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35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8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814

3

五智中的圆镜智可以包括佛的色身(因为佛的色身非真色,是智慧所化色),法界体性智可以包括无为:性身。因此,可以说五智包括佛的色、法二身和如理、如量两种根本智慧。

佛的智慧法身按照弥勒《般若现观庄严论》,共分二十一组、一百四十六条,现依次分述如下:

1.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念住”就是意念集中在所观之对象上,久久观想所得的一种智见境界。四念住观想的意境是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

“法念住”的“法”指的是身心和感受以外的一切思想感情活动,观想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世俗对于身心等方面的常乐我净的错误观念。

四正断——断除已生之恶,杜绝未生之恶,增广已生之善,培育未生之善。

这是身心品质的修炼。断除世人与此正好相反的四种行为,故称正断。

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欲”是“欲想得到”,“观”是思考分析。修这四种定,能产生神通变化,所以称“神足”。

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其中“念根”的“念”指“思念”,即念念不忘所观之特定目标。

五力——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

五根和五力的区别是:“力”是经过修炼达到的纯熟阶段,足以对抗与信、勤等相反的思想行为的干扰;“根”是修信、勤等的未成熟阶段,尚不能抵抗相反思想行为的干扰。

七觉支——念觉支、分辨觉支、勤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念觉支。

这七种修定境界是产生超世真智的前兆,所以称“觉支”。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八正道包括戒行和定慧功德。其中,“正思维”是指正确思考经典中阐述的义理,口不说妄言(撒谎)、粗恶语等为“正语”,不杀生、不盗、不淫等为“正业”,身不做恶事,口不言恶语,戒行无虚伪、假相等为“正命”。

此八正道是“见道”的思想境界,故也称八圣道。

以上三十七道品名称虽然与小乘道的相同,但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三十七道品作为佛的智慧法身,是指大乘菩萨以无相般若智慧修证三十七道品所获得的智慧功德境界。

2.四无量功德

“四无量”即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平等心无量。

“慈心”是指对一切众生的“爱心”,其特点是希望众生“得乐”。

“悲心”是对众生的“同情心”、“怜悯心”,其特点是希望众生脱苦。

“喜心”就是“无嫉妒心”,其特点是希望众生不离快乐。

“平等心无量”,是对众生一律平等、不分亲仇的思想境界。

3.八解脱

以有色观色解脱、以无色观色解脱、观净美色解脱、观空无边界解脱、观识无边界解脱、观一无所有界解脱、观无想非无想界解脱、观息灭受想定解脱。

此八解脱禅是显现外界色、声、香、味、触的神变基础修炼。

4.九禅定

初禅正定、二禅正定、三禅正定、四禅正定、虚空无边定、识无边定、一无所有定、无想非无想定、识灭尽定。

九禅定包括色界四正定、无色界四正定和无识定,菩萨修此禅定的主要目的是为度脱众生,掌握世间最高禅和神通,为超世禅奠定基础。

5.十遍处禅

青遍处定、黄遍处定、红遍处定、白遍处定、土遍处定、水遍处定、火遍处定、风遍处定、空遍处定、识遍处定。

“遍处”之意是禅力遍及一切的意思。修成四色遍处定,可任意化现各种光色;修成土、水、风、火遍处定,可任意化现大地山水风火;修成空遍处定,可以隐形和穿墙过壁;修成识遍处定,可知他人心中事,或改变别人的思想意识。

6.八胜处禅

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青胜处、黄胜处、红胜处、白胜处。

“胜处”是一种改变外界事物色相形状的禅力胜能。以色界和无色界定,改变外界的大小形状胜处四种,改变外色风土水火(四种颜色代表四大)性能的胜处四种。“有色想”指色界定,“无色想”指无色界定。

7.无烦恼禅

即断除烦恼所生之禅慧。

8.愿觉知禅

由于获得了愿如意功德,一有愿念便能觉知一切的禅。

9.六神通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天眼通能看清三界的诸种色相;天耳通能听到三界的一切声音。色界天人有此视听功能,所以称“天眼”“天耳”。

能知前世、数世功能称宿命通。

能改变天地自然状况,能化现多种身相的分身法等功能是神足通。

破除烦恼障,生漏尽通。

天眼、天耳、他心通之类的一般功能又分为身具、业生、密咒生、药物生、禅力生等几种。

身具神通,天人、魔鬼、精灵之类均有;业生,是前世造有某种神通的业,本世生来就有,如生来就有特异功能的人;咒生和药生,神通是密咒和药物产生的神通;禅力生,是修禅定的成就。

另外,还有一种精灵附体的神通现象。

所以,有神通未必是好现象。凡有点一般的神通就觉得了不起,就认为是“佛”“菩萨”,那是世人无知的表现。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