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心经》解义----多识仁波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观五蕴性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见、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多,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达雅他,嗡,嘎代嘎代,巴热嘎代,巴热桑嘎代,保地索哈。
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说已。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是指观世音菩萨。“观”就是用大慈大悲心观看轮回中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慈”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爱心”,“悲”是同情心,“大”就是“无限”的意思。“观”也是关注、关照、关心之意。“自在”指智慧无碍,神通无边,慈悲无量,变化无穷等自在自如的佛能。“菩萨”是菩提萨多的缩写,梵语意思是“菩提心”。菩提心指为众成佛之心。凡具以大慈大悲为根本的利众成佛心愿的都称菩萨。一至七地称菩萨,八至十地为大菩萨。菩萨是入道的圣弟子,不是佛。..........
阿赖耶种子是生活经验在意识深层种下的一种印象,绝不是指物质的东西。什么“蕴藏在一切空间和物相里的阿赖耶和阿摩罗种子”之类的说法,纯属不懂装懂的瞎说,与佛学毫无关系。佛家把存在分为有形有色的物质存在和无形无色有感知功能的精神存在两种。前者称“色”,后者称“名”,如十二因缘中的“名色”指的就是胎儿阶段的形体和意识。........
懂得了“空”的道理,就获得了文字波罗。不仅从道理上懂得,而且在定中真实体验到“空”就是进入真波罗境。所以我们首先从道理上正确理解“空”的概念至关重要。.......
这里所指的“性”并非指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种“不依条件,独立自存”的“人性”和“物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不依任何条件的、绝对独立存在的自性。宗教上有些如印度教数论派所谓永恒不变的、遍及一切事物的、不依任何条件绝对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和人的与生俱来的自我意识,都是愚昧无知所产生的虚构。这种虚构的自性自我意识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这种自性和自我意识产生自私和自利的欲望以及自私自利的欲望不可能满足时的怨恨。贪欲和憎恨心理掩盖人们的光明本性,扭曲人们的思想情感,使人们产生烦恼,干出种种蠢事,造成种种恶业。一旦获得正见,彻悟自性本空,就能从虚妄梦境中觉醒,铲除烦恼的根源,得到解脱。所以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空慧被视为到达彼岸的妙智慧、解脱烦恼的“不二法门”、成佛之真道“佛母”的道理就在这里。..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是说:“色”并不是与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东西,“空”也并不是与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情况。“色”与“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色”指事物本身,“空”指事物的性质,即真相。从色(物质)本身来说,它是一个存在,但从它的根本性质来说,它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多种因素组合的一种现象,并不存在不依条件的绝对单一独立的“自性”。因此色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空。具有空这种性质的物质就是色。这里的“空”指的就是自性空,并非否定色的存在的空。“自性空”是一切因缘之物的永恒不变的性质,也称永恒的“法相”。所以宗喀巴大师说:“什么东西依靠条件,什么东西就是空,再没有比这更伟大的见解。”色这个概念包括整个物质客观世界,但在此处与受想行识相对,专指人身的物质部分。“空即是色”这句话还说明,空的概念是以存在为前提的,龟毛兔角之类本来没有的东西,说它空或不空毫无意义。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说人身的感觉、思想、行为、意识的存在与空的关系也和色一样,无一件例外。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段话中,“诸法空相”是紧接着上面“五蕴皆空”推而广之说,不仅人身的五蕴皆空,凡一切事物诸法 都是空相,即“性空”。............
“佛心”指一切生命的原始的灵心,根据《佛心经》说一切有意识的生命都有成佛的光明本性,称这种本性为“如来种子”。这种灵心本质光明无染,因受愚昧、贪欲、怨恨、偏见等恶习的污染,就像铜镜上锈,变得愚暗无光,干出许多蠢事,造恶业,轮回受苦。一旦有机会获得正见,去染还净,便成福慧双身圆满的大自在──佛。
因此,《喜金刚续部》中说:“人心本光明,污染成凡胎,染净便是佛。”受染轮回是因缘,去染还净也需要通过修舍、戒、忍、勤、定、慧波罗行,积累福慧因缘。若不积德行善,单靠静坐观空,至多升入六道中的无色界天,永远成不了佛。从真谛法相意义上讲,物本性空,犹如无阻无碍无形无色的虚空。哪有生灭?哪有垢净?哪有增减?从性空意义上讲,无论此岸彼岸、无论凡人和佛都法性平等,一律是空相。因此,佛的见空智慧被称做“平等智”。...........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一段话中在“无眼界”后面省略了“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这一段说的是“五蕴”、“十八界”,概括了整个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根”指眼耳等器官神经,是六识借以产生的物质器官,也称内色.........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一段话是讲十二因缘的空相。十二因缘是生命在六道中轮回的因果连锁关系轮。三世为一轮,因果相连,流转不息。其顺序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指愚昧;“行”指因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识”指受善恶行为染色的投生的识;“名色”指胎儿的肉体和意识;“六处”指眼、耳等六根器发育齐全的胎儿;“触”指出生后初步接触到色、声、香、味处境的阶段;“受”指感受到苦乐的阶段;“爱”指性成熟阶段;“取”指在爱欲驱使下追求异性,为满足心理和生理欲望进行索取的阶段;“有”指造就种种善恶业,来世的进程已定型;“生”指重新投生;“老死”指无常结局。从无明到受染识属前世,从投生识到有属今世;重新投生属来世。来世和前世的一生都和今世一样,有无明、行、识、触、受、爱、取等过程,因相同,在十二支中被省略了。
从俗谛意义上讲,既有无明到老死的入世十二因缘,也有从无明尽到老死尽的出世因缘;但从真谛法相性空意义上讲,既无具自性的无明,也无具自性的无明尽,乃至既无具自性的老死,也无具自性的老死尽。一句话,因缘之外,别无自性。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意思是说在定中止观境中,既不存在感受的苦谛,也不存在苦因、烦恼集谛;既不存在脱苦的修持道谛,也不存在得脱的清净灭谛。.........
“菩提萨多,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段话的意思是:因在真悟空境中,无执实之所得相,所以,诸菩萨便依靠去实执之波罗妙智,而无执著挂碍(挂碍即障蔽有见、实见),因无爱执、实执,便没有空境中失去自我和周围一切的恐怖及远离世俗习性形成的真假颠倒、虚幻无实的梦境,彻底实现根除烦恼的清净涅槃。“涅槃”的意思是“离苦得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过去、现在、将来诸佛,都是依靠波罗蜜多妙智,才获得无上殊胜功德真正遍知一切的大菩提。“阿耨多罗”是无上,指殊胜无比的功德;“三藐三菩提”是真正遍知一切的“佛智”,即“大菩提”。这段话的意思和《般若波罗蜜多经要义》中所说的“十方三世一切佛,舍此波罗行,别无成佛之道”的道理是一样的。把波罗智称做“佛母”,把《般若十万颂》称为“母法”的原因也在这里。
“故名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一段是说明波罗蜜多智慧的威力和效用。“咒”梵语作Mandra(曼陀罗),原意为“拯救心灵”,现在一般的理解是“具有特殊功效的密语” 。
“大神咒”的意思是般若波罗蜜多具有到达彼岸的神奇的功效;“彼岸”是指与世俗之境界“此岸”相对的“佛的境界”。...........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嘎代,嘎代(Ga di Ga di),巴热嘎代(Ba Ra Ga di),巴热桑嘎代(Ba Ra Sang Ga di),保地索哈(Bao di Suo ha)。”
字面的意思:嘎代,嘎代,是“去,去”,巴热嘎代是“到彼岸去”,巴热桑嘎代是“到真正的彼岸去”,保地索哈是“筑基菩提”。
咒语字背后的含义是:去资粮道,去加行道,去见道,去修道,去到佛地!
当然,这个咒语翻译得还不完整,我在所附的《心经》中作了纠正。
《心咒》字数虽少,其含义却相当深广,整个包括菩萨乘五道、十地、十波罗的全部内容。五道中的资粮道和预备道(也叫加行道)是世间善道,见道和修道是菩萨道。修道分十个层次称十地,按破俱生障和获得十波罗功德区分。最终道也称无学道,是佛地。这五道、十地、十波罗代表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全部内容。
要想对《心经》和《心咒》了解得透彻,必须读弥勒《现观般若庄严论》及其疏解,除此而外绝无捷径可寻。对般若的解释从古到今只有中观、唯识两家。中观遵龙树《六论》和弥勒《庄严论》,唯识遵无著世亲的《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等。藏传佛教以中观为主,汉传佛教中玄奘以下受唯识论的影响较深。无论中观、唯识都有佛经的经典根据和严谨细致的论证方法,完整的理论体系,代代相传的传承系统。有志了解掌握此学的人,必须放弃浅薄的偏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深透的钻研,不能相信毫无根据的乱说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瞎子射箭似的解说。
佛学是一门深邃的学问,对佛法的解释除非自己比亲证亲验的佛菩萨显得更高明,否则不能随意地乱作解释。我自小入寺院,拜名师数十人,专学五部经论,苦读经书几十年,但仍感自己才疏学浅,学到的东西很少,不敢随便乱说。在这篇文章中对《般若心经》的解释,都是遵照宗喀巴等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解释的,谈不到任何创见,解释错了的由本人负责,不能怪罪于前贤。但愿般若之光,普照人间。
1992年1月写于兰州,多识仁波切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原来是这样的!
下一篇: 多识仁波切:藏传佛教的“开光”与装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