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三根本要义》正文解说(下)
多识仁波切
按菩提发心的特点和次序可分其为二十二种。
这二十二种发心在《般若现观庄严论》中是以比喻表示的:
1.如大地;
2.如黄金;
3.如新月;
4.如火;
5.如宝藏;
6.如宝石矿;
7.如大海;
8.如金刚;
9.如大山;
10.如妙药;
11.如良师;
12.如如意宝;
13.如阳光;
14.如音乐;
15.如帝王;
16.如宝库;
17.如阳光大道;
18.如车船;
19.如喷泉;
20.如奏乐;
21.如江河;
22.如云。
二十二种比喻的意义如下:
与向往相应的发心是诸善生长之源,因而比作“大地”;
与意志相应的发心,永不蜕变,故喻为“黄金”;
与增上心相应的发心比作“新月”,表示逐步圆满。
以上三种发心属于资粮道。
与加行相应的发心比作“火”,喻意为能烧毁见性障蔽,此发心属于加行道。
与施舍度相应的发心,能满足众生的需求,故比作“宝藏”;
与戒度相应的发心能产生宝贵的功德,故比作“宝石矿”;
与忍度相应的发心,能抑止烦躁,变得宽宏大量,故比作“大海”;
与精进度相应的发心,能坚忍不拔地进取向上,故比作“金刚”;
与定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心住一境,不受散乱之风的动摇,故比作“大山”;
与智度相应的发心能医治烦恼、知识障蔽症,故比作“妙药”;
与方便度相应的发心能产生应机利众的方便法,故比作“良师”;
与愿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利众之愿如愿以偿,故比作“如意宝”;
与力度相应的发心,能使救度对象受益成熟,故比作照射万物成长的“阳光”;
与慧度相应的发心能使慧心圆满,以美妙动人的法音启迪众生的心扉,故比作“音乐”。
以上十种发心属于一至十地。
与神通相应的发心能发挥更大的利众作用,故比作掌握大权的“帝王”;
与福慧圆满相应的发心具备无量功德,故比作“宝库”;
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能使人直达佛地,故比作“阳光大道”;
与悲智相应的发心能使人不堕世俗和寂灭二边,顺达佛地,故比作“车船”;
与记忆力和辩才殊胜相应的发心能使人广记善法,辩说无碍,故比作“喷泉”。
以上五种发心属于十地的殊胜道。
与说法盛会相应的发心能使众生享用法乐,故比作“奏乐”;
得一行道,以无为悲智力行利众诸事,如滚滚不息的河流,故比作“江河”;
与法身相应的发心能使其身居三界之外,居高临下,化现无数应身,与世长存,度众不息,因此比作“云”。
最后的这三种发心属于佛地。当然佛地发心是无意识的无为发心,是学道阶段的愿力和菩提心行的惯性作用。
以上简略介绍二十二种发心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菩提发心是从入道到成佛,贯通全部过程的一条主线,绝不能把它看作可有可无。
菩提心的“菩提”是“通晓”的意思,菩提心或菩提发心,是追求彻底觉悟和发挥觉悟的作用。
那么觉悟需要通晓什么呢?
要通过闻思修,通晓世间和超世间的事(俗谛)和理(真谛),更具体地说就是通晓苦、集、灭、道所包括的一切事相和真理。
在通晓这些事理的基础上,促使产生真知灼见,发自内心地觉悟,觉悟到为什么受苦,苦的根源在哪里,脱苦得乐的办法和途径是什么。
有了这种觉悟就可以脱苦得乐。
对中士道的声闻、缘觉来讲达到这一步就满足了,但对具有大慈大悲的菩萨来讲,这种只求自脱的境界太低、太自私;不但要自脱,而且要一切众生解脱,因此不但要自悟,而且要一切众生觉悟。
基于这种原因,菩萨发心就有了三种类型:
一是“国王式”的发心,就是自己先争取觉悟,自己有了度众的智慧德能后就像国王治理民众似的施恩于大众;
二是“船夫式”的发心,就是争取自己和众生同舟共济,自己掌舵,自己和众生同时渡过苦海;
三是“牧人式”的发心,就是像牧人赶羊出圈似的,先让众生走出苦难牢笼,自己最后走。
无论哪种类型的发心都把自己的成佛理想和众生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且把利众当作最终目的,自己成佛仅仅是一种利众的手段。
请大家想一想世界上还有比这更高的思想境界吗?
这种利众之心产生于大悲心。仁慈和悲悯是一心的两种取向。
仁慈的主要表现是使爱的对象得到幸福快乐;
悲悯的主要表现是不忍所爱对象受苦,希望所爱对象脱离苦难。
一般的仁爱和同情心是凡人和声闻、缘觉共有的,但菩萨的仁爱和同情心,在无私的程度和深沉广阔的程度上,是一般的爱心、悲心无法与之相比的,所以称做“大慈”、“大悲”。
佛经中有时候大慈、大悲分开说,有时只提大悲心,因为大慈心就包含在大悲心中。
悲智双运的“悲”,指的就是仁爱和怜悯融为一体。
菩萨特有的大悲心、无二见智慧、菩提心是佛子菩萨的三种生成因素。
大悲心是种子,是滋养的水分,是成熟后享用无穷的果实。
没有这种大悲心,就不会产生利众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就要从发大悲心做起。
那么怎样才能生起大悲心呢?
发大悲心就要从认识和体会众生的苦难处境及了解自己和众生的关系做起。那么众生的处境如何呢?
正如宗师所说的那样:
四条滚滚激流冲击不息,
无法改变的业力周身捆缚,
身陷我执的坚固牢笼,
漆黑的无明夜色笼罩着天空。
在无边的轮回流转中一生接一生,
连续不断地遭受着三苦的残酷折磨。
这就是轮回众生命运和处境的真实写照。
下面解释这些话的意思。
“四条滚滚激流”指的是生老病死苦。
有人也许会说衰老、得病和灵肉分离的死都会使肉体和心灵感受痛苦,但生有什么苦呢?
实际上生命一投胎,就有苦。胎儿在胎中感觉器官形成后就有感觉。佛经中说,胎中婴儿如坐黑牢,身体四肢如被捆绑,不能活动,母亲饮食的酸甜苦辣,会刺激胎体,母亲的身体活动也会使胎儿不舒服,出生之时胎体受挤压,欲粉身碎骨,出生之初有空气和衣物引起的不适等等,想一想有没有苦呢?婴儿出生时那“哇……”的哭声,既是胎中苦感的发泄,也是进入新的苦境的第一次感受的表达。
再从更深的意义上说,生本身就意味着死,意味着受苦。无生哪有衰老病死苦?哪有生活中种种使人心烦的事?
生老病死四苦就像四条滚滚激流,一刻也不停地冲击着生命的沙丘,使你逐渐消耗尽生命,不留痕迹。
人的一生的苦乐命运都是前世和无数前世的善恶二业形成的,这种无形业力就像镣铐和绳索,紧紧捆绑着身体手脚,一点也动不了,思想意识禁锢在坚硬的铁的牢笼中,无力冲破,深受其害。
为什么把我执比作禁锢的精神铁笼呢?
因为虚妄的我执是生命受苦和堕落的最终根源,如果没有我执,就没有因我而产生的爱憎、得失、利害意识和由此产生的种种造业行为。而在这种长期习染成性的无知虚妄的见识面前,一切事物都变得真假颠倒,变得面貌不清,真相不明。
由于无知和虚妄,把禁锢自己的牢笼都看做幸福乐园,因而不想冲破,也无力冲破这种虚妄我执的牢笼。
因此,把这种虚妄的我执比作“坚不可摧”的铁笼是十分恰当的。
“无明”是愚昧无知的意思。这种无明就像漆黑的夜色,笼罩天空,看不清道路,看不见四伏的危机,就这样一生接着一生,连续不断地遭受苦难的折磨。
“三苦”前面讲过,不再重复。
“怜悯沦落此境的慈母众生”一句,说明了应该怜悯和为什么要怜悯。
要知道应该怜悯,首先就要知道为什么要怜悯。
要懂得为什么怜悯,就要懂得“慈母众生”的意思。
“慈母众生”的意思是说,这些受苦的众生不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而都是自己恩重如山的慈母。
为什么说众生是慈母呢?
这就要从生命轮回的关系说起。
生命的轮回就个体和群体而言都是无始无终的,一个人在三界六道投生转世的次数不知要比全体生命的总数要多多少倍。
无论是胎生或卵生,只要投生就有父母亲,全体生命轮流做过自己父母的次数何止一两次?
由于知识障的原因,只是隔世的母子互相不认识而已,现在自己周围的人甚至仇敌也不能排除曾经是自己父母亲的可能性。
父母对子女的恩爱,是任何一种恩爱都无法相比的,特别是母亲对子女的恩爱,就其深厚、真诚、无私、永久不变程度来讲都是无与伦比的。
这种母爱不但人类,就连动物都是一样的,我们了解一下动物世界就会发现这种本能的母爱。
怀孕对母亲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摧残,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一怀孕生育就如害重病,变得苍老憔悴,生育时的痛苦更不待说,有的甚至把生命断送在血泊中。但由于伟大的母爱,她把生死痛苦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痛苦和生命换取子女的生命。孩子一生下来“哇”的一声叫唤,给母亲能带来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感,在这刹那之间,她会把自己生育过程中的痛苦忘得干干净净。
夫妻之间的感情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比较深厚的,但是当一个母亲在子女和丈夫只能选一的情况下,只会选择子女,其情之深可见。
母亲用全身的营养滋养腹中的胎儿,出生后用乳汁喂养,不嫌脏、不怕累,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子女身上,自己宁肯挨饿受冻也不让子女挨饿受冻,疼爱子女,抚养子女,保护子女,教育子女,为子女求生路,谋幸福,耿耿于怀,直到老死爱心不变。有良心、有人性的人绝不会忘记自己母亲的这种恩情。
大乘佛法要求人们要从今生今世的慈母恩情想到万世、万万世慈母的恩情。
当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曾经是自己的慈母的时候(因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能忍心看着她们吃苦受累吗?
俗话说:“儿不嫌娘丑。”当我们认识到众生是自己的慈母的时候,还能斤斤计较世人的愚蠢、自私等丑陋行为而疏远和憎恨他们吗?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恩人慈母惨遭各种不幸时,难道不应痛哭流泪吗?
当你细细思考,认识到这个问题,就会爆发良知,产生对众生的爱和同情心。这种良知和爱心、同情心就是佛心的闪光。
真正成佛普度众生的菩提宝心就是在怜悯众生的大悲心基础上产生的。
宗师说:“怜悯沦落此境的慈母众生,要发成佛度众的菩提宝心。”
正文第三部分共有六偈。
若无明见真理的智慧,
虽具备出世心与菩提心,
也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
因此要千方百计悟出缘起正见。
要认识到世间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于因果而丝毫不差之理,
同时,观念中的执著之物一个个消失,
便步入了诸佛欣慰的轨道。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
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
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
对正见的思辨才算圆满。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
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
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
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对佛道三根本重要义理,
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
并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
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
这一部分说明寻求智慧正见的重要性,阐述缘起性空正见的义理,勉励修持
若无明见真理的智慧,
虽具备出世心与菩提心,
也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
因此要千方百计悟出缘起正见。
这一偈说明寻求智慧正见时出世心和菩提心非常重要、绝不可缺少,但是如果得不到明见真理的智慧,虽然有了出世心和菩提心也无力解脱充满苦烦的生死轮回之束缚,要想求解脱就要寻求解脱之道。
佛法虽有八万四千,但解脱之道法只有一条,那就是智慧正见。因此,寻求解脱的人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求智慧正见。
为什么说只有缘起正见能斩断生死轮回的祸根?
那么,生死轮回的真正祸根又是什么?
生死轮回的祸根是一种特殊的“无明”。
“无明”是“智慧”的对立面,是愚昧无知,看不清事物真相,笼罩在心灵上看不见光明的一种黑暗覆盖物,是一切生命失去自由,变得不幸,遭受种种苦厄的根源。
所以宗师说:“无明是万恶之源。”
但无明有种种,有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明,也有受各种邪说和世俗虚妄偏见的影响形成的见惑无明。
后者一获得见性无漏智就能被破除,前者是一种意识深层的顽固的障蔽,需要长期艰苦的修炼才能被逐步消除,而且光靠智慧还不行,还需要十般若行、回向等众多福德资粮的增援配合,和方便智慧双管齐下才能彻底破除。
智慧是利剑,福德资粮是使用剑的臂力、剑术和深厚的运剑功力。
如果没有高超的剑术和深厚的功力,虽掌握利剑也无法战胜劲敌。
由此我们就会懂得不重视福德资粮,片面主张“见性成佛”之说的荒谬可笑。
在诸无明中使生命堕入生死轮回之道的无明不是泛指的“无明”,而是被称做萨迦耶见的一种对“我”和“我的”的具生(本能)执见(观念)。
这种意识深层的“我”和“我的”的自执自私性是产生贪爱、厌恶等一切烦恼的根源,是生命堕落的祸根。
要想解脱苦烦,超脱轮回,就要彻底斩断这个祸根。
能对治这种无明病根的惟一灵丹妙药是明见真理的智慧——缘起性空正见。
宗师特别提出“缘起正见”,是为了和小乘佛教分别部、经部以及和大乘教唯识家和自证家的各种空观相区别。因为在各种对“空”的认识和解释上,只有龙树、月称的缘起性空中观见最契合佛法深密般若终究义理。所以,月称大师在《入中论》中说:“除龙树中观见,别无解脱之道。”
那么什么是缘起正见呢?接下来几偈主要阐述这个问题。
要认识到世间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于因缘而丝毫不差之理,
同时,观念中的执著之物一个个消失,
便步入了诸佛欣慰的轨道。
这一偈是说:要认识到无论是世间的或者超世的一切(佛道、智慧神通、佛菩萨等等)都是因缘规律形成的现象,而且这种因缘规律丝毫不差,无一例外。就在认识到这因缘现象真实存在的同时,在观念中把因缘这一种无自性假象当作真本性,从而使产生执著的着眼点、立足点云消雾散,个个消失,荡然无物,就算认识进入了诸佛为之感到欣慰的正确轨道。
这一偈从真俗二谛讲起,从俗谛意义讲因缘“实存不妄”,从真谛意义讲“自性本空”。
道外之人认识不到“存在即因缘”之理。
小乘之人,虽然认识到一切是因缘之理,却认识不到因缘就是空的道理而反生执著;
大乘唯识家只懂得因缘之物的一部分空,即客观世界空,而且把空理解为对因缘现象的否定,留下了一个不空的尾巴,即主观意识存在;
中观自证派虽然也认识到因缘的一面,却没有彻底地认识到性空之理,尚有“物自性”的执著。
惟有中观应承派才彻底地认识到“因缘实存不妄,物自性本空”是一件事物的真假(俗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为存在的前提和理由。
正因为无自性、本性,才有因缘现象的存在;也正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因缘合成之物,所以才无自性可言。
当认识到因缘实有的同时认识到其性本空,当认识到物性本空的同时认识到空即是因缘,并非虚无,这才是“有非实有,空非实空”的中观之道。
认识到有非实有,就不会因执有执实而生贪心造业;
认识到空非实空,就不至于否定善恶因果而堕落无救。
因此,中观大师寂天说:“见空有何用?见真才能得脱。”这“见真”指的就是排除有空二偏的中观见。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这一偈是说:如果把因缘现象的实存不妄和诸因缘之物独立自性的空不可得,看作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者两种性质,见物不见空,见空不见物,那这个人还没有悟出佛陀的性空正见。
这里讲的性空的“性”是指一种不靠因缘,能独立存在,不依因缘条件而转变的、永恒不变的自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这种非缘合的永恒不变的绝对自性。但在凡俗众生的意识中似乎一切事物都有这种事物的独立自性而产生执著。
性空正见就是对治这种虚妄执著的。
这里讲的因缘不仅仅指生物和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包括大和小、长和短、有和无、时间和空间、常和无常之类的相对关系、主从关系、整体和部分关系、名实关系、主客观关系等等。
因缘结合指的就是各种事物自身内部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生相依、相从相对、相附相连等各种关系。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从这种关系中分离出来,便没有任何事物。
因此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幻的假象,无任何独立自性。
缘起性空就是这个意思。
缘起与性空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两种观念。
在分别智即俗智的范围内,这两种观念始终是对立的,见到一面就见不到另一面。通过思辨观想,这两种观念的对立消失,理解到缘起就是空,空就是缘起,也就是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悟出缘起之相是空,性空的对立面“实有”消失,性空本身也因失去自己的对立面而随之消失,不见空与不空任何相,达到空也空,无相空,不可得空,才算进入中道。
因此,宗师24说: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
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
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
对正见的思辨才算圆满。
为什么这里要说“正见思辨的圆满”呢?
因为通过经典理论的闻思所悟出的正见,也只能达到以抽象概念为特征的思辨性的理解、分别智范围的觉悟,绝对无法达到无分别现观智的直觉体验;
要想超越抽象分别思维,进入无分别现观直觉体验状态,需要长期的如法观修,不能光靠对性空的理解。
因为无戏论究竟真理并非抽象的语词所能表达清楚的东西,所以称做“不可思议”。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
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
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
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这一偈所说的消除“二边”之法是号称雪域“说空第一”的宗喀巴大师独到的见解。
过去所有的中观经论中都说:“以现象实有消除虚无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执实偏见。”
宗师以彻悟的智慧提出:“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这正是与见有而执其有,见空而执其空,误以缘起现象的实有为物本性实有,误以性空为空虚无物,名为消除二边而实际上仍落入二边的各家最大不同之处。
宗师在《中观》二论中特别指出,要分清“二有”和“二无”的概念。
“二有”是指俗谛现象的“假有”和“物本性的实有”;
“二无”是指“自性空无”和虚无之“无”。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就是承认缘起现象的假有而否定物本性实有。
正因为缘起现象是假有,就不会以假当真,产生执有执实,堕入常边。
“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是肯定自性空无而排除空洞无物的虚无空观。
正因为性空非虚无,就不会以空否定缘起之事,产生执空,堕入断边。“有而非实有,空而非虚空”。
“空”的前提是缘起之物,是世俗意义上的“有”,与龟毛兔角之类的虚无之物毫无关系。因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独立自性,才有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可能性。因此,这“有”是因空而有。因为“众缘和合”本身就是物无自性的表现,空不在物外,因“有”见“空”,因此,这“空”也是因有而空。
有不碍空,空不毁有。
空有为一体,一有俱有,一无俱无。
这就是“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的理由。
佛说:“世人与我相争,我不与世人相争,因为世人认为有的我也承认其有,世人认为无有的我也承认其无有。”并且说:“因缘所生便是无生,因其无可生的自性;因缘所生便谓空,知空理者为善士。”
龙树大师在《中论》中说:“无非因缘的事物,因此,也无不空之事物。”“性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月称在《百论疏》25中说:“我们所谓的‘空’,并不是‘寺中无僧’那样的空,是‘绳盘上无蛇’那样的空。”所谓“物自性”就像把一盘草绳当做蛇因而生畏一样纯属幻觉。
喜饶嘉措大师曾经说过:“所谓物自性就像兔角,性空是说兔角之空,并不是说兔子之空。”
以上这些话就是“缘起性空”概念的最好的解释。
通过以上解释,对性空智慧的义理也许理解了,但很可能对悟空理的实践作用、修炼作用不清楚。
也许有人会想:这空与不空与人生有什么关系,与修炼有什么关系?
这关系太大了,这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一切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修炼佛道,若不解决这个思想意识深层的根本问题,一切等于徒劳。
宗喀巴大师说“佛法的核心是空理”,佛称“空王”。迷于此理者为凡人,悟此理者为圣人,彻悟此理者为佛陀(觉者)。
把空慧称做“佛母”,意思就是说佛是从空慧中生出来的。
一切善行,若离开空慧,就如“盲人骑瞎马”。
把空慧称为“法中之王法”、“诸法之统帅”、“解脱之不二法门”、“佛心”、“真佛”等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定能生慧”,佛家无数禅门都为生慧服务。
不可思议的无量神通都是无漏佛慧的效用,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心、菩提心行都贯通这个大智慧,都因这大智慧而变得神圣,变得有力。
凡人因无这大智慧而变得俗气,变得愚昧,被紧紧捆绑在轮回的齿轮上,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获得此大智慧,就可以获得自由,摆脱轮回的“地心引力”,飞向彼岸世界。
请想一想这智慧重要不重要?这样说对作为佛法根本的智慧多么重要也许懂了,但这空慧在生活和修炼实践中如何起作用可能还不清楚。
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思想认识的问题,非常重要,需要讲一讲。
讲空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无我”和“法无我”的问题。
什么叫“人无我”?
什么叫“法无我”呢?
要懂得“无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我”。
应承派中观鼻祖月称大师在《中论疏》中说:“我”指事物的不依赖其他事物的“自性”,任何事物都无这种自性,因此是“无我”。
由此可以知道“无我”就是“无本性,无自性”。
“人无我”主要是指自己,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和一切事物都属于“法无我”范畴。
这“人无我”的“人”指的是人的“自我”观念。
人的身体和感知功能都是“自我”的附属物。
人的朴素的意识中从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作自己,因此说“我的身体”如何如何,“我的思想感情”或者“我的感觉”如何如何。“我”和“我的”是不同的概念。
这表明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有个笼统的无法指出来的“我” 。
这个“我”是自我的主体,“我的一切”都从属于这个“我”,爱恨、利害、得失等都是从这个主体“自我”生发出来,以它为出发点。
这种虚幻的、经不起分析考究的自我意识是自私意识的根源。人有了这自我自私意识,就产生爱恨,计较利害得失,使人们的心胸变得狭窄,目光变得短浅,品行变得恶劣。
别说圣贤,就连世人中高尚、伟大之士与卑劣小人的分界线也是是否“自私”。
“无私的奉献”、“忘我的精神”、“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类菩萨行、高尚行为都产生于对待“自 我”的正确态度。
佛和凡人在品德上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佛为众生着想,人为自己着想”。
要想成佛,首先要破“我”破私,做无我之人。
破不了自私自利的人,神通虽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但永远入不了佛门,脱离不了凡尘。这是佛法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空慧像一面显微镜,在这面镜子底下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会变得清晰;也像一个透视镜,在如花似玉的皮肤后面能看到可怕的骷髅,在荣华富贵的背后能显出灰飞烟灭的惨境;
空慧又像一面过滤镜,一切五彩缤纷的虚色假相、可爱可憎的身影面孔,在它的面前会变得无形无色,如清澈的万里晴空。
“无我”就不会产生因我生出的万般烦恼。
“法无我”就是明见诸种事物包括他人都属因缘的暂时联系,其性虚幻,无可爱、可憎、可取、可舍的固定品质,自己和身外诸物的关系也属因缘的暂时联系,也没有固定的从属关系。
悟出“诸法无我”,就不会因物生贪,因贪求物,因求物不得而生愤怒,因愤怒而又引起众多麻烦,造种种恶业。
壁画上的美人和金银财宝,人看了不会产生贪爱之心,因为看的人知道那是假的,是假色假相。
假若把你生活中的意中人、金银财产,都看成画面上的假色假相,还会同样起贪心吗?走路逢刮大风,把灰尘刮进眼睛,人也不会对风生气;假若有人把灰尘撒进你眼中,你就会生气。
同样的结果,为什么对风不生气,对人就生气呢?理由很简单,把风看作是“无心”的,把人却看作是“有心”的。
同样,如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事故,谁也不会对自然界生气,追求伤害责任,进行报复;如果人造成伤亡事故,就会产生仇恨,要进行报复。原因是对自然灾害找不出事故的具体“责任者”,人为的伤害有具体的“责任者”。
如果把向眼中撒灰尘和别人对自己的伤害也同样看成是因缘的巧合,是无心无意的,就不会斤斤计较了。
这所谓的“有心”、“无心”、“有具体责任者”和“无具体责任者”,就是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上的区别,即“有心”执心,“有人”执人,“无心”、“无人”便无所执,无所执也就无恨可生。要懂得这个道理并不难,难就难在事事贯通,并用这个道理改变思想意识,解开思想上一个个顽固的结子。
中观应承派极力批驳唯识论,说人的思想意识是受客观事物影响产生的。
月称在《入中论》中说:“如果没有客体,也就不存在主体意识。”
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也说:“若无可见之物(境),岂有能见之识?”
意识既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空”的问题就要从客观上解决。
缘起性空见就是“从一切事物上揭示空理”。
龙树在《中论》中说:“无一非缘合之物,故无一非空之物。”“诸法无我”就是从客观上解决空的问题,色、香、声、味、触一切都变成无可执著、无可贪恋的虚幻不实的影子,执著的主体意识就会无实可执,因执实所产生的虚幻意识,也就像断了电源的电视荧光屏一样,变得寂然无声、无相无色。
要彻悟“人无我”,首先必须悟“法无我”,其道理就在这里。
《般若部》讲了“十八种空”和“二十种空”,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讲的,归根结底只有主观、客观二种空,也就是“人自我空”和“诸法空”。
这两种空在本质上无任何不同,只是有空的对象上的区别。
诸空归结到一句话就是:“缘起性空。”
“缘起是性空之相,性空是缘起之性”,或者说“从事相看是缘起,从理性看是性空”。
从缘起的实有看到缘起的性空,从缘起的性空悟出缘起本空。
缘起既空,性空也因对立面消失而不复存在(性空也空),既无有相,也无空相,在定观中如虚空,无色无相,出定观中有色有相,在色相中见空如幻,空有不二。
这就是俗智理念所能达到的般若智慧的最高境界。
从抽象概念上理解并不太难,但要上升为无分别现观直觉,那就需要特殊的艰苦的修炼,彻底改变智能类型,提高智力层次。
宗师在讲了缘起性空义理之后,谆谆教诲大家,要勤奋修持。宗师说:
对佛道三根本重要义理,
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
并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
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
这一偈是结束语,其中讲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强调对前面所讲的佛道三根本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
第二个问题是强调修持。
佛道三根本是三乘佛法的总旨,是三士菩提道修法的重点和核心。虽然只有三法,却包括了世间和超世间道的一切善法,是显法菩提乘修持的根本,也是密法修持不可缺少的基础。
离开这三根本的一切显法修持和福德善行,都脱离不了世俗佛法的范畴;
离开这三根本的一切密法修炼,都是“先天不足的婴儿”,是“沙丘上的建筑”,是“单翅鸟”的冲天欲望。
所以,一切真正皈依佛道,远离邪道、魔道而走正道的人,都要重视三根本,如法修持三根本,通过正确的闻思修,正确认识三根本之义理,全面领会其精神,把三根本相互融会贯通,在思想上一一贯彻。
宗师强调“正确认识”是为了提醒防止世俗之见、邪教之见、小乘道之见、唯识之见、不了义之见、常见、断见、实有见、虚空见等等错误偏见的影响;
强调“全面领会”是为了排除顾此失彼、见木不见林、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等错误的思想方法,树立正见,启迪真慧。
在修炼方面主要提出了两点:
一是隐居静处;
一是激发精进之力。
这两点至关重要。
隐居静处是为了修炼不受外界干扰而得到“三静”。
因为修禅定身心都要保持高度的安静,心识和五官之识要与外境色、声、香、味、触割断联系,向内收敛,不能散逸。
“三静”即身静、口静、心静。
身静就是深居简出,与外界不接触,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不使身体的肌肉紧张疲劳。
口静就是少说话或不说话。言多伤神,会增加思维的活动量,引起神经紧张,对入定不利。
心静就是思想保持平静,就像千年古井,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波动,没有任何杂念的冲击,不追忆过去的“云烟”,不留意眼前的“飞絮”,不搜索将来的“落叶行踪”,寂寂然无任何反应,这样才能获得禅定的成就。
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特殊的修慧。
要想出成就,就需要长期的艰苦的修炼。至少没有十年八年的集中修炼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终身修炼。这就需要一种坚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所以宗师强调“激发精进之力”。
正禅的修炼需要具备五力,即虔诚之信力、精进之力、持念之力(思想集中不乱)、定力、慧力。
在这五力中有虔诚之力即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激发精进之力;
有精进之力才能使意念保持稳定不乱;
有念力才能使一心不乱,产生心神凝聚的定力;
在定中才能产生特殊的智慧;有慧力才能破障断惑,证无上菩提。
《入中论》中说:“一切功德依赖于精进。”
在“五力”中精进之力非常重要,所以宗师教导要“激发精进之力”。
最后说: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
那么什么是佛道的终极目的呢?
是来世投生人天之道吗?
不是。
修人天之道是为了获得具足良缘的闻法、修道之身、积善之所,如现实的佛弟子,并非解脱。
是为了往生净土吗?
不是。
往生净土并非成佛。净土佛国只是没有产生烦恼和造下堕业的条件,具有尘世无法相比的闻修佛法的条件,如此而已。
是为了获得超人的神通功能吗?
不是。
魔鬼和邪教都有许多常人无法达到的神通魔力,但它们超不出三界,战胜不了无常死魔,不值得羡慕。
是为了脱离轮回,获得无苦烦的寂静快乐吗?
也不是。
这一点,连缺乏大智大悲大勇的声闻、缘觉阿罗汉都能做到,但那境界太低,并非具足大智大德佛种的终极目的。
佛道的终极目标是六道众生彻底脱苦得乐的利众目的和自身远离烦恼、所知二障获得色法两种大自在佛身的利己目的的高度统一。
简而言之就是普度众生,求得无上功德和智慧。
这是一个并非高不可攀,但只有有志者才能达到的神圣的目标。从迷雾中见到一线光明的人应不失时机地朝着光明义无返顾地前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生命有限,时间有限,行善修炼之事刻不容缓。就像牢中死囚寻求越狱的心情一样,应 有如火烧身的紧迫感。
所以宗师从悲海慧天向人们提醒,求脱之事“刻不容缓”!
通过上面的解说,对佛法三根本义理,从概念上也许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要从其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了解,光凭上面的这点知识还不够,还需要阅读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略)论》、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月称的《入中论》、弥勒的《般若现观庄严论》、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等有关主要经论。
这篇讲义,只是一个粗略的“交通图”。
阅读大部头经典论著没有时间和条件的人,读了这篇讲义,可以初步了解一些佛法正道,不至于受假冒藏传佛法的欺骗而误入歧途。
选自:多识仁波切《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佛法三根本要义》正文解说(上)
下一篇: 《佛理精华缘起理赞》(颂词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