸去,在海上走了很长时间,感到没劲了,大家都不想走了,这时船长说:“再往前走,前面有个岛屿,那里风景很好,你可以停留一下。”

        到了岛上看见前面更宽阔了,你可以再继续走。极乐世界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它是通向佛道的中间站。

        念佛经主要是为了扼制思想上的恶念,培养善念。一个善的念头,就能消除无数灾难,这不是夸大的说法,经验可以告诉你。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善念或恶念的驱使。

        例如战争贩子的一个恶念,可以发动战争,让无数人遭难;

        国家领导人的一个善念可以使无数人受益,这便是例子。

        每一个人的思想里都有佛心和魔心,懂得佛法的人看了《西游记》就知道,把其中众多的妖魔鬼怪理解成童话式的外部的魔是不对的。

        佛法要破的是自身的恶魔,从人到佛,修炼的修地和道位上有无数的灾难,无数的魔。

        《西游记》为了表现这个魔就设了九九八十一难。

        孙悟空代表人的智慧,猪八戒代表人的愚昧,恶魔就是在这中间产生的。

        人都有佛心和魔心,佛心论就是讲这个,佛心也就是人的可塑性。

        人的思想里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有的人善心多一些,也就是佛心多一些;

        有的人恶心多一些,也就是魔心多一些。

        这两种斗争始终是存在的。

        能彻底地消除魔心,佛心展现出来了,就是佛。

        无念,就是任何念头都空了,一无所求了。

        我和周围的一切事物、一切利益全部空了,我法皆空,无得无失,无荣无辱,无是无非,心如天空,寂静圆明,这就是佛的境界。

        懂得这个道理,你就算懂得了《金刚经》的精神实质。

        所以叫“断”。

        “断”什么?断各种念头。

        一个人从早到晚有无数念头,就连做梦,也是潜伏在思想上的念头在作怪,不得安睡。

        修行的人为了捕捉自己的念头,有一种专门的修法:出现一种念头就抓住,想想对不对?抓住来破。 

        过去西藏有一个很有名的大德高僧潘公杰,是阿底峡的弟子,是学菩提道次第的。他放了两堆石子──白石子和黑石子,一个善念出现就放一个白石子,一个恶念出现,马上放一个黑石子,这样到晚上进行总结。

        开始黑石子特别多,白石子很少,他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批评自己说:“你还算人吗?因为你有恶念,在苦海中轮转了多少世?还嫌受苦少吗?”

        就这样痛责破除。

        如此过了二三十年后,一天下来全部变成了白石子,他也就修成了。

        当然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金刚经》主要讲了一个“空”字,我法俱空。人无我,法无我。空了就像天空一样,无形无色、无阻无碍,魔也奈何不了我,也就无得无失、无荣无辱、无是无非、诸法平等。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