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41
佛的色身分报身和化身两种。报身常住色界无上天,非欲界的肉眼所能见;化身分殊胜化身和一般化身。报身在佛国不在欲界。
按佛法划分世界的说法,我们这个世界称做欲界,欲界的下三道是饿鬼、地狱、畜牲道。善道是人和天,这里的“天”指的范围在四天王天和三十三天以上,共有六界,即欲界天分为六个层次。“欲界无禅”,就是说欲界人的烦恼比较重,一般没有真禅,真正的禅在色界以上。生命的特征:色界的生命,四禅天的天人是靠禅乐来维持生命的,欲界的人靠食物来维持生命。欲界主要的特性是色、声、香、味、触,都是人的物欲,不管是天也好人也好,都有这特性,特别是叫“欲界”的意思是以性爱为特征的生命。报身是经过福慧双修后得到的福报,是一切化身产生的源泉,只有登地见道以上菩萨才能看见。色界共分四禅天,在四禅天又分十八个层次,在色界最上层就是诸佛成佛的地方,叫色界无上天。色界的人身体特别高大,色身有几公里高,寿数也很长。欲界三十三天身材比人高大得多,在《俱舍论》中有专门的讲述。
释迦牟尼是化身,小乘教认为释迦牟尼一生是从普通人(净饭王的儿子)出家后修了六年就成佛了,这也是现在一般书上的说法。大乘不是这样说,而是认为佛早就成佛了,然后化了无数的化身来度众,释迦牟尼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这种化身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有一种专门传法掌教的法身,就像释迦牟尼这种佛身,还有一种化身没有一定的形象。过去看相的人说佛相的每个部分都相当好,世界上无一人能达到。殊胜化身如世尊释迦牟尼,有三十二胜相和八十种随形好。一般化身没有一定的形象,应度众利众的需要显各种相,并没有佛的标志,也不是以行善的姿态或佛教徒的姿态出现,是以一种隐蔽的身份度众,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以悲智方便利益众生。以前佛教里有句话“小偷和佛在什么地方不知道。”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
佛的利众化身是多种多样的,动物里也有。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山上挖药,从万丈石崖上掉下去了,正好有一个以金丝猴化身的佛一把把他接住了。所以他每天摘野果给石崖下的人吃,同时每天练功背石头,从背小石头练到能背大的石头,这样练了三年,背上的毛都掉了。最后把这个人从万丈石崖下背上去,使这个人脱险了。此时金丝猴因很累而睡着了,这人想我离家三年了,现在回家拿什么作见面礼呢?一看这猴子的皮很值钱,想把它打死。正拿石头打猴子时,猴子醒来了。猴子这时以人言对他讲:“你不能这样做,我为了救你,背上的毛都掉了,并磨出了老茧,你知恩不报……。”还有无生命的路、房屋、食品、医药等众生需要的东西,都可能是佛的化身。
因此我们求密法的时候,要求把众生都看做佛,就像敬佛那样地敬重别人。把别人的缺点看成是自己的罪业障碍,这也是一种修炼的方法。把自己看成佛菩萨,那就错了。而把众生看成佛和菩萨来尊敬,这样对道德修养就会好一些,也会免去许多麻烦。我看现在很多交流群中,大家都是以老师身份自居,其实错了,我们都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学习。当你不尊重的对象是一尊佛时,你会如何想?所以这种以佛来对待别人的方法,也是得到众佛加持的最高密法。但万万不能把自己当作佛菩萨来抬高自己。把自己当成无上的老师,一切众生都是我度的,这是邪魔。佛法中说:释迦牟尼之后弥勒出世之前,没有以佛身出现的佛。所以大家在境界上要时刻磨练,实无众生可度。
一地菩萨都要施舍般若圆满,施舍般若圆满的象征是把身上的肉可以割下来,眼睛挖下来,施舍给别人。在施舍般若中曾讲不能有人相、我相、生命相,否则能把身上的肉割下来吗?只有没有人相、我相、生命相,割肉就像在地上取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施舍般若才算圆满了。这要求是相当高的,我们还不能做到,但是我们要往这境界上走。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40
下一篇: 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