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佛法僧密义与皈依》-24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1日 来源:朵什寺 浏览:823

13

很多人在“佛性论”的问题上理解产生错误,主要有两点:

一是认为“众生心中本来有佛”。这是违背“诸法是因缘和合,佛也是善因缘的结果”这一逻辑规律的。如果本来有佛,何需重修?如果说佛被无明烦恼污染,需要重修开悟的话,就等于认定“佛会退转堕落”。如果佛也会“退转堕落”的话,关于佛的四身的殊胜功德,没有一个能站住脚的,这等于对佛的全面否定。

二是认为“原本自性是永恒不变的”。既然众生的自性是永恒不变的,那么,要么纯洁无染,要么染无净,只有这两种可能性。因为“染”是一种变得混浊不清的“变化”,既然是“永恒不变”,怎么会有“变化”?这种“不变与变”的自相矛盾,如何解决呢?

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存在都是变化中的存在。

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只有否定的概念“空”所表达的事物才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如虚空、未生、已灭之物。

原本自性以及转世的灵识等,是生灭连续不断的续流,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有个解释佛经的人说:“太阳、山河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变。”这不是佛家的观点,也不是科学的观点。佛家的观点是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即生即灭、生灭之流,包括佛的报身这类所谓“永住”之物,也是无间断续流,绝不是什么绝对的永恒。

“增长种”是指通过修炼,产生无量功德的可能性。

比如同样的植物种子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生出形状和质地不同的植物和果实来;同样的原材料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就会变成不同的物品;不同智力层次的学员,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培养出水平大致相同的人才。

这充分说明后天加工培养的重要性。

有的人说什么“佛说:不增不减,众生的自性中有的成佛后不会减,没有的也不会增加”。这正是不懂佛法,到处乱套公式的错误。

从理性的角度上讲,宇宙的空间和空酒瓶中的空间性质上没有什么差别,打破十万个空酒瓶,宇宙空间的数量不会增加;空出十万个酒瓶,宇宙空间的数量也不会减少。因为虚空的本质是无增无减。《般若》中所谓“无增、无减”这句话,仅仅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佛的八功德中的“无为功德”是佛身中的“自性清净功德”。正如上面所说,众生的自性在本质上虽然清净,但实际上受染,从来没有清净。见道以上的菩萨,开始破障断惑,处于半清净状态。十地的末期用金刚禅彻底破除烦恼、所知事理二障的最细微的种子和习气的第二刹那,便进入彻底断除、圆满觉悟的佛陀境界。

从断德方面来说,佛具有自性清净和离染清净的“二净”特点。

“断”就是破除、消除之义,作为“灭谛”的“断”,特指根除、不再复生的意思。“灭谛”是苦与苦因断除的一种永恒清净状态。

“灭谛”断德为什么称永恒无为呢?

凡是有色有相、有作为、有时空特点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无为的,只有虚空无生、无灭、无为。

过去曾经有过,但现在已不存在的东西,属于“永恒”,如昨天的时间,已打碎的玻璃杯,不会复生,已变成断灭、无为的状态。

未来的时间、未生的事物,现在尚未出现,也属“无为”。

“灭”分择灭和非择灭。未生、自然已灭之类属非择灭,破除烦恼之类属择灭。“择灭”的意思,就是用智慧进行分辨抉择,将错误的东西破除。

断灭状态是原有之物的被消除状态,比如一个很干净的水晶瓶,原先瓶里面装着很脏的东西,有人倒掉了瓶中的脏东西,并用清洗剂洗得干干净净,晶莹放光,这时瓶子就处于清除掉脏东西的清净断灭状态。

“清净”就是瓶子的“断德”,这个瓶子从此不会再装脏东西,将永远保持清净。但是,“清净状态”本身不起变化,无所作为,这就是清净无为、永恒不变的寂灭、虚空状态。

佛的自性清净就是永断二障的清净无为、无形无相、虚空寂灭状态。

                                                                                           (未完待续)


责编:喜静 校对:张鸣

相关文章