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五部"原来是指这个
多识仁波切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是三乘佛教综合知识和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性的教课书。所谓“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论》、《般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论》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1)般若。大乘佛经的核心是般若,般若思想精华的提炼总结是《现观庄严论》,这是佛教的基础、根本。
(2)中观。主要学《入中论》、《中论》。因为正见是非常重要的,经论里说四众弟子在生命和戒行二者需要选择的时候,宁死也要守戒;而当戒行与正见二者需要选择的时候,宁舍戒行不舍正见。因为戒行比生命更重要,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品德,这才是利众最重要的根本的东西。戒在佛教在,戒不在佛教就不在。但相对来说,僧戒、居士戒等戒行只是“尽形寿”,即一生的行为,而我们对佛的信念正见却是生生世世都不能丢弃的,所以正见更重要。如果没有信念正见,甚至没有戒行,任何人都可以拿上书本来讲佛法,那佛法与外道有什么区别?我是反对那种没有信仰的所谓的佛教专家望文生义的瞎说。信仰和学问是一致的,只有在信念的基础上做学问,才能有扎扎实实的真学问。如果对三宝没有任何信仰,站在门外指手划脚、评头论足,他对佛学殿堂内部的奇珍异宝又怎能知晓?我们要树立正见,破除邪见,这就要用中观。
(3)《俱舍论》。这部论是佛教的基础知识。“俱舍”即是“库”的意思。就像沃土一样,土里面什么都有,所以叫“俱舍”。如果不懂得俱舍的话,佛教的基础知识没办法掌握。虽然它本身来自小乘教,掺杂了一些毗婆沙和经部的观点,但它是佛教的基础,必须要掌握、精通。
(4)《因明论》,即佛家的逻辑学。佛学深奥难解,要用特殊培训的思维才不会理解错。用因明学的逻辑推理这把钥匙来开启佛学宝库且列为五部之首,始于宗喀巴大师,他的大弟子贾曹杰、克珠杰、根登珠这三人也都著了大论来弘扬《因明学》。
因明学可以说是藏传佛教的绝学,从入学开始就建立推理分析的学习班,在整个五部大论的学习过程中都运用这种分析推理的辩论法。宗喀巴大师曾经说过:经和理相比,理比经的位置还要高。我们所说的一切必须合乎理性,当我们和外道辩论的时候,你如果拿出佛教的经典来作依据,人家不承认你。我们要用理来说话,用因明的理性思维来考核分析道理,破斥外道,建立自己的观点。因明论可以培养人精密的思维,所以宗喀巴以后的藏传佛教,形成了严谨的学风,无论阐述何种观点都不能随心所欲,要有理有据。
运用因明学来推理,正说明了释迦牟尼佛的学术民主。佛说:“不要认为我是你们的导师,你们就轻易地来相信我的说法。你们应用像检验是真金还是假金那样的烧、切、割、磨的方法来识别我的语言正确与否。” 因明就是这样,我们不要说佛说的还是魔说的,只要它合理我们就信仰,这是一种完全理性的对待真理的认识态度。藏传佛教有一种真正学术民主的学风,学生不怕跟老师辩论。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就是能够动脑筋、善于思考辩论的,这样的人才有培养前途。那些唯唯诺诺、不加分析,以为老师说什么都对的学生是没有出息的,好像自己没有头脑一样。
(5)律学,即戒学。是佛家的基本法律、纪律,也就是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五部包括了三学的全部内容。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