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15
第二章 无我的真理
破什么相?就是破世俗相、破假相。破相就是”能断”的意思,世俗的见解、想法全部破除了,思想境界就提高了。否则学佛法,仍然破不了执,仍然是世俗的想法。
如有人学佛法是为了长寿,这比为了钱和名要好一些,但不管怎样,求佛的保佑全是一种”执著”,有”执著”就变成有相的东西了。
破除一切世俗相,超越感性世界,才能明见真理法性。
“龙藏”
《金刚经》梵文名称是Arya Vajracidaka Prajaparamita Nama mahasudra,译为汉语是《神圣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大乘经》。
现在的汉文《金刚经》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隋朝达摩笈多译作”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作”能断金刚经”,唐义净译作”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都有”能断” 两个字。但现在出版的《金刚经》就没有 “能断” 二字,甚至讲《金刚经》的人,也不讲”能断”二字,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是必须纠正的一个错误。
藏译本严格按原文翻译,一字不差。原文中Cida(裁达)是”能断”或者”斩断”之义,”破执断惑”是这部经典的精神实质。
“上智闻名而知义”,这”能断”二字岂能缺少?上智就是特别聪明的人,一看佛经的名称就明白了,不需再看本文了,”闻名知义”就是这个意思。
“断”什么?就是断执著,所以叫”破执断惑”, “断”者就是破除、消除、斩断的意思,前面所说的各种念头,要斩断、破除。
《能断金刚般若经》是佛经般若系列部的一部,藏传佛教般若学家称为”般若三百颂”。
《般若经》按内容的繁简、部头的大小,分为大部般若、中部般若、小部般若,大部十万颂、中部二万五千颂、小部八千颂。
介于中、小部之间的还有一万八千颂和一万颂。
一颂略等于32字的八言绝句一首。
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大部般若百万颂被因陀罗请在三十三天,不在人间。
中部十万颂曾经保存在龙地──这”龙地”绝非传说中的龙宫,很可能就是佛灭度后大乘佛教一度很发达的大夏即新疆境内。龙树大师从龙地把十万颂般若重新带到了印度,故称“龙藏”。“龙藏”在人间出现时,就是在佛寂灭420年后,也就是龙树的时代。
历史上对佛出生的年代一直有争议,现在一般说是2530多年前,实际上这是巴利文佛教小乘佛教的说法。由于世界上承认的人多起来了,佛的诞辰就算作(到1956年为止)是2500年,这是根据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小乘佛教的历史记载来的。
实际上按中国古代的说法是佛生于公元前869年或公元前867年。若依这两种说法,佛出世到现在是2800多年(大概在周灵王时期),这和时轮部的说法很相近。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上一篇: 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14
下一篇: 多识仁波切 | 心经金刚经大智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