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三根本要义》正文解说(上)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5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4599

微信图片_20180816184007

多识仁波切

        《佛法三根本要义》是宗喀巴大师为大弟子杂谷王阿旺智华所作的一篇诗体教言。

        这篇教言诗,文句非常精炼,正文只有十四偈五十六行,但内容涉及面很广,整个概括了佛法的深广义理。

        读此教言,不同层次的读者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教益。

        这篇教言是宗喀巴大师教授弟子的重要心法之一,在藏传佛教寺院中人人都能背诵此教言。

        近来海内外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信仰显密合一的藏传佛教几乎成了一股时代潮流,有汹涌澎湃之势。

        为众生、为自己选择圣洁光明的道路是人类前途有望的象征,是大好喜事;但卷入这个时代潮流中的很多人得不到真法正道,因被邪法假法所困扰而正在堕入歧途。

        为了有志学佛的人得到一些藏传佛教的正道真法和基础法、核心法,现将宗喀巴大师的《佛法三根本要义》教言诗译成汉文,向大家介绍。

        如果引经据典,深刻阐发这篇教言的义理,足可以写出百万字的巨著,但那样的巨著除专门研究佛法的学者外未必人人喜欢。

        因此,本文只准备将《要义》文字表面的含义作一个浅显通俗的解释,以帮助大家理解原文。

        第一句:“向神圣的诸上师致敬!”经文开头先向上师敬礼,向受法的弟子显示了如下几种意思:

        〈一〉拜师学法是入道之门。

        佛说:“无师连佛的名称都听不到,怎能得知佛法。”上师传道授法,培养指点,其恩惠胜过十方三世一切佛,故时时事事不能忘掉师恩,违背师教。

        〈二〉上师是集三宝于一身的现实的佛,敬师就是敬三宝,敬三宝就是皈依三宝,以三宝为榜样,实现自身三宝。

        诚信三宝,无限敬仰三宝,将自己的一切寄托于三宝的皈依法是进入佛门的第一道门,也是一切善行的基础。

        说法之始,礼敬上师,也显示皈依法。

        从密法的角度讲,上师是三源之一。

        “三源”是:

上师是加持力之源;

本尊是悉地(事业)之源;

守戒律是获得成就之源;

        因此有观修上师法。

        〈三〉向上师敬礼,显示了下面将要说的法是具有严格传承法统、法脉未断的正法,并非自己杜撰新创的假法。

        佛法非常讲究纯正的传承法统,不允许任意修改创造,因为只有证全智的佛陀,才有创立佛法的资格,这是和随意改变创新、巧立名目的所谓“现代气功”最大的不同之处。

        大家绝不能相信没有佛经根据、没有法统的那些装神弄鬼的假“佛徒”们骗钱的假法,将气功、佛法、迷信煮于一锅的大杂烩,那类假法的创造者和信徒们若不改邪归正,以佛法衡量,除堕三恶道,不会有别的去处。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法共有三个传承法统:

从佛陀、文殊、龙树传下来的深义般若法统;

从佛陀、弥勒、无著传下来的广义般若法统和从佛陀、文殊、阿底峡传下来的修行加持法统。

宗喀巴大师是大乘佛法法统“三江”汇合的正统法海,故称第二佛陀。

        这篇经文由前言、正文两部分组成。

        前言共有两偈八句:

佛陀全部经典的精华要旨,

众菩萨推崇备至的无上法,

有缘者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

我今作力所能及的解说。

那些不迷恋世间区区幸福,

为使具足良缘的人生有价值,

一心向往众佛喜悦归宿的

幸运的人们诚心倾听:

        第一偈:前三句开宗明义,说明三根本法的性质和重要意义,第四句表明说法的心愿和谦虚的态度。

        第一句“佛陀全部经典的精华要旨”是说这三根本法是佛陀释迦牟尼向凡圣二众弟子所宣讲的三乘大法经、论、律显法“三藏”和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密法“四续”经典中的思想精华,以及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以无著无碍的无上智慧所得的一切无垢善法的归总要旨,在佛法中没有比这三法更重要、更珍贵的法。

        第二句“众菩萨推崇备至的无上法”是说精通佛理、亲验亲证佛法妙意的众佛子菩萨对此三法高度赞扬,推崇备至,称赞出世心是“苦海的救生船”,是“彼岸世界的入口”;

        菩提心是“点石成金之法”,是“成佛的惟一因素”,是“无量功德的源泉”,是“进入菩萨行列的资格证” ;

        见空智慧是“解脱的不二法门”,是“佛母”,是“佛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驱散无知黑暗的阳光”等等,见于佛经和众多大善知识的论著。

        第三句:“有缘者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

        “有缘者”是指前世有善根,今世有闻法的机会,具有分辨善恶、发现世间无敌宝藏的灵心利智,思想品质纯真无瑕,世俗偏见邪说的习染不深,人性良知未被物欲埋没而变为恶魔俘虏的精神正常的男女仁人志士。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有可能茅塞顿开,心底透光,产生追求光明、寻求解脱的念头。

        佛法广如大海,有适合各种层次度脱对象的无数方便智慧法门,但要想彻底脱离苦烦,进入无烦恼的永恒乐境,归根结底,离不开这三门大法。

        出世心、菩提心、见空智这三法门,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之法,是脱离此岸到达彼岸的必经口岸,舍此口岸寸步难行。

        这三法是显乘的最高境界,也是密法的必备基础。

        修显法者若不修这三根本法,别说成佛,在超越凡俗方面连小小的一步都无法迈开。

        因为出世心好比是腿,菩提心好比是心,正见智慧好比是眼睛,无腿、无心、无眼的人怎能前进一步?

        修密法者若不具备这三法的修证基础,虽炼出起死回生、上天入地的神通,也超越不了世间禅、世间神通的范围。

        若将这类神通作为获得名利的工具,别说即身成佛,就连投生人天的福报也很难得到。

        因此说这根本法是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和惟一途径。

        第四句“我今作力所能及的解说”是说这三法是佛法的根本,为了有缘的众生得到一个解脱成佛的方便捷径,我愿意向大家解说开导。但佛法深广无边,我是一个凡僧,怎能掌握佛法的一切深广妙理,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程度,作力所能及的解说。

        宗喀巴大师集显、密二法的大成,学修成就与龙树、无著齐名,号称“肉身文殊师利”,但他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十分谦虚,他修证的奇妙成就虽被亲身体验、亲眼见到的几位大弟子写成秘传,但严格保密,不允许外传,他始终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弘扬佛法。

        仅这一点就充分显示了大师的崇高品德和调服身心所达到的高超境界。

        看到这种情况,那些自称“佛菩萨”、自欺欺人的可怜虫们应感到无地自容。

        第二偈四句,说明了闻此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持的正确态度。

        第一句“那些不迷恋世间区区幸福”是说学习佛法的人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理智和远见。

        有清醒的头脑,就不会被人世间各种虚伪的、表面的、梦幻式的现象所迷惑。有理智就会冷静地观察思考,分清利弊,控制感情,不至于陷入利害亲仇爱恨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有远见就不至于迷恋今生今世眼前的短暂利益和区区小事,而不顾长远的、与生死有关的大事。

        第二句“为使具足良缘的人生有价值”是说学习佛法的人,要有不失时机地追求崇高人生价值的理想志趣。

        “具足良缘的人生”是指具备修佛、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的自身和时代环境条件,即具备八有幸、十具备。

        “八有幸”包括:

        1.不生在地狱;

        2.不生在饿鬼中;

        3.不生在动物类(畜牲道);

        4.不生在未开化的野蛮人中;

        5.不生在上界天人中——天人苦少乐多,沉醉于禅的乐境,洋洋自得,不求进取超脱,上界无色天感觉麻木迟钝,意识微弱,不生善恶之念,都不具备学佛的条件;

        6.不生在无佛法之地;

        7.不是智力低下的痴呆人——这种人无缘学法;

        8.不是从事渔猎屠宰、杀人抢劫、残害生灵的恶性职业者——这种人无善恶观念,罪恶深重,不可救药。

        自己获得人身,有幸不在以上八类,而具备了学佛的条件,因此称为“八有幸”。

        “十具备”:

        1.是人类——只有人类才具备信佛、学佛的条件;

        2.生在文明国土——文化发达、道德风尚良好的地方,才有尊重佛法、学修佛法的条件;

        3.非聋哑痴呆,智力发育正常;

        4.不从事罪恶的职业;

        5.良心和理智使自己自然接受佛的光辉思想;

        6.值佛出世之时代;

        7.值佛说法的时代;

        8.佛法尚存的时代;

        9.有信奉佛法的群众;

        10.有学法修法的政治环境。

        前五条是自身条件,后五条是时代环境条件。

        所谓人身难得是因为转生人类在前世需要具备获得人身的足够的善德善行和投生人类的强烈愿望。但是世人的一生,浑浑噩噩,受愚昧惰性的驱使,身不由己干着恶事,进取向上的善念善行很少产生,所以转生人类的条件很难具备,转人的机会很少,因此,人身难得。在人身当中,具备上述十八个条件的人身更是难得。

        具足进取超越良缘难得而易失,当得此良机良缘时,就要不失时机地争取创造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自身的品质、能力和对人类社会的态度与贡献两个方面。

        小乘佛法的价值观是对己调服身心,克服自身的烦恼,争取自己的身心寂静安乐;对众生,严戒伤害别人的言行,虽然也有慈悲心,但缺乏救苦救难的责任感。

        大乘佛法与此不同,对自己要求品德和智慧的高度完善——成佛;对众生视为慈母,无私无我,牺牲自己,以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精神为众生服务,为众生的幸福作贡献。

        这是一种无比伟大的价值观念。

        在这种金光灿烂的太阳一样的价值观面前,其他一切价值观都变得渺小,暗淡无光。

        第三句:“一心向往众佛喜悦归宿的”是说学法的人必须是一个一心一意向往得到众佛为之欢欣鼓舞的正确归宿的人。这归宿指的就是三乘佛法指引的超脱轮回的涅槃和全知全能的终极果位。

        佛是以度脱众生为乐的,他看到人们醒悟,选择利人利己(成佛)的正确道路,就会无限喜悦。

        第四句:“幸运的人们诚心倾听” 。前半句“幸运的人们”就是指前三句中所说那些具备学修佛法条件的人。

        佛法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在无边的茫茫黑夜中摸索着走路的人,逢到一盏明灯,当然是非常幸运的。

        “诚心倾听”是听法者应持的正确态度。

        听法的正确态度总的说来是三点,一是虔诚,二是认真,三是不带偏见。

        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出世心法,第二部分讲菩提心发心法,第三部分讲性空正见。

        正文第一部分共三偈十二句:

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

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

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

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

 

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时间不多,

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中迷途知返;

深思业报不爽、轮回苦多,

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也会断然绝望。

 

如此深思熟虑,并念念不忘,

就对尘世的富贵安乐不抱幻想;

时时刻刻除解脱不生别的念头,

这时才可以看作萌发了正出世心。

        第一偈讲出世心法的重要性,第二偈讲如何修出世心法,第三偈讲萌发正出世心的思想。

        下面按经文的顺序讲解。

        什么是出世心呢?出世心就是在彻底认识轮回世界本质的基础上产生的危机感和厌世思想。

        这种危机感和厌世心理,能使人们摆脱各种恩怨和使人心烦意乱的世事的纠缠,产生出世寻求世外寂静安宁乐土的强烈愿望。

        而这种不满足现实生活现状、要求改变处境、争取自我超越、寻求最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思想要求,就是步入三乘佛法正道的关键性的第一步,也是世俗观念向超世真见转变的重要契机。

        没有这种出世思想作基础的一切善念、善行都是轮回的因素,虽然也能获得世间善果,但改变不了生死轮回、苦乐变化无常的根本性质。

        若有了坚定的出世心,并以此作为思想基础,所产生的一切善念、善行都会成为产生超世智慧功德的因素。

        因此,宗师说:“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

        “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意思是说:如果对世界上的各种事务、各种关系,不从本质上认识,迷惑于表面现象,就会产生错觉、幻觉,并把错觉、幻觉当作真实可靠的东西进行执著的追求。

        陷入贪爱迷恋之中,就会失去理智,在苦海中越陷越深,而这种以虚当实的贪恋执著意识就是生命自身难以打开的枷锁。

        打开思想感情的枷锁,就是解脱。

        出世之心本身虽然解决不了执著世事的虚幻性、不可靠性、短暂性、充满苦恼等问题,但想下决心离开这个环境就要有要求解脱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寻求解脱,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说“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

        这里强调“彻底”是非常重要的。彻底就是不能有丝毫的留恋,只有这样才能使名利得失、财色享乐的观念变得淡薄,思想变得宁静超脱。

        任何和自己的世间利益不脱钩的善行、念经、拜佛、修炼都入不了佛法的正道。这一点修佛的人必须懂得。

        第二偈讲如何修出世心法。

        这一偈共分两层意思:

        一是如何从今生今世的无谓的纠缠中脱身,修来世的人天乐道——下士道;

        二是彻底认清轮回世界的本质,坚定出世思想,为走向世外清净涅槃乐土迈开第一步——中士道。

        对第一个问题宗师教导说:“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时间不多,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中迷途知返。”

        “常想”就是经常静坐、思考。

        静坐观修有两种,一种是思考观,一种是息念观,这两种定观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做思考观,就不能断惑和生慧;不做息念观就不能入静生禅(详见宗师《菩提道次第广(略)论》和印度莲花戒大师《观修三次第论》22)。

        思考观就是对所观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也需要以一念代万念、心住一境的定力。

        只有在思想高度集中,不受其他杂念干扰的情况下,才能观察深细透彻。

        世间智观空也必须经过这种思辨观,不能光靠静坐息念的盲修。思考观或者思辨观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从事物的现象透视本质。

        比如“白骨观”就像把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置于X光下看到可怕的骷髅一样,然后意念定在白森森的骷髅上久久观之,就会形成固定的形象。出定后,看到那位所观对象时,就似乎看到了皮肉包的骷髅,从可爱变得可怕。

        从这一个例子推而广之,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都看做白森森的骷髅,并把这些骷髅和坟墓中的骷髅看成本质上一样的东西。在这个观想过程中既有分析、思考、联想的智慧活动,也有放弃思考的息念定观,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难分难辨——这就是一个思辨、息念结合的例子。

        在这出世心观修的第一阶段,重点要观想两个问题:

        一是观想具足良缘的人身难得;

        二是观想自己生存的时间不多,死将来临。

        关于第一个问题,要从人身难得的原因和实际情况两方面细细思考。从原因方面要想到,事事有因,因果不误,获得人身是前世积善的结果。不信佛法的人,信不信这个因果规律倒无所谓,但信佛的人首先要对此坚信不疑,否则就没有起信的思想基础。

        获得人身最起码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一是守十善戒,不犯十恶戒;

        二、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济贫救苦等善行;

        三、获得人身的良好愿望,即强烈的投生定向愿望——“爱”,特别是临死前的愿望,对投生灵魂的导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投生定向愿望,在十二因缘中属于爱取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思想对梦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作用,人死后的中阴身恰似梦中身。

        投生的爱取意识所起的作用也和白天的思想对梦境的影响大致相同。

        获得人身要具备哪样的善缘,再回过头想想世人的所作所为,下世获得人身的能有几个?

        再想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来世能不能获得人身?

        再想想世界上的人和其他动物、蛆虫蚂蚁、海洋生物比较哪个多?

        现在世界上的总人数,恐怕比不过蚁穴中的蚂蚁数,耗子的繁殖比人不知要快多少倍。

        人和其他生命相比数量极少,所以佛说:“其他生命多如大地之尘,人类如指甲皮上的尘。”

        人类是在众生中惟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智慧生灵,比其他生命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就是人的可贵之处。

        但在人类中,能认识生命规律,打破生死常规,与充分提高生命智慧、品质、能力的佛法结缘的具足良缘的人又能有多少?

        所以佛才说:“普通的人多如大地之尘,获得佛法真理的人少如指甲皮上的尘。”

        想到此具缘人身的难得和可贵,就要不误时机地创造人生的最高价值。

        人的生命处在六道轮回中上升和下降的中间站,升降的机会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何去何从完全在于自己,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二要观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时间不多,死亡必将来临的生死无常的道理。

        生死无常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观想:

        一、 必死无疑;

        二、 死无定期;

        三、 死时除佛法外别无依靠。

        〈一〉必死无疑又要从三个方面想:

        1. 无任何办法改变死亡的命运。

        在轮回世界上没有一处逃脱死神的安全地,没有一个生而不死的生命,过去从来没有过,今后科学再发达也绝不会有。

        佛陀、声闻、缘觉也要和肉体分离,玉皇大帝也避免不了一死,自古以来有无数的圣人神仙和皇帝都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但谁都没有找到。

        所谓的“长寿法”也是最多只能做到拖延死期,但改变不了生命的规律,因此我们不能有不死的侥幸心理。

        2. 寿命有减无增。

        任何一种生命都从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

        如《投胎经》23中所说:人的生命如果保养好,可以活到百岁,或者超过百岁。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活到百岁,也是非常短促的。

        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寿命在减少。

        流逝的岁月,永远不会再有。

        人人都像被判了死缓的罪人,一天天在接近死期。

        意识不到这一点正是人的感觉迟钝之处。

        莲花戒说:“平常要怕死,就能做到临死时不怕死。”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佛经中把人的一生比作行云、流水、闪电、晨露。

        3. 人活着的时间太短,没有修法的时间。

        人生百年,睡眠就占去近一半。前十多年年幼无知,后十多年衰老多病,修炼已起不了多大作用。中间几十年,为生存和虚幻的名利地位奋斗竞争,不能认真思考人生的结局和生死大事。

        有个别思想敏感的人,也能认识到生命的危机,也想寻求真理,选择正道,但却无力摆脱生活琐事。人生短促,却又不能正确利用。

        〈二〉死无定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想:

        1.我们生活在南瞻部洲的人,寿命长短不定,有的能活几十岁,有的活十几岁,有的只活几个月或者几天,谁也没有把握准能活到老。

        2. 死因多而生因少。

        人的死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

        从内因看,人的生命长短是前世善恶二业的结果,后天是改变不了的。

        体内的气血阴阳和精神因素本来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变成死因。

        饮食男女能养生也能致病致死。

        世人追求享乐,享乐过度就会损寿。

        人生活在大地上,离不开水火空气,但地震、水火风灾、气候变化又是致病致死的原因。

        现今人类的灾难和死因更多,环境污染、水源短缺、恶性病流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放射性元素的扩散、社会治安的恶化、互相残杀的战争的加剧、高速交通工具的增多等等,无一不是人类生存的威胁。

 

        3. 人的生命脆弱,无力抵挡死的威胁。

        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气,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热也能变成致死的因素,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

        〈三〉临死时除了佛法别无依靠:

        1. 临死时再亲的亲人、再好的朋友也帮不了忙,只能眼望着你死去。平时最爱的妻子儿女,临死时连望一眼的机会都很少有,要在痛苦绝望中抛弃。

        2. 钱财买不通死神,赎不了性命。在人世上人们羡慕的百万富翁、趾高气扬的有钱人,在死神面前和乞丐分不了高低。

        万贯家财不但买不了性命,一生中或辛辛苦苦或丧尽天良积累的财富,连一分钱也带不走,还要带着悔恨和内疚告别人世。

        死后纸糊的童男、童女、金山、银山,你细细想那是对死者的嘲弄,好像对死者说:你一生积累的财富,只有几张纸,而这几张纸你都无力带走,只好让它和你的肉体一起灰飞烟灭。

        如此深刻的哲理,为什么不想一想呢?

        3. 权势再大也对死神无能为力。

        历史上无数英雄好汉、帝王将相,活着的时候,为所欲为,不可一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在死神面前,权力和武力起不了任何作用,一切威风都风吹云散。

        像希特勒那样的混世魔王,也未能逃脱死神的追捕,变成了一堆白骨。

        有人说“佛教以死来吓唬人”。

        不敢研究死亡,不敢面对死神,才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现。

        佛家的怕死,和一般人的怕死本质上有区别。

        一般人只是贪生怕死,对死是消极地等待,无任何对策。

        佛教使人们充分认识生死规律,清醒地、认真地对待死,做到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

        一是充分认识和掌握死亡的规律,并通过入定反复体验死亡过程,到死时控制意识,把死亡融入禅中,安详自在地死去。

        二是认识善恶报应,生前积德行善,不做坏事,死后不怕堕入地狱、畜生、饿鬼道,心底坦然,无所畏惧。

        三是生时抑制贪欲,看破红尘,临死时没有失去财富、亲人的痛苦和失落感。

        四是生前改恶从善,悔罪洗刷罪业,免去凶杀暴死和受罪的恶症,得到善终。

        除此而外,密法还有控制死亡、灵魂自由离体法,即出舍法等等。

        总之,对死能起作用的只有佛法。

        通过以上的思考观想,激起紧迫感,一心一意皈依三宝,受三乘之戒,行利众之善,淡化世俗之心,为后世的幸福创造条件——这就是下士道修法。

        对中士道出世法,宗师说:

        深思业报不爽,轮回苦多,

        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也会断然绝望。

        就是说如果深思烦恼引起的善恶二业报应丝毫不差,在这个轮回世界上充满了烦恼和苦难,对来世人天福乐的追求也会丧失兴趣。因为只要一天不离开这个轮回圈,就会造一天业,受一天苦,绝无真正的清净快乐可言。就像坐牢一样,即使不上刑具,生活上给予再特殊的待遇,也无快乐可言。这两句经文的内容主要是观想思考“业报不爽”和“世间诸苦”。

        关于因果报应之理前边已经说过,业分三类:

        一是善业,如行十善;

        二是恶业,如做十恶;

        三是不变业,如修定。

        善业是得到人天福报之业,恶业是堕入三恶道之业,不变业是转生色界四禅天和无色界四天之业。

        业又分造业的动机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有意识的动机引起的善恶行为和无意识的善恶行为,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在善恶造业方面,造业者主观动机是决定一切的,以利己的目的出发所做的善事和以利众的目的出发所做的善事有本质上的区别。

        前者是假善小善,后者是真善大善。

        在善的报应上也是不同的。

        一切为利己所行的善,就像在碱土和沙漠中播的种子;

        一切为利人利众所行的善,就像在肥沃的土地上播的种子,两者的收获是不同的。

        根据造业动机、行为后果、造业对象、业的轻重程度,将业分为形善实善、形善实恶、形恶实善、形恶实恶、大善小善、大恶小恶。

        根据善恶的轻重大小,造业的先后次序,业报有现验现报、来世报应和相隔数世报应。

        杀人之类的大恶,一般都是现世报应,如受到法律的严惩或者受到报复的恐惧感、罪恶压力、损寿等等。

        “轮回苦多”之理前面已经讲过,苦指的就是人世上的种种麻烦事、种种苦恼、种种危机,受制于社会和自然的无自由的命运、无法克服的困难,各自的不幸遭遇、一切事物的变幻无常在思想感情方面引起的波折等等。

        苦是肉体和心灵两个方面的体验和感受。

        深刻地、全面地认识世间的各种苦厄和产生苦的根源——烦恼和业,就是为了彻底认识轮回世界的本质,就是为了改变颠倒意识和由此产生的爱憎等烦恼。

        要认识到只要是生活在轮回世界就避免不了造业,只要造业,就要受苦。不但造恶业要受苦,就连造世间善业,其果报如转生人天,具有显赫的名分地位、金银财宝、美满家庭、健康长寿之类的世间福乐也离不开苦烦,或其本质就是苦。

        通过深思熟虑认识了苦因苦果相接相连、循环不断是轮回世界的本质之后,不但对现世的一切诱惑失去留恋之心,就连对来世的人天幸福也断然绝望,到这一步才算具备了萌发正出世心的思想条件。

        那么怎样才算萌发了正出世心呢? 

        宗喀巴大师说:

        如此深思熟虑,并念念不忘,

        就对尘世的富贵安乐不抱幻想;

        时时刻刻除解脱不生别的念头,

        这时才可以看作萌发了正出世心。

        这一偈说的是观想出世心要达到的标准。

        这里说的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出世心必须是发自内心深处,对世俗观念要起到冲淡和遏止的作用;

        二是这种出世心必须是强烈的,坚定不变的,不能是一时一事的冲动。

        这里所说的“解脱”指的是了生死,彻底摆脱烦恼苦厄的解脱,而不是摆脱堕入三恶趣的厄运,上升人天之道的局部性解脱。

        没有渗透正出世心的皈依、受戒、行善修持只能得到世间善果,无法超脱三界轮回的轨道。出世心就像火箭推进器一样,能把世人送进超世的运行轨道。

        正文第二部分共三偈十二句:

出世之心若不与正发心相结合,

就不会变成获得无上菩提,

实现圆满幸福的有力基因,

因此智者要发菩提宝心。

 

四条滚滚激流冲击不息,

无法改变的业力周身捆缚,

身陷我执的坚固铁笼,

漆黑的无明夜色笼罩着天空。

 

在无边的轮回流转中一生接一生,

连续不断地遭受着三苦的残酷折磨。

怜悯沦落此境的慈母众生,

要发成佛度众的菩提宝心。

        第一偈是说菩提心的重要意义,其余二偈是说明如何发菩提心。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共因和不共因两种因素。

        共因就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因素,如植物生长的共同因素是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不共因就是每一种事物的特殊因素,像各种植物的不同种子,如麦种、豆种。

        不共因是形成个体事物的因素,如麦类、豆类的不同种子生出不同的植物,即麦生麦,豆生豆,绝不会是麦中生豆,豆中生麦。

        成佛也有共因和不共因。

        见性智慧是共因,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觉悟都离不开见性智慧。所以,把智慧称做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子之“生母”。

        菩萨和佛陀的不共因是菩提心。

        有菩提心,即使没有其他的功德也可以称做菩萨,可以登十地,可以成佛。

        若无菩提心,虽有禅力神通和见性智慧,至多只能达到小乘罗汉的境界,与佛菩萨无缘。

        所以把菩提心称做菩萨种、佛种,种就是“基因”的意思。

        因此,寂天大师称菩提心是使肉体变成佛体的“点金术” 。

        宗喀巴大师说:“菩提发心是大乘道的主干,是大善行的根源,是福慧资粮的点土成金术,是无量功德的宝藏。”

        把菩提心比作“点金术”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就是说如果有菩提心,任何善行都会变成成佛的因素,并能产生极大功利,可以减轻和免除过去的各种罪业,避免继续造恶业。

        菩提心可以使人的思想品德变得高尚纯洁,超尘脱俗。

        只要有这菩提宝心,就会得到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的加持保护,邪恶不能近身。

        从产生菩提心之时起,不管有无功德智慧,虽未见性登地也可称做菩萨,故称菩提心为佛门第一法宝。

        因此宗师教导说:

        出世心若不与正发心相结合,

        就不会变成获得无上菩提,

        实现圆满幸福的有力基因,

        因此智者要发菩提宝心。

 

        这就是说:出世心只是个解脱的因素,不会成为成佛的因素。

        圆满幸福指的就是彻底脱离烦恼及其影响,证得德能慧高度圆满的佛地的自在乐趣。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无论修显修密,只要目的是成佛,就不能没有菩提心。

        禅家所谓“见性成佛”,如果不是把菩提心当作先决条件,这种“见性”永远成不了佛。

        佛经中把大悲心引起的利众菩提发心和见性现观智慧比作飞向佛地的两只翅膀,二者缺一不可。

        菩提心是“体”,而见性智慧是“用”。抛开菩提心行谈“见性成佛”,是违经背理的邪说,智者须细审明察。

 

        这段经文后两偈是教导如何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悲心引起的为普度众生立志成佛之心。

        生起的阶段分愿心和行心,前者是思想愿望,后者是行为举动——指以度众成佛为目的的六度实践行为。

        从性质上分为事心和理心两种菩提心。

        “事心”指见道以下的菩提心行和见道以上的利众行为;

        “理心”指见道以上的智慧正见。

 

选自:多识仁波切《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01多识爱心智慧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