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不等于成佛”的10条理由(答佛门弟子的来信)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6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3056

10条

王××先生:

    您的信件我已拜读,拙著《佛理精华缘起理赞》(即《宗喀巴大师佛学名著译解》)、《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即《藏传佛教疑问解答集萃》),承蒙惠顾,不胜荣幸。

    对您提出的问题,我已作了认真的琢磨研究。尽管您的来信,语气措词像兴师问罪,不像学术讨论,我本可以一笑置之,但那样做,一来会变成对一个三宝弟子的不尊重,二来反而使您觉得您言之有理,使我变得口若寒蝉了,因而会进一步增长您的傲慢,使你固执己见,不求进步,所谓“三宝弟子”徒有其名而离佛陀教义越来越远。

    我怎能让一位与我通信切磋的佛门弟子,被邪见困扰而见死不救呢?

    经再三考虑,还是牺牲一点时间,对您的问难作出解答为好。

    您的信中所提到的“本宗”、“他宗”、“禅宗”、“唯识”以及对于讲经说法的态度问题的批评等,就按您零乱的行文次序,逐条进行解答。

    为了使别人看得清楚,易于分辨,将您的信件中涉及的问题一字不漏地逐段抄录附在下面:

    您在著作中提到:“见道到佛地中间还要经过十地八十一修道的漫长的断惑过程、意识深层的执着烦恼及其影响,未经过长期磨炼、断除而‘见性成佛’只是一种痴心妄想,佛经中从来没有这种说法。”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的说法,您大概认为禅宗讲的“即生成佛”中的所谓“成佛”,其实不过是“见道”。一生的时间大约太少些了,可能来不及成佛前就要死掉了,所以难以成佛。但众生开始以来,在算术比喻所不能及的大劫中,其所积累的无明烦恼,“深层执着”是何等深厚!一生在成佛所须的三大阿僧祗劫中不过弹指瞬间。但三大阿僧祗劫在无始劫来,也不过是弹指瞬间!在无始劫中,此弹指之间内便可“磨炼断除”而成佛岂非同样是“痴心妄想”?然而佛经中是有这种说法的。

    从您的这段话中看得很清楚:

    您认为我在书中写的“未经过修道的长期磨炼断除而‘见性成佛’只是一种痴心妄想”,这句话是我不了解禅宗教义的胡说八道。

    您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的说法,禅宗讲的即生成佛中的成佛被看作“见道”,是我愚昧无知的认识和偏见。

10条1

    王××先生,您理解错了,我们藏传佛教有一个治学严谨、在教理上不许信口开河的优良传统,我们在著述论议中始终坚持“行为合于《律》,修持合于《经》,言论合乎《论》者是我佛教,否则不是我佛教”的佛陀遗训原则,不敢说没有经论根据的东西。

    既然我说“见性不等于成佛”,“见性”是“见道位证量”,就有我下此判断的经典理论根据和禅宗的史料根据,并非出于我的无知和偏见。

    佛法虽广,并非无原则可循,也不是一团理不出头绪的乱麻。

    佛教有自成体系的三藏经典和三乘教义,有系统的境、行、果证道解脱成佛理论。

    佛教中名相概念体系虽然庞大,但也有严格的定义界说,不需要胡乱猜测,也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只有杂乱无章的经典,没有系统纵缆全局的概论。

    龙树、弥勒、无著的学说就是三乘佛法的高度概括,是三藏妙理的精密诠释。凭这些经论教义,不难分辨正邪以及是非对错。

    佛教虽然门户众多,从教义上分不外乎显密两家。

    禅宗称“佛心宗”,《佛心经》和《大乘佛心论》是它的宗依,尊《金刚般若》和《楞伽经》,既说万法性空,又说境空识有的阿赖耶识,这说明它的思想体系既不是纯粹的空宗中观,也不是纯粹的有宗唯识,而是一种混合性智见。

    但无论是空宗,还是有宗,它的哲学思想的源头不外乎龙树、无著两家。

    《般若》是佛法的精华,是三乘教理的总汇,其内容分深理和广行两个部分。

    重在开发《般若》深理,龙树功高盖世,而显扬《般若》行持大道,无著空前绝后。

    只要是佛教,谈正见、谈修行成佛都不会超越这个深广般若的框架。

    佛陀大弟子迦叶是《般若经》的结集者,龙树是《般若》深理的开掘者,他们二人分别被禅宗尊为初祖和十四祖,其教义源流,足见一斑。

    中国禅宗源头是印度禅师菩提达摩。他在自己的一些观点遭到江南朝野佛教界的反对后渡江北上,旅居嵩山少林,面壁九年,修习止观,后传法脉于断臂求法的慧柯。

    慧柯三传弟子弘忍门下出神秀、慧能二弟子。

    神秀北上弘扬通教止观,重视经学传承和学修次第,形成北方渐门禅系。

    慧能不识字,闻樵夫诵《金刚经》,至于禅宗发展到后来走上违背佛理的极端,出现“狂禅”、“偏禅”、“盲禅”之类,另当别论。

    关于“见性”和“成佛”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您问难的重点,也是顿门禅学的中心问题。在此需要说明我们的观点和理由。

    “法性”、“佛性”、“如来藏”、“如来种”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对法性佛心的认识和相应的对治方法构成了佛教的最高智慧系统。

    但在构成佛的品质属性中,除了智慧而外,还有一个和智慧同样重要的利众功能和品德系统,前者称做自利法身,后者称做利他报身、化身,统称具相色身。

    完整的佛(无上觉者)的概念是断尽悟彻,法色二身性相圆满,不住世空二边者。色身也称“方便”,与智慧相对。

    佛教一切讲因果,因果规律是无因不生,异因不生,同因同果。如无种不生苗,豆种不生麦苗,只由麦种生出麦苗等等。

10条2

    佛的色身和法身不是同质之物:

    色身是有相的智慧载体;

    法身是无相的智慧功能。

    这二者不同质而其成因也截然不同,不能相互代替。

    见性智慧是小乘声闻罗汉和缘觉罗汉(即辟支佛)、圣菩萨、圆觉佛的共同条件。

    不明见法性,小乘人无法破除三界烦恼障获得罗汉果位,大乘人进不了圣菩萨位和最高佛位。

    正如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说的那样:

    见真就可以,

    何必见性空?

    因为经中说,

    无此无菩提。

    无论是大乘和小乘,从凡到圣,从轮回到解脱、成佛,都要经过五个阶段,达到五个层次。

    这五个阶段称“五道”,分别是:

    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前二道属于凡俗道,从见道到无学道属于圣道。

    圣凡的区别在于有无无分别圣地见性智慧,或叫无二见空智慧。未得到真实见性智慧者为凡人,获得真实见性智慧者为开悟圣人。

    说“二乘罗汉,圣菩萨,佛位必须见性”,但见性不等于罗汉,不等于佛,其原因是无论大乘小乘,“见性开悟”的最低界限,或者说唯一的时段在第三道位见道上。

    见道者就是无分别心,无思维活动的现观智,明见真实法性之谓也。除非不是佛教,没有第二种解释法。

    这个理论的根据是《般若经》、《现观庄严论》、《大乘经庄严论》、《入中论》。一地见道称“胜喜地”,意为破除一切世俗妄心见惑,心性获得清净,从轮回中得到解脱,产生世俗地从未感受的胜欢喜之义也。

    月称《入中论》曰:

    生于如来家族中,

    断除一切三种结,

    此菩萨得胜欢喜。

    说“见性不等于成佛”的理由:

    (一)见性在第三级见道,成佛在第五级无学道。

    菩萨道见道与佛道之间相隔十地修道,小乘道见道与罗汉道之间相隔修道八地。

    大乘成道三个阿僧祗劫时间分配是:

    第一个阿僧祗劫在资粮和加行二道;

    第二个阿僧祗劫从一地见道到七地末尾;

    第三个阿僧祗劫从八地到十地末尾。

    (二)见性的最低界限在见道上。

    见道的第二刹那开始破俱生二障,到十地末,才能破除细分二障。佛是断尽烦恼、所知二障。见道一地到十地,有二障,故不能称做真佛。

    (三)见性的不仅是大乘菩萨,二小乘也得见性。

    但他们的本道果位是罗汉,而不是佛。

10条3

    (四)有佛名未必都是“佛”:

    如缘觉罗汉称辟支佛;

    十地菩萨已获得与佛相同的相好庄严,也可称做“佛”(见《现观庄严论》)。

    (五)禅宗自已也并不把“见性”看做终极佛位。

    如《坛经》中说:

    汝若心悟,

    即自见性,

    依法修行。

    佛是修证圆满的果位,如果“见性”就是“成佛”,那么“见性”后,为什么还要“依法修行”呢?

    《坛经》中又说:

    自性自悟,

    顿悟渐修。

    既然“顿悟”是“成佛”,又何必“渐修”呢?

顿悟本性,

于佛无殊,

无始习气,

难卒顿除,

故依悟而修,

渐熏功成,

长养圣胎,

久久成圣。

    “顿悟初心之后,犹有旷劫习气未除,仍宜依悟而修,净除余习,因修乃入圣位”(见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

    (六)既然“见性”就是“成佛”,已“开悟”见性的达摩为什么还要修止观面壁九年?

    既然达摩已“成佛”,为什么最后遭恶人投毒而死?

    难道佛陀连排毒的能力都没有?

    佛的“十力”和“四无畏”功能到哪里去了?

    既然“见性”就是“成佛”,在弘忍处得真传而开悟见性被授予袈裟的六祖慧能,为什么回到岭南后隐居在猎人队伍中又修道十五年呢?

    在佛教中成佛的模式或者说成佛理论框架只有两种:

一种是显宗成佛模式;

一种是密宗成佛模式。

    禅宗不属于密宗而属于显宗,因此,禅宗的成佛模式必须符合弥勒《大乘经庄严论》和《般若现观庄严论》所阐释的境行果理论。

    由此又可以推出以下两点:

    (七)在大乘显宗的成佛模式中只有三个无量劫和许多个无量劫修成佛果之说,没有本世肉体成佛和即生成佛之说。

    因此,禅宗的“见性成佛”的“佛”,不是终极意义上的佛,而是指佛心、自性的去妄归正。

    (八)在大乘经论中所说的“成佛”,不是人身肉身成佛,而是“报身成佛”。

    报身有“五个”决定特点:

    1.身决定:以相好庄严无比的报身相成佛;

    2.处界决定:色界无上天成佛;

    3.说法对象决定:说法对象全部是圣位菩萨;

    4.所说法决定:只说大乘法门;

    5.住世时间决定:从成佛时起直到一切众生成佛,其色身不灭(见《大乘经庄严论》)。

10条4

    根据大乘成佛模式,欲界肉身成不了佛,成佛的决定地点在色界天。因此,大乘认为释迦牟尼先在色界无上天成佛,然后化身转世为欲界喜足天天人白髻,白髻天人又以“六齿白象”的形象投胎于摩雅王妃,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佛,只是一种度化本土众生的方便化现。

    根据这一成佛模式可以断定,禅宗的所谓“见性成佛”不是指功德圆满的佛,只是指“登地”,进入如来家族。

    (九)佛果是具法身、报身、化身等“三身”者,法身和色身(报化身)各自的成因不同。

    “法身”指佛的“自性清净”的体性和佛的通达无碍的智慧功能,它的成因是慧资粮。

    “见性”是智慧境界,是修定慧的结果,而色身的成因是无量功德善行。因此,“见性”只是佛的法身属性,不是色身属性,因此不修色身因缘,只修见性智慧成不了佛。禅宗只讲“见性”,不讲修善修福,只能成佛的“一半”,成不了佛的“另一半”,即色身。

    (十)“成佛”是断尽烦恼和所知二障的自性清净境界。

    初“见性”只能破除心性表层“见惑”,破不了心性深层的习染俱生二障,破除俱生二障是见性后的修道结果。

    “顿悟渐修”,就是指的悟后的修道过程。

    因此,可以断定“见性不是成佛”。

    根据上述十条理由,我说:见性不是成佛,只是成佛的一半,见性与成佛之间有很大的距离。

    因此说:

    见性不等于成佛,成佛必须要见性。

    我们说“见性不等于成佛,成佛必须见性”之义,犹如“公民不等于国家主席,但国家主席必须是公民”一样。

    根据以上合乎经典,合乎逻辑的理由,我在我的著作中指出:“未经过修道的长期磨炼断除而‘见性成佛’,只是一种痴心妄想”有何过错?(未完待续)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